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取消“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引发各方热议。 有肯定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 对于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新规,其实对研究生培养是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生”难过“论文关”

学术论文不再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必备条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学术论文将成为研究生学习阶段中的一个特长,就好比音乐不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就成了很多音乐爱好者的特长项目一样。

这样,对于那些真正热爱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创新水平将会更加突出。而那些愿意做应用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则可以放开手脚去大胆地做技术转化应用研究,大胆的创新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生”难过“论文关”,也折射出学术水平到底如何评价的深层次问题。作为创造性思维的结晶,论文数量以及期刊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科研能力,但因此“一刀切”就有些跑偏了。究其根本,科研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光,很难以严格期限框定具体产出。

取消学术论文要求,不代表降低毕业要求

取消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不代表硕士生毕业要求降低了。把学位论文的硬性要求取消了,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就会更高。其实早在几年前,清华经管学院的博士生培养就已经淡化了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但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要求很高,培养质量更高。 不过,破除唯论文虽然是好的迹象,但绝非能解决当前一些教育乱象,绝非能解决掐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短缺难题。

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清华大学也早在 2019 年就修订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不再统一对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提出数量上的硬性指标要求,旨在“博士生挑战前沿性、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力争取得原创性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脱钩”已成事实

前一段时间,某外卖平台的研究部门发布了外卖人员的学历结构,竟然有7万多硕士在送外卖,很多人都觉得很惊讶,这些高学历为什么去从事这些相对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呢?

这一方面跟我们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之前好多工作岗位越来越少的大的就业背景有关系。 但其实也不必大惊小怪,学历教育只是代表一个人的受过的知识训练,而他们受过的知识训练,无论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工作,都是可以从事的更好,实际上我们第三产业的服务水平的上升,跟这些高学历人员的进入是有直接关系的。

学位授予和论文发表逐步“脱钩”已成事实,是降低了门槛,还是加重了“内卷”?我们仍需观望新的评价标准。

部分高校逐渐落实“破唯”精神,合理制定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创新科研成果要求。把论文当作“指挥棒”,甚至是“硬性指标”,对于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影响都非常大,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学科领域的发展。

废除硕士研究生非发表论文不能申请硕士学位或不能毕业的前置条件,不会降低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也不会改变研究生的既定培养目标。这就像破除“唯论文”,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提高论文水平。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爱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