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关于正在进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现场的视频,我方外交人员在面对美方无礼的态度强硬的表现让大家很提气,想到不久之前关于我方四名戍边战士英勇牺牲的消息,我不禁想到了以前的一部电影——《高山上的花环》。

这是一部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电影一开始是出身于军队高干子弟的赵蒙生(唐国强饰)被母亲安排到驻扎在四川广元的我军部队去做一段时间的九连政委,之后再调动回城里。

九连连长梁三喜为了让赵蒙生熟悉连队的情况,延迟了自己休假回家看望即将生产的妻子和老母亲。

九连有个炮排排长靳开来,为人耿直,喜欢发牢骚,挑上级的刺,因此连副连长都没当上。看不惯赵蒙生高干子弟的做派,梁三喜从中协调。而马上军队赵母从军队打听到消息,近期军队会有出兵的动作,提前写信告知了儿子。梁三喜也从报纸上察觉到了这个信息,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靳开来,以及赵母要在开战前将赵蒙生调离的事情。对此,梁三喜当面告诉赵蒙生,如果赵母要将儿子在开战前调走,自己就亲自上北京告状。

军队收到了调兵的命令,每位战士都在积极准备出兵,而赵蒙生却在收拾行李准备调走。赵蒙生哭着要求梁三喜放他走,梁三喜斥责他“当初知识青年下乡,你们怕吃苦都涌到部队来,现在赶到吃苦了,又削尖了脑袋要回大城市”。他说,“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线战事紧急,赵母给曾经是自己丈夫警卫员的军长打电话要求将儿子调回去,军长直接当着全军战士的面将这件事讲了出来,赵蒙生一时羞愧难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连里战士的冷嘲热讽让赵蒙生忍无可忍,他对大家说“是英雄是狗熊咱们战场上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靳开来和梁三喜在一起喝酒。靳开来向连长要求尖刀排由自己带,不能让受过教育的指导员来。最后还是连长梁三喜亲自来带。靳开来给梁三喜说“咱们烈士陵园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打响了,上级要求九连加快行军速度,梁三喜要求战士带好武器带药、两顿饭的干粮并且一定要带好水壶,其他的全部扔掉。

九连抢占了越军的高地,看到那里堆放着许多中国援助的大米和压缩饼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的水喝完了,赵蒙生要去给大家砍甘蔗来解渴,靳开来拦下来,说犯错误的事情让自己来做。他说“200亿还换不回他一捆甘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砍完甘蔗回来的路上,靳开来踩中地雷牺牲了,赵蒙生对着靳开来哭了。从这里赵蒙生已经开始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地上连长梁三喜为了救赵蒙生,一脚踹倒他,自己却中弹了。倒下之后,赵蒙生从他的衣服口袋中取出来了一张带血的欠条,那是之前梁三喜为给父亲看病借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给梁三喜报仇,赵蒙生拿起枪对敌人一阵猛攻,抱起手榴弹冲到了敌人阵地里,炸掉了敌人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了,战士们在人群的热情欢迎中却没有半点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队的宣传人员要写报道,嫌弃赵蒙生给的材料太平常,赵蒙生指责他要实事求是。而靳开来因为平时对上级的指责和此次战争中违抗纪律砍甘蔗没有被授予功勋,赵蒙生在电话里向营长承认砍甘蔗的行为是自己同意的,要求只处分自己。营长不同意,赵蒙生说自己要向军党委越级反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靳开来最终还是没有被授勋,赵蒙生将自己的一等功勋章给了靳开来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三喜的家属迟迟未到,原来是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带着孩子为了省钱从火车站走路过来,路上两个人只买了一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军长给妻子写信,告诉儿子的牺牲的消息,放下笔,他老泪纵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蒙生的母亲来看望儿子,雷军长也过来。赵母当面指责雷军长不讲情面,雷军长说“该流血牺牲的时候让老百姓的子弟上,这不是共产党!”“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两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雷军长儿子的一等功勋章也送来了,原来那个小北京就是雷军长的儿子。赵母一时羞愧难当。

梁三喜的家属来了,赵蒙生嘱咐战士们不能把欠账单的事情告诉她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蒙生看到梁三喜的妻子韩玉秀没有奶水,去城里买了奶粉和橘子水给她们,并把自己心爱的相机卖掉还钱来给梁三喜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走之前,韩玉秀和梁母来到梁三喜的坟前,遇到了同样来看儿子的雷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军长此时并没有透露自己的军长身份。梁母在听到雷军长失去的是自己唯一的儿子,说到,自己的三个儿子,老大死在了抗日战争,老二在文革中遇害,老三梁三喜也没了。

梁母说自己的儿子能在战争中死去,是值得的。

雷军长斥责了连队里不给靳开来立功的行为,并要求宣传小北京时,不得提自己的名字。有些干部总是爱听阿谀奉承,对爱提意见的同志到死都不肯放过。

晚上给梁大娘一家送行,雷军长交代要按照接待中央慰问团的规格办。在席间,梁母才知道那天晚上在墓地里遇见的是军长。梁母感动地给雷军长说,她看到一个军长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孩子牺牲了,领导干部尚且可以如此,中国能兴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过饭,梁母将国家给的550元抚恤金和家里卖猪的70元钱,一共是620元钱交给了赵蒙生让他替儿子梁三喜还回去。原来是梁三喜在信中将这件事已经告诉了家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梁三喜的家人离开之前来到墓地再次和梁三喜告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军长在远处望着乘车离开的梁三喜家人,他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在这个军礼中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电影是我国的第三代导演谢晋在1984年拍摄的。谢晋导演的作品总是能够紧扣当下,他敢拍、敢批判。在这部电影中,他敢于批判军队中一些将领拿过去的功勋吃老本,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前线,批判了军队里浮夸的宣传工作等等。他的其他电影,像《芙蓉镇》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人性的扭曲和丑恶、《牧马人》中又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纯真与善良和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人对国家发展的态度等等。

回到这部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是由唐国强老师扮演的赵蒙生。一开始他是听从母亲的安排来到连队里过渡的。虽是连队政委,可是给战士讲话都讲不来,作风也不够“接地气“,让别人给他洗衣服、叠被子;吃不惯食堂的饭,需要母亲寄零食过来;战友们看电影回来,他赶紧把零食藏起来……

赵蒙生的改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前梁三喜和靳开来对他的一番话,此时他还是有离开的想法;

第二阶段是战中军长当着全军战士的面讲的话,让他感到了羞愧;

第三阶段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尤其是战友为了保护自己牺牲之后,他彻底改变了。

战后母亲告诉他,“我们仗也打了,血也留了,我们问心无愧“,他低下头哭着说”我们问心有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中演员的表演真挚动人,配角也很出彩,有倪大红、斯琴高娃等演员,尤其是梁三喜母亲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三个儿子的母亲,大儿子牺牲在了抗日战争中,二儿子牺牲在了文化大革命中,三儿子又牺牲了。正是有千千万万个中国老百姓将自己的孩子送上前线,保卫国家才有了我们今天安定的和平生活。

梁母在看到军长也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上前线时,说的那番话也是每一位老百姓的心里话——在保卫国家的事情上,不管是领导的孩子还是老百姓的孩子都是义不容辞的。

这部电影在细节上也非常考究,由于篇幅所限,感兴趣的伙伴可以自行观看了解。

近几年也出现了许多抗战片,但是我想说,中国的抗战片就应该这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