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战列舰,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但如果说袖珍战列舰的话,估计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事实上,所谓“袖珍战列舰”指的就是德国独有的装甲舰,这是一种有巡洋舰级别的防护和航速,而火力则远远超过重型巡洋舰的战舰,如果硬要说的话,它其实更接近于一艘重型巡洋舰,或是一战时期的装甲巡洋舰。而作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一级装甲舰,德意志级装甲舰,它的诞生却又和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现状不无关系,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装甲舰却也迅速失去了意义。

衰弱的德国海军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少数能够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存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海军就因为《凡尔赛条约》的缘故而遭到了极大削弱和限制。不仅德国的造船工业被协约国拆了个七零八落,德国海军的军舰也是所剩无多,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军舰被德国海军自行沉入大海,另一方面则是协约国对德国海军所拥有的军舰做出了极大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只能拥有一万五千名海军官兵,规定服役时间长达25年,船舰仅能保有6艘排水量10,000吨以下的旧式战斗舰、6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以及额外规定禁止拥有军用飞机、航空母舰和潜艇。舰龄达20年的船只准许被替换,但是战斗舰吨位不可超过10,000吨、或不得装有口径超过11英寸的舰炮,使其功能仅近乎重巡洋舰;而巡洋舰的替换则规定排水量6,000吨,能配装的最大火炮口径仅有6英寸;驱逐舰则为800吨、鱼雷艇为200吨。

这一条约是协约国力求将德国海军限制于只能做近海防御,防止其日后能够重新崛起,就如同德国陆军只能拥有十万人,并且不能拥有重武器是一样的。但因为战后的欧洲局势变化,英国需要德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日渐强盛的法国人,于是德国海军便悄然利用欧洲局势为掩护发展壮大。这也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里,德国造船业利用为第三国设计潜艇和船只,并能迅速建造了恩登号巡洋舰和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的原因所在。

如果按照1925年的情况来看,德国海军是在稳步的进行恢复,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用什么替换手中的老旧战列舰。这些战列舰性能已经大幅度落后,只能作为训练用途和充当岸防炮台使用,德国海军急需一款新锐战舰替换这些老旧战列舰。因为《凡尔赛条约》的存在,所以这种新锐战舰的排水量被限制在了10160吨左右,而且火力又不能超过11英寸,要在这个规定范围内造出优秀战舰,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造舰方向的分歧

与此同时,德国海军在船只设计上还必须考虑到德国海军在战略上的现状,德国的海岸线并非是连续的,而是因为丹麦的存在而被切成两半,若在考虑和德国本土不接壤,三面被波兰包围的“飞地”柯尼斯堡,则德国海军实际上要守卫的海岸线是有三段毫不连接的海岸线。等于说德国海军不仅要在西面对抗法国,东面又必须面对不怀好意,时刻有吞并柯尼斯堡的波兰,因此在新锐舰船的设计上必然会因为这种现状而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海军在西面的对手是实力远强于自身的法国海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海军的就从“绿水海军”转变为了“远洋舰队 ”,凭借法国强大的工业实力,法国海军开始建造并装备了一批大型战列舰和巡洋舰,海军舰队以防护能力和火力见长。法国海军的实力过于强大,考虑到与法国海军的差距,德国海军在面对法国海军时必须以拥有高机动性的舰船与法国海军周旋。

可同一时刻,在德国东面的波兰海军则是另一个建军思路,因为波兰的工业能力在欧洲较弱,经济实力也远不能和英法相抗衡,所以波兰海军倾向于建造行动迅速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这样的对手显然是为了近海防御准备的,若考虑其在战时封锁柯尼斯堡海岸线的可能,那么德国海军就需要一款能够和波兰海军进行海军决战的主力船只,力求在战争初期就快速摧毁波兰海军的主力。

一个国家在军舰设计上,通常要考虑周边形势和海军战略,但是德国海军因为同时存在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对手,因此新舰船设计方案也就举棋不定,毕竟新舰船只能以对付一个目标为主,或者为了能够在远海上利用航速和法国海军周旋,而采用能够进行远洋作战的重型巡洋舰设计,或者为了一举击垮近在咫尺的波兰海军,而采用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但适合在波罗的海作战的浅水重炮舰。为了新锐战舰的设计方向,德国海军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可也就是这个时候,《凡尔赛条约》的一个漏洞被发现了。

德意志级装甲舰

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海军若建造吨位超过一万排水量的战舰,则主炮不得超过8英寸,而若排水量不超过一万,则主炮可以超过8英寸。那么换句话说,德国海军完全可以设计出一款,配备11英寸舰炮,但排水量不超过一万吨的存在,而且为了进一步钻漏洞,德国海军是打算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要求,采用标准排水量一万吨的标准来建造。最后设计出来的就是配备了11英寸舰炮三联装炮塔两座,防护水准达重型巡洋舰级别,最高航速可达28节的德意志级装甲舰。

按照德国海军的构想,德意志级装甲舰在武力上足以对波兰海军形成压倒性优势,能够在波罗的海展开的海上决战里,正面击垮波兰海军那支由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组成的舰队在对抗法国海军时,德意志级装甲舰也能够凭借航速优势与法国海军进行周旋,并且能够用采取破作战的方式,在战术上对法国海军形成牵制。而且因为它采用的是《华盛顿海军》的标准规格,所以它既能符合《凡尔赛条约》的要求,又能够在满载排水量上达到15900吨(一号舰德意志号装甲舰),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空间冗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德意志级装甲舰的存在最大的作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的德国海军的实力,让德国海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远洋作战的能力。对于德国海军而言,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证德国海军能够在战时采用一些更为积极的手段去作战,比如说通过展开破交作战的方式,在大洋上攻击敌国商船和运输船队,从而达到一种在战略上对敌人的削弱,至不济也能够动摇对方的决心。

装甲舰悲歌

不过德国海军可能完全没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德意志级装甲舰刚刚建造出来,就在欧洲引发了一次地震,而法国则是直接感觉到了德意志级装甲舰带来的威胁。法国海军充分意识到了自己那些旧式战列舰根本无法在实战中追上德意志级装甲舰,而法国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在面对德意志级装甲舰时也近乎是被屠杀的命运。如此一来,若爆发和德国海军的冲突,那么法国海军将迅速失去对德国海军的压制能力,己方的海上航线将面临重大威胁。

为了对抗这一威胁,法国海军几乎是立刻采取了应对措施,高调宣布自己将建造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这种标准排水量26500吨,满载排水量35500吨,配备了两座330毫米舰炮四联装炮塔,航速可达31节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是专门为了猎杀德意志级装甲舰而生的。按照法国海军自己的设想,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能够在大洋上对德意志级装甲舰保持优势地位,一旦爆发战争,那么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必然将先发制人摧毁德意志级装甲舰。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的出现造成了德意志级装甲舰的优势丧失,这也导致了后来德国海军放弃了建造新的装甲舰,转而开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和俾斯麦级战列舰。而德意志级装甲舰本身则开始逐渐失去价值,成为了德国海军中的专业袭击舰,用于在战时进行破交作战,至于和敌国进行海上决战则完全不在其考虑之内了,因为其面对如敦刻尔克级的新锐战舰是完全没有优势可言的。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确定了德意志级装甲舰的悲剧命运,作为德国海军曾经的骄傲,德意志级装甲舰的三号舰,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在波兰战役爆发前进入大西洋进行破交作战,虽然取得了较多的战果,但最后却在1939年12月13日于拉普塔拉河口遭遇英国皇家海军G舰队,一番交战后,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被英国皇家海军重创,被迫逃逸至乌拉圭首都蒙德维地亚,最后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堵截之下,被迫自沉在乌拉圭海域。

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的灭亡,宣告了装甲舰命运——被时代所淘汰,虽然日后德意志级装甲舰还是参与了破交作战,却也未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从此彻底成为了配角,而德意志级装甲舰本身也在战争末期逐个被英国皇家空军用航弹摧毁。不得不说,作为德国海军复兴的象征,德意志装甲舰的命运却成为了一曲悲歌,生于荣誉,死于衰亡,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硝烟之中,宛如是历史的一个过客一样。

参考文献:《德国海军1939-1945》

《突袭者的生死》

《二十世纪里的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