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上常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原生家庭对人的一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亲子依恋是尤为重要的因素。

前一阵,马思纯在生日当天发了一条“我很幸福。比以前的每一天都快乐”的微博。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爱笑的金马奖影后,其实是个内心孤独抑郁、不被看见的姑娘。

她自爆“一直以来都活得小心翼翼”。

“其实我是会生气的,但是我永远都不生气。”

“以前我很怕事儿,怕别人生气,怕别人难过,怕别人不喜欢我。”

“上高速的时候不敢上厕所,怕给司机师傅添麻烦,然后我就憋着。”

稍稍懂点儿心理学的人可能看出来了,马思纯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就是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杰克·霍吉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个人的性格,跟家庭教育直接相关。

马思纯说,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是要懂事,要让着别人,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听话,然后才会可爱;你要懂事,不能自我……”

再加上初恋的痛苦经历。这些让她形成了典型的“讨好型性格”,卑微、胆小、事事以他人的感受为中心。

生活中,随时可见“马思纯式”的人。

感情中患得患失,提心吊胆,每次恋爱都肝脑涂地,最后落得两手空空,伤痕累累;

工作中整日揣测老板的想法,习惯性地自我否定,常常陷入负面情绪无法正常工作;

生活中不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差,极其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极端。

他们也想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也想跟身边的同事和谐相处,也想保持稳定的情绪。

但是,他们做不到。

为什么?这就涉及到人类发展学或者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理论——“依恋关系理论”。

童年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带来了成年期难以建立“和谐、愉快、稳定”的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依恋关系?

小婴儿饿了渴了,或者尿了,他就会哇哇大哭。这个时候,你会马上过去,看看孩子是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了。

这样亲密的互动就是你和孩子的依恋关系,是你们之间产情感联结的主要方式。

俗语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这种关系。

婴儿大哭,是一种需求体现。

如果妈妈能够用母乳或奶粉来及时回应婴儿的大哭,那他不仅会吃得饱饱的,还会长得很健康。更重要的是,这个婴儿在情感上会感觉到满足和安全。

反过来,如果妈妈或者其他家人不能及时给婴儿回应和照顾,他不光是挨饿,还会感觉到失望、崩溃、不安全。

1969年,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了“依恋关系理论”。

在他所在的社会环境里,很多新生儿都会跟父母分开,被送到专门的公共机构进行照料。

研究后他发现,这些从小和父母分开的孩子都是严重的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对他们以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最后,John Bowlby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依恋是人类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在儿童时期最为明显。

一位心理治疗医生曾说过,如果家长不能精确解读孩子的需求,或者误解了他们的信号,或者给予他们的爱太少,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坐在沙发上,靠着一盒纸巾,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妈妈对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没做到什么——每周50分钟,有时长达数年。

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周围的环境。请家长牢牢记住一句话。

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提出了“安全基地”的概念:一个人的“安全基地”越丰富稳定,其依恋类型也就越健康安全。

安全基地的本质,也就是人的内在安全感。难过受伤的时候,可以回到基地调整,也随时可以从基地出发远航。

简单地说,孩子只有深深地感受到父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身后永远都有父母在。这时候,他才敢大胆地出去闯。

二、依恋关系的三种模式

心理学家用陌生情景测验,把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不安全回避型。

孩子正在玩玩具,妈妈走开的时候,他并不觉得紧张或忧虑;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也不理会,或者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总表现出“我当你不存在”或者“我躲着你“的样子。

对不安全回避型孩子来说,陌生人对他的安慰跟妈妈对他的安慰没有太大差别。

他的内心和外表是相反的,表面上很独立,满不在乎,其实内心对妈妈是有需求的。

回避型依恋之所以回避,是因为他接受的总是“消极的关注”,或者自己的需求一直得不到回应,他感到绝望,所以会用表面漠不关心来表达内心的绝望情绪。

本质上,这是不安全回避型孩子特有的吸引妈妈注意力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类是不安全反抗型。

当妈妈走开的时候,孩子会极力阻止;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虽然会和妈妈接触,但也会表现出反抗,甚至发怒,不再继续玩游戏。

不安全反抗型孩子的妈妈平常会比较溺爱孩子,而且是没原则、没底线地溺爱,所以在孩子心中没有形成权威。

一旦妈妈没有及时、恰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情绪就比较激动。反抗型的孩子也不懂得有分寸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类是安全依恋型。

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孩子能放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缠着妈妈;妈妈走开的时候,他会表达失落、不开心,但还会继续玩玩具;当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会表现的很开心,然后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游戏。

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妈妈不在的时候能适当表达不开心,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妈妈回来后,他表达了喜悦后又会回到自己的事情上。

安全依恋型的形成,是因为妈妈对孩子的需求有持续、积极的反馈。

很明显,前两种都不是好的依恋关系。

一种是家长做得不够,导致孩子“从小缺爱,长大缺钙”;另一种就是家长做得太多,用力过猛,孩子长大以后依然过度保护,不能放手让孩子出去探索。

只有安全依恋型,才能让孩子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而且培养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几代人。

因为依恋关系有代际遗传的现象,即一个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但一个非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容易养育出一个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所以希望大家重视孩子的早期养育,家家都能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三、儿童期,如何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学龄前的儿童期,那么请你一定要做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及时、持续、积极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对于婴儿来说,哭是需求的体现。

你一定要弄清楚他是饿了、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然后满足他的需求。

如果孩子已经会说话,你要耐心地和他沟通需求,这也是教他控制情绪、表达需求的好时机。

一个会表达情绪和需求的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独立、可以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当然!及时、持续、积极的回应并不是有求必应,在家里一定要建立起必要的规则。否则无边界的回应就成了溺爱和控制。

第二件事,不要对孩子说谎,也不要轻易做出承诺。

很多家长经常会骗孩子,“如果你怎样做,我就给你什么东西。”但是当孩子做到后,他又不兑现承诺。

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同时也会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更重要的是,对期待的落空和不信任感会影响到孩子对其他人和外界的认知。

一个对世界没有信任感的孩子,很难独立自主地去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别提可以有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毅力了。

四、青春期,如何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在孩子的儿童期,我跟他没有形成安全依恋型的关系,怎么办?

没关系!依恋关系是贯穿人一生的,只是儿童时期更明显而已。

就算儿童期没能构建健康的关系,只要你决心修复,在孩子长大后也可以重建这一关系。

比如孩子已经进入“叛逆的青春期”,怎么办?

第一,避免通过跟孩子过度纠缠而重建关系。

青春期是孩子抗拒父母权威,建立自我权威的时候。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和老师、同学建立健康的关系,你再通过和学校的积极联系来参与孩子的成长。

比如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当老师和你沟通的时候,你一定借这个机会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听听他真实的想法,并表达出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在确认父母的全力支持中来跟父母建立健康的关系。

第二,给予孩子精神支持。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探索的重大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非常迷茫,也非常需要精神的支持。

你可以和他分享一些自己或者是他人的经历。

比如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乔布斯传。让他感受到乔布斯坚韧的性格和极致的做事态度,说不定还会让他对前沿科技产生兴趣。而且和孩子一起阅读,也是重建依恋关系的极好途径。

第三,全力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并用实际行动表示支持。

孩子参加的活动,你尽量都要在场,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看他比赛。

如果孩子小时候,你因为工作缠身没顾上支持和陪伴他,那么在他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时刻,你要想办法去现场表达你的支持和鼓励。

有你在场,孩子会感到被关注,也会持续不断地努力。

本文内容选自春藤家长学院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坚毅力》系列课。

登入春藤家长学院App继续学习本门课程,教你科学地培养孩子的坚毅力,让孩子拥有坚韧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