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好莱坞电影里,只有两种性感的女人:

一个是007系列的邦女郎,另一个就是《碟中谍》系列的谍女郎。

从第一位邦女郎现身银屏的那一刻起,“邦女郎”就成为了性感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谍女郎也丝毫不逊色。

谍女郎在《碟中谍》系列电影中的地位,绝对不仅仅只是“花瓶”。

她们总是以3种形象示人:

第一种,落入凡间的“天使”;

第二种,是可以同阿汤哥并肩作战的“好伙伴”;

第三种,与阿汤哥有过情感纠葛的“坏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今为止,扮演过谍女郎的有6位,

分别是艾曼纽·贝阿、桑迪·牛顿、米歇尔·莫娜汉、宝拉·巴顿、丽贝卡·弗格森、凡妮莎·柯比。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有着“白寡妇”之称的——凡妮莎·柯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龄英国女演员当中,她没有艾玛·沃森那样有着超高人气;

也不像“龙妈”艾米莉亚·克拉克那样,有着大热角色光环加持。

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碟中谍》和《速度与激情》里的小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凭借《女人的碎片》的出色表演,凡妮莎·柯比一举夺得了威尼斯影后的桂冠,打破了所有的质疑。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她又一次惊艳到我——

《打开心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吉姆·谢泼德的同名短篇小说,

由80后女导演莫娜·法斯特欧德执导。

凭借这部影片,莫娜·法斯特欧德入围了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并获得了本次电影节的酷儿金狮奖(酷儿狮奖是为了配合威尼斯电影节而设立的同性相关题材电影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采用的是16mm胶片拍摄,

胶片质感搭配19世纪的故事背景,浓浓的怀旧风中藏着说不出的高级感。

除此之外,16mm胶片的拍摄器材更轻量,灵活性和机动性赋予了观众代入感,

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纪实性和真实性,还营造出了一种散文诗般的梦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女神凡妮莎·柯比,与之搭档的,

是《神奇动物》里的沉稳女傲罗、《异形:契约》里的英勇女战士,凯瑟琳·沃特斯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也是本片的女主角,阿比盖尔。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东北部,

和很多同时代的人一样,阿比盖尔与丈夫戴尔的婚姻并不是爱情的产物。

一个只是想找个干活勤快的妻子,而另一个只是听从了家人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女儿的突然夭折,让本就没什么感情基础的二人变得更加疏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只剩下沉默地劳作、沉默地吃饭,到了夜晚就沉默地背对着彼此睡去。

他们都不快乐,但还是会出于愧疚而履行大部分伴侣应当履行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压抑的婚姻和生活,常常让心思敏感的阿比盖尔十分痛苦。

而她唯一的宣泄方式,就是拿起笔,把心中的万般情绪写进一个薄薄的日记本里。

再多的不快和孤独,似乎都可以通过文字慢慢消化掉。

如果没有那个女人出现,日子也许还可以一直这样凑合着过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人名叫塔莉,她和丈夫芬尼刚刚租下了附近的农场,尽管相隔很远,两家依然成了“邻居”。

和阿比盖尔一样,塔莉也并不喜欢那些粗暴残忍的农活。

为了逃避丈夫杀猪的血腥场面,她主动拜访了阿比盖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比盖尔也礼貌地邀请她进屋喝一杯。

没想到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如此投机,这茶一喝就是整整一下午。

很自然地,她们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成了寂寞寒冷世界里,彼此唯一的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聊童年的缺憾、聊曾经的梦想,也聊不如意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比盖尔坦言,和戴尔的结合,从来没有什么两情相悦,从一开始就是搭伙过日子。

只因为戴尔对她不错,她的父母也觉得小伙子还不错,她就懵懂地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夭折后,戴尔一直想再要一个孩子,但她却没有做好准备。

或许这也是戴尔为数不多的优点,尽管没什么情趣,但也至少能给予阿比盖尔基本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而言,塔莉的情况就惨得多。

她的丈夫芬尼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不仅拿封建礼教那一套束缚妻子,还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连塔莉出去多久、和谁见面,都会牢牢记下,严格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上加霜的是,两人结婚多年,塔莉却一直没能怀上孩子。

在那个年代,不管不孕不育到底是夫妻双方谁的问题,最后一定都是妻子的问题。

两人的关系也一直僵持着。

这天,拜访完阿比盖尔,塔莉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恶劣的暴风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大雪让阿比盖尔和丈夫的农场损失惨重,但最大的损失是她再也没有等来塔莉。

两个月后,塔莉才重新出现。

经历了这次分别,两人的情愫都发生了些许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她们都明白彼此对自己来说早就不再是单纯的朋友。

塔莉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用一首诗表露了心迹。

阿比盖尔也迎了上去,热烈一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她从未体会过的感觉。

是欣喜,是悸动,是担忧,是暗潮汹涌的热烈。

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之后,两人都不再藏着掖着。

她们野餐、聊天、给对方写诗、朗读,像所有热恋中的人们一样,恨不得每分每秒都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常阿比盖尔的丈夫前脚刚走,塔莉后脚就来了。

这般肆无忌惮,各自的丈夫不察觉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尔选择了隐忍,暴躁的芬尼则和塔莉发生了可怕的争吵,还对她施以拳脚。

塔莉“失踪”了几天,再见时,她的脖子上依然残留着伤痕,

这一次她和丈夫一同前来,是芬尼执意要邀请阿比盖尔夫妻俩去他们家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阿比盖尔专程花大价钱买了一条好看的新裙子,

可她没有想到,这场晚餐只是芬尼处心积虑想要挖苦自己的妻子设下的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间他要么和戴尔聊一些“男人的话题”,对餐桌上的两个女人视而不见。

要么就说一些含沙射影的话,明嘲暗讽自己的妻子是个生不出孩子的“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饭局之后,塔莉彻底失联了。

这令阿比盖尔最终决定不顾及丈夫戴尔的想法,踏上寻找爱人之路。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当她在心中重复要对爱人的告白时,对方已因白喉逝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大家会疑惑,塔莉真的是死于白喉吗?阿比盖尔和丈夫的生活又会怎样?

小编只能说,这需要你找一个宁静的时光,如同在翻看一本书一样去“读”这部电影,

也是在“读”由日记视角展开的关于“19世纪平等失衡”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首散文诗,就如同电影原著的构想也同样开始于一行文字。

1856年纽约上州发生了一场暴风雪,原作者吉姆·谢泼德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最好的朋友搬走了,我想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由此,作者写下了这个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出现了大量触动人心的细节,

比如盘旋在上空窥探羔羊的老鹰和躲在丛林观察妻子的塔莉丈夫。

遇到塔莉后,阿比盖尔买了一条蓝色的裙子,但她还没来得及笑看远方,

就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大火毁掉了刚才还鲜活着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谈中不同人物对从小生长环境的叙述,也间接表露了“因果循环”的悲哀。

也许《打开心世界》并非是一个完美的作品,大量小说式的旁白虽然引人深思,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像本身的情感张力。

两位女主之间不断切换的叙事视角,也在失去自然过渡的同时,使一些情节出现了断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作为一个以人物自述为轴心的故事来说,它讲得又美又压抑。

面对心中所求,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拓荒者。

想得到的,只是做唯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