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下生灵涂炭,而它所影响到的可不单单只有战场上的士兵,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换句话说,上世纪诞生了太多值得我们怀念的影视文学艺术家,在被他们的光鲜亮丽所吸引的时候,我们往往忽视掉了他们生活的年代。从年龄来看,这些人自然会经历过二战时期的动荡,而那个时候,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军眼皮底下翩翩起舞的小女孩

二战期间,荷兰被德国侵占,之后抵抗运动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反抗组织在森林荒野在街头小巷不断打击着德国的侵略者。随之而来的便是德军的疯狂报复,而且英国盟友还屡次让荷兰抵抗军心寒,参见“北极圈行动”。不过就是在这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也有让人暖心的一幕。在纳粹的肆虐的城市中,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在通过表演无声舞蹈来为抵抗军募捐,闲暇之余,她也会到处收集盟军空投下来的传单和补给品给抵抗军送去,而这个人正是奥黛丽·赫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本出生在比利时,母亲是苏里南总督之女,袭有女男爵的称号,至于父亲则是一个纳粹支持者,父母二人也因此离了婚。从1939年开始,赫本跟随母亲回到老家荷兰,并在当地学习舞蹈。看似她的童年就能这样平稳且安逸地度过,但没过多久战火就烧到了她生活的地方。德军的暴行让她深恶痛疾,根据赫本后来的回忆,犹太人被成车厢的运走,一个小孩面色惨白且透露着恐惧的表情让她至今都没有忘。而赫本的舅舅,在参与抵抗运动的时候被德军抓捕并处死。为了避免被再德军针对,赫本这时改为母姓“辛斯特拉”(原本是英国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之后,赫本和母亲来到了阿姆斯特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舞蹈的练习依旧在持续,而且越发的出众,时常也会随着歌舞团到处去演出。1948年,在一部名为《荷兰七课》的电影中赫本首次亮相,自此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这一段的经历就不用多说了,估计不少人还记得那银幕上的惊艳。顺便一提,赫本生前一直在为慈善事业所努力,1993年离世前夕德蕾莎修女呼吁所有修女为其祷告,而这祷告后来传遍了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梦露在成名前的生活

提到了赫本,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梦露,那么二战时大洋彼岸的梦露正在干什么呢?那个时候她脸上还没有那美人痣,头发还没有染成金色,就连名字也是诺玛·简·莫太森。熬过了童年的不幸,诺玛嫁给了一个叫詹姆斯·多尔蒂的普通工人。按照梦露后来的话说,她跟詹姆斯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不过和后来她遇到的人相比,詹姆斯绝对是一个好人。而此时二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詹姆斯应征参加了商船队,并前往了圣卡塔利娜岛,而诺玛也没闲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詹姆斯离开之后,诺玛去了她公公婆婆那里住,被唠叨烦了之后,诺玛也响应了战备征召并前往了附近的兵工厂去打工,随便赚点零花钱。就是这一举动,改变了她后来的人生轨迹。战场上的环境令人压抑,前线的美国士兵急需来自后方的安慰和鼓励。为此,一个名叫大卫·康诺弗的战地摄影师准备拍一组兵工厂女职工的照片,在一家工厂里巡视了一圈之后,诺玛进入了她的视线。可惜的诺玛的照片并没有入选,但也让她找到了新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前,诺玛就离开了兵工厂,开始当上了海报女郎,尽管他的丈夫詹姆斯一直持反对态度。这期间她被影视公司发掘并将棕色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玛丽莲·梦露”这个艺名也被确定了下来。在电影《飞爆怒潮》中她又多了一颗标志性的美人痣。1954年,梦露开始拍摄《七年之痒》,吹裙子的经典形象就是来自这里,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不幸也找上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中的大师们

宫崎胜次是一个胆小的人,台上群情激奋地演讲他并没有听进去,脑袋里想的只是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叫个什么名字好呢?”。之后胜次在台下哭了两个小时,长官才将这个“懦夫”送到了中岛飞机制造厂,零式战斗机有一半以上出自这里。1944年胜次又加入到了兄长开办的宫崎航空兴学,并主持零式战斗机引擎的制造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45年,宫崎航空兴学所在的城市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利用厂里的卡车,胜次开始将全家人往其它城市里转移。沿途无数平民哭着喊着希望能搭上卡车,可卡车就那么大,此时的背景正是烈火焚城。一个才5岁小孩记不住太多东西,但眼前的这一幕,还是深深地印在了宫崎骏的脑海里。从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对当时场景的映照,而且他后来也很庆幸自己的父亲当时很懦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欧洲,希特勒一脸愤恨地看着眼前荧幕,愤恨中还掺杂着一点悲伤。银幕上,一个形象酷似他的人正抱着一个地球仪,丑态尽出。荧幕上这个人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他是谁了,查理·卓别林,电影不是他发明的,但却是他带火的。他除了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之外,也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同时他对眼前的世界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番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讽刺纳粹的电影一出,希特勒瞬间就脱粉了,而远在美国的卓别林也受到了不少威胁和恐吓,但这并没有改变他所坚持的理念。1942年,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卓别林强烈要求尽快开辟西线战场,以缓解苏联在此时的压力。这一行为再加上他之前的种种举措(比如在电影中描绘美国工人的不幸遭遇),直接吸引来了美国政府的针对。战争结束之后,卓别林被驱离了美国,老家英国也将他拒之门外。至此便开始了游历各国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了熟悉的,再来看以为我们不太熟悉的,鲁埃尔·托尔金。他参与过一战,堑壕里的生活直接让他烙下了病根,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学家。二战时期他本来要参与英军的密码破译部门,但并没有被录用。之后他被编入了家园防卫队,平时在夜间扛着枪巡逻,以防止德国人搞破坏。闲暇之余他就观察星星、观察日出日落,给自己写了多年的小说找灵感。到了战后的1948年,中土世界终于被缔造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很少会注意到他们在战争时还有活动,毕竟他们在和平年代所获得的成就足以让人忽略掉这些。换一个角度来看,美好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不该忘记的。另一方面,之所以会用这些人来举例,就因为他们出名了有迹可循,而那些无迹可寻但却一样做出微小贡献的,必定还有千千万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Tolkien's Not-So-Secret Vice》、《. Marilyn: The Passion and the Paradox》、《 Enchantment: The Life of Audrey Hepburn》、《Was Chaplin really a Frenchman and called Thornstein》、《スタジオジブ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