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在二战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太平洋上更是常见,同时潜艇在这个时候也是不可或缺的武器,而二者一结合就是潜艇航母。可以理解成航空母舰有了潜水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成潜艇上多了几架飞机。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日本的伊400级潜艇了,起码它的体型是最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空潜艇的历史以及当时日本的打算

航空潜艇在二战的时候并不算是一个先进的东西,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航空潜艇就已经出现了,而最先使用的国家是德国。1915年的时候,德国人将FF·29水上侦察机架在了U12潜艇上面。其实就是先利用潜艇将飞机载到预定区域,以增加飞机的攻击半径,运输期间潜艇不能下潜。像这样的例子在当时还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34年的时候,法国人率先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潜艇,即是科夫号潜艇。其水下排水量达到了4304吨,除了鱼雷武器外,它还配备了一座203mm双联炮塔。在舰桥的后面是机库,可以携带一架MB411水上飞机,不过很少会被用到,这个机库一般也被当作仓库来使用。法国战役结束之后,速科夫号归属自由法国,在1942年与美国商船撞在了一起而沉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看这个时候已经走向不归路的日本,山本五十六计划攻击美国的西海岸,就算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也要攻击一下像海军据点一类的战略要地。因此航空潜艇一直在海军的开发名单上面,在伊400诞生之前,日本也已开发过多款航空潜艇,但较小的体型只能允许它们携带一架飞机,所造成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在此情形下,伊400级航空潜艇的生产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伊400级航空潜艇的性能

伊400级水下排水量为6560吨,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科夫号潜艇,水面航速18.7节,水下航速6.5节,续航时间高达4个月。舰首有8个533mm鱼雷发射管,配备20枚鱼雷。甲板上面有一门140mm舰炮,外加10挺25mm高射机枪。从外观上来看,伊400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其舰桥向左偏移了2.1米,而同在一起的机库也向右偏移了0.6米。为的就是保持平衡,不过在潜航的时候亦有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400级的机库为圆筒形,长35米,直径4米,内部直接配备三具加油系统。当机库打开之后,延伸滑索将准备完毕的飞机拖到弹射器上,这期间要将浮筒安装在飞机上。伊400级上的弹射器为压缩空气动力,最大可弹出5吨的飞机。甲板前部有起重装置,用于对返航的飞机进行水面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400使用的飞机是晴风水上攻击机,其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当航空潜艇上的攻击机。在机库里的的时候,两侧机翼旋转90度并向后折叠。1943年首架原型机完成,到战争结束一共生产了26架,单架飞机可携带800公斤的炸弹或一枚鱼雷。因为伊400没有参与过任何的实战,晴飞水上攻击机也一直在机库里面吃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伊400级航空潜艇的延伸

待伊400级潜艇被造出来后,日本也已经失去了主动权,美国也在不断地加强西海岸的防空工事。计划中,伊400潜艇准备袭击巴拿马运河,但因缺少合格的飞行员计划被推迟。而后因海军的不断失利,伊400级航空潜艇的战线也不断地往后缩,加上谨小慎微的心理,以至于完成建造完成的三艘伊400级潜艇从来没有参与过实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之后,三艘伊400级潜艇以及一些缩水型号(伊13,只能携带两架攻击机)都被美国人给拖走了。虽说不太实用,但也是科技感满满,也因此吸引来了苏联的目光。在发现这给水上的庞然大物被盯上之后,美国在匆匆忙忙研究了一阵,便直接全部当成了靶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Submarine aircraft carrier》、《World War Two era Japanese submarine found off Hawaii coast》、《Japanese Aircraft of the Pacific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