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不是一个陌生词汇,广大打工人们在工作中常常进行这项活动。最近,清华大学竟然针对这个活动开设了一门课程,叫《摸鱼学导论》,立马引来了网友们的围观,话题热度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玩笑成真

原本摸鱼课只是一个清华的大一本科生开的玩笑,没想到同学们当了真。就在今年刚开学不久,清华荷塘雨课堂,允许清华人开课,不论身份是教授还是学生,也不管开设的课程是什么学科。于是清华一名大一本科生,就半开玩笑地建了一门名为“摸鱼学导论”的课程。

虽然是学生自发建的课,但开设的课程有模有样,一点也不随意。创立课程的同学临时制作了教学课件,其中“课程介绍与说明”的部分,阐述了课程性质、课程目的、课程作业与考核方式。目前公开的课件中,还能看到诸如积极心理学等内容,课程还向选课的同学推荐《学会提问》《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等课外阅读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职场中的“摸鱼”现象和名牌学府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时,产生了一种戏谑化效果,也勾起了职场人的某种情愫。工作繁重,业绩不被认可,无条件加班……种种职场“痛点”让人压力山大,当人们无力改变时,“摸鱼”成为对抗高压工作的变通手段,通过在工作中的偷懒耍滑,实现一种自我认可的“公平正义”。

人们为什么喜欢摸鱼?

人们讨论摸鱼,是源于日常工作压力过大、休息不足,“摸鱼”大火的背后,正是体现着人们对自己身体状态和生活现状的一种反思。996的工作时长早已让人们的身体疲惫不堪,低薪水又让人们的内心难以维持对工作的热情。

引用清华大学开设摸鱼学导论课程同学的话,因为人每天的能量槽是有限的,当你强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能量槽就会被消耗,消耗到一定程度,你就无法再控制自己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摸鱼,只是个调侃罢了,不过对于打工人,摸鱼确实是个好方法。据科学研究,人的注意力每次只能集中1.5小时:前十五分钟用来进入状态,然后高效进行工作,一个半小时后,注意力就不由自己控制了,脑袋里往往莫名其妙地跳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这时候进行适当的摸鱼,是有助于再次进入工作状态的,而且,好好上班是按劳动获取报酬,摸鱼才是真正去老板那里赚钱,所以,上班摸鱼,永远滴神。

摸鱼要适当

对于摸鱼这件事情,老板和员工当然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不过如果我们在评价摸鱼这件事情的时候,以结果为导向,当摸鱼的行为并未导致工作进度受影响,也没有造成工作上的失误,那么适当的摸鱼又有何不可呢?

毋庸置疑,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摸鱼”给用人单位和员工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的损耗。一个沉迷于“摸鱼”的员工,很难想象他能从工作中有收获感、成就感,一个风靡“摸鱼”的团队,终会失去活力和生机,导致工作状态的“恶性循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爱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