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早餐中国》播出以后,一开始评价并不高,画面并不精美,没有炫技,情节没有太大的起伏,每集还只有几分钟。但《早餐中国》拍到第三季,豆瓣评分已经到了9.0。

导演王圣志在采访中说过“克制是最好的美德”,纪录片的本质就是记录真实,未必是最好吃的店,未必是经历最丰富的店主,但一定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

看了几集纪录片过后,脑子里涌现了很多关于早餐零碎的回忆,于是有了这篇稿子。文章里没有苏州的早餐攻略,也没有传统早餐铺背后的传承故事,有的只是些个人视角的记录。

在小学四年级以前,我的早餐时间和梳头时间是重合的。吃的是浓稠滚烫的白粥,配菜是肉松或者酱油蛋,梳的是双马尾五股辫。因为脑袋受到奶奶编辫子的“牵制”,所以喝粥不太灵活,也因此对白粥产生了抵触情绪。直到去了外地上学,喝到的粥都寡淡稀薄,才渐渐想起家里白粥的好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以后有段时间住在单位附近,独居的新鲜感让我对于厨房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天愿意早起切水果、煮咖啡、烫蔬菜,保证营养均衡,还要摆盘拍个照发朋友圈,以此证明自己在健康生活。时间一长,热情退却。

在报社搬到月亮湾之前,十梓街的德味阁占据着地理优势,成为我们的“第二食堂”,赶时间的时候,早、午饭都会在那里解决,一碗面或是一份砂锅。听前辈说,早些年的时候德味阁口味还不错,近些年差了不少。店里客人一直很多,老板娘个子矮矮的,却有挥斥方遒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气场,遇上情况会风风火火冲到后厨边批评员工边救场。在蹒跚学步的女儿面前,则又恢复了慈母的温柔。

离德味阁不远,凤凰街上的近水台口味好了很多。一个人去吃面的时候,坐靠窗的那排单人座,还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路人,戴上耳机,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印象深刻的是前台负责点单的阿婆,戴着老花眼镜,脑子清爽,声音洪亮,一边“妹妹吃啥”“弟弟吃啥”(苏州上了年纪的阿婆阿爹会喊小男孩小女孩叫“弟弟”“妹妹”,表示亲昵),等你报了一连串浇头,话音刚落,阿婆脱口而出价格,比计算器快。

有回早上去吃面,店里人多,有顾客点错了浇头,大着嗓门要发难阿婆,阿婆性子直,原要争辩,被温雅的女儿拦了下来。女儿四十上下的年纪,有着苏州女性特有的柔弱感,嗓音因为持续说话,略沙哑,对客人说:“实在不好意思,弄错是难免的,你也别动气,这样一帖话讲下来喉咙都要哑了,算哉算哉,坐下来吃面吧!”五大三粗的客人面对这一口软糯苏白,讪讪地回了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帆路上的盛乐面馆是苏州为数不多提供焦葱的面馆。有次十点左右去吃面,早餐那一波忙碌已经过去,中午饭点又还没到,店里难得清闲。刚坐下不久,来了一群附近工地的工人,大概是开工早,吃饭也早。看得出来,平日里都是节俭惯的人,那位点了两个荤菜的大哥还被同伴们起了一通哄。他们会跟窗口的阿姨套近乎,然后要求在饭里加勺肉汤。无一例外,每人都要了一瓶啤酒,大概是为了解乏,午睡时候睡得更沉些。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认真生活的人值得被尊重。

自从临顿路修路,去拙政园、狮子林,地铁出行是最方便的,于是西北街就成了必经之路。明知道越早,园林人越少,但走到西北街,还是会被美味斋绊住了脚。呼哧呼哧扒一碗素浇面,空落落的胃才总算得到了安慰。好几次邻座的都是满眼通红,满身烟酒气的食客,一看就是熬了夜,还醉着。热乎乎的面汤下肚,回家一场好梦。

山塘街的朱新年点心店一直都火,前段时间又因为“逃票吃汤圆”事件上了一回热搜。回想起上次去荣阳楼吃锅贴,闲走到朱新年的时候,店里人满满当当,有阿爹直接捧着碗放到了点外面的空调外机上吃。

开早餐店是很苦的一桩营生,对于做早餐生意的人来说,每天早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吃早饭的人来说,早饭是补充能量,是鼓起勇气勇敢面对新的一天。

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来源:情调苏州? ? ?责编:夏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