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董洁与顶顶:角色颠倒的母子

相比上一季的爆红,《乘风破浪的姐姐2》扑得无声无息。

网上泛起水花的,是久违了的董洁。

因为之前在亲子节目的“毁三观”操作,被网友旧账重提,让人直呼:辣眼晴!

在和潘粤明离婚后,董洁和当时7岁的儿子顶顶,参加了一档亲子真人秀。

在节目中,她不仅和儿子拍了一套“撅嘴索吻婚纱照”,还让儿子求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董洁颇有些骄傲:

等顶顶以后有女朋友了,就拿(婚纱照)出来比比谁更漂亮。

更令网友感到诧异的一幕,是她和儿子顶顶在咖啡馆休息时,因为儿子走神,就对他说:

“你再不理我,我就伤心了!”。

儿子只好哄妈妈:

“我的小宝贝,别生气,爸爸爱你。”
“好好,小宝贝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后来的访谈中,董洁表示:

“我和他在一起就会很快乐,就像恋爱中的女人。”

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反正作为已为人母的我来看,真的是不舒服极了。

因为在这一段亲子关系中,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完全是倒置的。

母亲需要儿子的抚慰,来充实内心;而本应该接受大人照顾的孩子,却俨然成了父亲/老公,早早丧失了童真。

当然,同样作为母亲,我不相信董洁这样是故意为之。她的所有不合理行为真正的原因,是她已经无力承担大人的责任,而选择退行到孩童的状态,让唯一可以依靠的儿子,来爱他。

就像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说过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把监护人的职责交给了孩子。

“表现出过度依赖的,用更恰当的术语来说应该是,表现出焦虑型依恋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这段不平等关系中,真正可怜的,是被母亲过度索取的孩子。

因为他们的能量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只会干涸。就算长大成人,也没办法对别人付出爱,因为他们已经学不会如何健康地去爱了。

02 长不大的父母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All children, except one, grow up.)

这是1911年出版的小说《彼得潘和温迪》中的第一句话,彼得潘(Peter Pan)是书中的主角,一个永远无忧无虑、拒绝长大的小男孩。

与之相对的,还是有一些人,尽管生理上发育成熟,心智上仍未健全。他们如果成为父母,也必将会是子女的“噩梦”。

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加藤谛三,就在《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一书中,深入刻画了这类父母对子女的危害。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那么即使他长大成人,身上的幼儿属性也不会消失,还是跟儿时那个任性妄为的小孩一样。”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时,渴望与父母亲近但是得不到回应,反而要迎合、感恩父母的一切。那么,成年后的他们,仍旧会感到被拒绝、被排斥,陷入自卑空虚的心灵深渊。

因为,他们作为人的底层焦虑没有被满足,生命能量也在不断流逝。

一个内心空洞的人,你又能如何指望他爱别人呢?

03 “缺爱”的内在小孩

在很多人眼里,董洁属于“拿到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典型。“谋女郎”出身的她,因为在《金粉世家》中出演冷清秋一角,被广大观众认可,一夜爆红。

淡雅又清冷的她,把一个书香门第的倔强女孩塑造得活灵活现。

其实,董洁的家庭出身很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能供提供的物质条件十分匮乏。她10岁离家去广州学舞,小小的女孩缺少父母的关爱,饱尝了人间冷暖。

尽管董洁后来大红大紫,“缺爱”也成为了她人生的灰暗底色。

所以,她会选择在20几岁就走入婚姻殿堂,毫不掩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

可惜,这段曾被人艳羡的婚姻,仅仅4年就以离婚收场。而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狗血出轨大战,也闹得满城风雨。

童年的不幸让她早早失去了安全感,婚姻的破裂又让她无法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滋养。

自然而然,董洁内心,就如一个缺爱的小孩,只能不停向儿子“索爱”,来获得心灵慰藉,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04 “长不大的父母”的惯用技俩

董洁的人生境遇,也生动演绎了为什么会有人成为“长不大的父母”,那就是:

一个人小时候的被父母爱的基本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演变成“亲子角色颠倒”,导致他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加藤谛三就遇到过的“亲子角色颠倒”的真实案例。

有个孩子每天吃晚饭时,都必须对着桌上的饭菜说:“哇,看起来好好吃呀!”诸如此类的话。总之,孩子必须说一些话取悦母亲。否则,母亲就会不高兴。

加藤谛三也由此总结了长不大父母的惯用伎俩。

·过度宠爱

他们为了疗愈自己的内心而没完没了地攻击、压榨自己的孩子,而且越是对孩子敲骨吸髓,他们越觉得自己对孩子充满了爱。

·隐形虐待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自己本身是想跟孩子撒娇的,他们“威胁”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不要逃离自己。

·深埋于内心的不甘

他们把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撒娇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恨意统统都发泄到孩子身上。

·拿孩子发泄口

他们郁郁寡欢的原因就在于“不甘心”,在于自我憎恨,但他们却以为原因在孩子身上,所以时常责备自己的孩子。

·施恩图报

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只有通过“施恩”于孩子,才能与孩子维持亲子关系。
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所以会对孩子们说:“你跟其他人不一样,你很幸福。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不幸,而你过得多好呀。”

·假性互惠

他们的惯用方法是,先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人。接着再向对方灌输“如果不依靠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的观念,并且告诉对方:“我讨厌脑子不好使的人。”
也就是说,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看,如果不牢牢依靠讨厌自己的父母,就“必死无疑”。所以,父母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足以让孩子感恩戴德了。

长此以往,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本质上沦为父母获得自我满足的“布偶玩具”。他们可能会很优秀,出类拔萃。但内心充满焦虑,爱否定自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经常自卑、迷茫、失落。

可怕的是,等到他们成为父母,也会沿袭这种亲子相处模式,继续荼毒自己的孩子,周而复始。

就像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说的:

“异化了的人绝不只是一个衰竭而贫乏,但在本质上仍完整如故的人,而是一个颠倒了的人,变成恶,变成自己敌人的人、反对自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接受别人的投射,成全有力量的自己

美国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说,一个人的成长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学习《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一书的目的,并不是谴责“长不大的父母”带来的伤痛,而是自我觉察,终止伤害。

书中的最后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方法。

答案其实很简单,第一远离长不大的父母;第二,多余接触外界形形色色的人。

在分析这个答案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个心理学概念,防御机制中的“投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为了保护自身,会发展出一系列应对外界挫折的方式,称为“防御机制”。

投射就是防御机制的一种,就是把引发焦虑的事情转嫁到他人身上

为什么父母为什么对我们的影响之大,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彻底消除?

因为他们会把自己的潜意识想法,投射到你的身上。你和他们羁绊越深,接受的投射就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这些投射塑造了现在的你。

而你与见识的世界越大,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越多,就意味着你可以接受不同的投射,拓宽自己的人生边界。

正如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中说的:

“和不同的人进行互动,因为和不同的人互动会获得不同的投射,从而外化自身内在不同的部分。你的内在变得越来越丰富,你能见到的自己也就越来越全面、真实。”

对于“长不大的父母”来说,内心的缺爱和无助,促使他们一再地向你索取。

如果,改变他们很难。不如,从此刻就改变自己,也许可以为人生带来全新的机会。

也希望如董洁一样的父母明白,内心的痛苦,也许并不代表人生终点。

依靠自己的力量趟过去,你才能和过去软弱无力的自己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