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字数/2986 阅读时长/4分钟)

记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看书需要记忆、考试需要记忆、演讲需要记忆、买菜需要记忆、做饭需要记忆……可以说记忆是我们生存的一项必备技能。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却一点都不擅长记忆。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尴尬的情况,见到故人“你不是那……谁吗?”结果半天想不起来人家名字;

做饭的时候菜里面明明已经放了盐,结果又放了第二次,吃饭的时候一尝菜咸的要命;

看书的时候,大脑不停的高潮,原来是这样啊,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啊,结果一本书看完了,最后啥也没记住;

考试复习的时候“马冬什么?马冬梅。什么冬梅?马冬梅啊。马什么梅?”感觉复习完一次考试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其实记忆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只要你用对了方法,记忆并非你想象的那么难。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来聊聊如何提高记忆力。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01复习法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记忆的遗忘存在这样的规律:遗忘从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在最开始的阶段遗忘的最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放慢,最后遗忘停止。

这就是所谓的遗忘曲线。

既然遗忘是记忆最大的敌人,那么提高记忆力的首要方法就是要降低遗忘的概率。而降低遗忘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恰当的复习。

记忆力曲线表明,如果记忆的内容在20分钟后不复习,就会被遗忘40%以上,9个小时后不复习就会被遗忘65%左右。

是不是很可怕?我们费了老大劲记住的东西,就因为没有及时的复习,就被时间悄悄的偷走了,这也太亏了!

别怕,小明这就给大家教一种科学的复习方法来补上这个漏洞。

敲黑板了哈,这个方法就是“351—351”记忆法。

所谓“351—351记忆法”就是分别在记忆结束后的3个小时内,5个小时内,10个小时内对所记忆的东西进行复习一遍。

然后在“3天之内,5天之内,10天之内”分别再复习一遍。经过这6次的复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形成长期记忆,被你牢牢的记住。

“351—351”记忆法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宏观的记忆方法,具体到复习的细节上小明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也就是整体复习法

举个栗子,假如你在复习一篇背过的文章,然后背到某一句的时候卡壳了,这时候先不要急着去看原文,先继续往下回忆。

等你一篇文章都回忆完了,再回过头来想刚才卡壳的地方,就会特别容易想起来。

因为上下文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等我们把整体框架搭建好以后,局部的内容就很容易被推测出来。另外,不光是复习的时候你要尽量进行回忆,背诵的时候也要强迫自己回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你回忆所用的时间越多,你记忆的效率就越高。他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受试者分为两组,每一组10个人,两组人同时背诵《唐璜》里面的一段内容。

第一组同学用的是朗诵加回忆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先朗诵一段内容,然后对这段内容进行回忆。记住了的就放过,没记住的再翻书重新记忆。

第二组只采用朗诵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实验者在背诵结束后的30分钟、2个小时、4个小时分别对两组同学的记忆情况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第一组同学的记忆效果要远远好于第二组同学。

换句话说,朗诵加回忆的记忆方式要优于单纯的死记硬背。所以,以后记东西的时候再也不要死记硬背了,一定要试一下朗诵加回忆的方式。

02链接记忆法

敲重点如果你平时记东西记得慢,那这个方法一定要认真看,因为它可以提升你记忆的效率。

所谓链接记忆法就是要找到所记内容之间的链接点,然后将他们缝合在一起进行记忆。

比如你妈让你去超市买一些东西:西红柿、白芝麻、卷纸、鸡蛋、拖鞋、垃圾袋、一桶油。

很多人看到要买这么多东西,并且彼此之间也没什么联系,肯定会感觉头大。

如果不让你记小纸条,也不让你记在手机上,你怎么把需要买的东西记住呢?

不要方,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到链接记忆法了,也就是把它们缝合起来,形成一个记忆链条。

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来链接,我打算用西红柿和鸡蛋来做个番茄炒蛋,结果炒菜的时候发现油没有多少了,于是只能少放一点。

为了弥补油少的缺陷我准备在上面撒点白芝麻,结果一不小心把盘子打翻了,辛辛苦苦做的番茄炒蛋全洒在了地上,更倒霉的是拖鞋上也撒上了,于是我赶紧用卷纸把洒在地上的东西包裹起来,正准备把擦了油的卷子扔进垃圾桶的时候发现垃圾袋满了,于是我就只能先给垃圾桶换一个垃圾袋。

怎么样,是不是全都记住了。即使你在路上碰见熟人给你打招呼,跟你寒暄,买菜的时候只要回忆这个场景你也能轻松想起你要买的东西,并且一个都不会遗漏。

说白了链接记忆法就是把彼此没有什么联系的事物进行链接,产生一个场景或者情节进行记忆,你学会了吗?

03联想记忆法

如果说链接记忆法是将事物链接起来,那联想记忆法就是让思维发散,产生画面感。

需要注意的是联想的画面越夸张越让人印象深刻。因为我们对常见事物已经免疫了,越是夸张、少见的场景越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话:有一天,“两条腿”拿着“一条腿”坐在“三条腿”上。突然“四条腿”跑了进来,一下子抢过“一条腿”。“两条腿”情急之下,抡起“三条腿”就朝着“四条腿”砸了过去。

像这样一段抽象的话,我们就可以用联想法来记忆。

比如:我们把两条腿想象成一个人,这里我就把它当做一名挤奶工吧。一条腿我们可以想象成一个鸡腿。三条腿我们可以想象成一个板凳。四条腿我们可以想象成一条狗。

于是我们可以联想成这样一个小场景:一个挤奶女工坐在三条腿的小板凳上休息,手里拿着一只炸鸡腿。她刚想咬一口,一只土狗冲了进来,把鸡腿叼跑了。女工一气之下,抡起小板凳就朝着土狗砸了过去。

怎么样,是不是变得简单了。

这就是联想记忆法的好处,他可以让将抽象事物转化成我们喜闻乐见的形象事物,来方便大脑记忆。如果你在记忆抽象概念的时候老是记不住不妨试试这种方法。

04整体浓缩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多个概念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记住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记住了张三结果当成了李四,本来是第一章的知识点结果当成了第二章的。

这是因为后面的记忆的内容会干扰到前面的内容。当然了你不用烦恼,因为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问题。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12个德语单词排成一排,让一群受试者背诵。

结果,几乎没有人记错第一个单词和第二个单词,但是从第三个开始背错的概率就显著上升,到了最后几个单词错误率又减少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第一个单词和最后一个单词的正确率居然相同。

这更加说明了记忆前后的内容是存在干扰的。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没错,这个方法就是浓缩记忆法。

你只要将所记忆内容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再找出关键词就可以了。

举个栗子,比如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就可以这样记: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云贵福吉安(新疆,黑龙江,江西,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四西二宁青甘陕(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海内台北上渝天(海南,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重庆<渝>,天津)

香港澳门和台湾,爱我祖国好河山。

说白了这个方法的核心要义就是提取关键词,对内容浓缩。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遗漏和混淆,也可以节省记忆时间,提升记忆效率。

好了,到这里可以提升自己记忆力的方法就分享完了。希望可以帮到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