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孩子各种哭闹不配合可以说是相当常见的事了,有见过直接抱走的,也有见过当街对峙的,更有甚者抱臂旁观让孩子跟手机电量比持久性的……可谓花样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除了以上方式,最近一宝妈为避免孩子因不听话影响自己行程,竟直接将孩子塞进了行李箱拖走了,这一招式也算相当惹眼和惊人了,因此很快就被群众举报了,警察叔叔效率也是相当高,一分钟左右就出来解救了孩子,孩子毫发未伤,也算是非常幸运了。

大概也是第一见如此“大场面”,让不少网友纷纷担心这行为怎么看怎么不地道,会不会不是亲生的?

有质疑就有答案,随后消息出来,证明这孩子确实是该女子亲生的,也让不少网友觉得活久见。

尤记得前几年也曾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新闻,同样是一位妈妈将女儿塞进行李箱,骑着摩托车飞奔,不过那次经核实后发现,这妈妈是精神病患者……

再看看如今这位妈妈,也着实太不应该了,如果她真的精神状态不好,那家里人也不应该独自让她带孩子出来,可如果不是,那就更不应该了,这不就是在挑战为人父母的底线吗?

孩子不是物件,怎能说塞行李箱就塞行李箱,而且行李箱空间狭小,空气流通极差,磕到碰到,窒息什么的都不是难以想象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年韩国不就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被父母锁进行李箱数小时后挂掉的事,这种前车之鉴,怎么就能当自己是无知呢?

但同作为一个母亲,一边是准点出发的车次,一边是哭闹、拖延时间的孩子,她的焦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但是当愤怒之后其肢体输出行为超过常人范畴,那就不是能不能理解的事了,而是犯不犯F的事了。

如果这事发生在西方国家,这位母亲的监护权极有可能就要被剥夺了,因为她明显已经涉嫌N待以及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为了更好保护孩子,当监护权被剥夺后,家长需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强制性课程,并通过严格的评估之后,才能重新获得监护权,而情节严重的,包吃包住还送银手镯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到如今,我们还无从得知小女孩到底做了什么让妈妈如此盛怒的事,以至于让妈妈还能“特意”带一个行李箱专门用来装她去赶行程,毕竟出门如果有随身物件,再加上一个5岁小女孩的体型,估计塞进去也不是那么容易。

但不管如何,孩子毕竟才5岁,如果指望孩子什么都能懂,那还要父母做什么呢?

当代的父母,大多都被生活裹挟着日子匍匐前行,没有受过正规育儿培训的大多数父母,大多也就延续着祖辈强制、命令、服从、指责的育儿方式。

于是不少父母面对孩子不听话,更准确地说是“不配合”时,更容易歇斯底里走进极端,你不听我的—就是挑战我的权威—我生气了,我要找回我权威—于是我就要控制你,软的不行就硬的,总之你必须听话才行。

可这样的行为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更激烈的反抗,于是就更易出现装行李箱的情节。

其实想要让孩子更加配合自己的行为,比起板脸命令,改变沟通方式,了解孩子行为背后心理因素往往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提前告知

跟孩子交流时,不要整“说走咱就走”那套潇洒系列,往往更容易把孩子整懵:怎么说一出是一出,我都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呢,我不愿意去做。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父母们所说的磨蹭,比如在孩子正看电视时,父母突然说要出门办事,一边是还沉迷在剧情中不可自拔的娃,一边是狂催的家长,一场拉锯战自然难以避免,如果家长还干脆利落关掉电视,那孩子更难免出现暴跳如雷的情况。

想想自己追剧时那熬的夜,黑的眼圈,这种磨蹭其实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难以理解。

因此,与其如此滥用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利,不如提前告知孩子这集看完就要关电视了,多久时间我们要出门了,让孩子有个心理预期,孩子配合度自然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共情、解释

大多数家长都不喜欢孩子哭,除了吵闹之外,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潜意识在暗示自己的无能,连个孩子都搞不定,为了消除这种无能感,于是大多数家长都会阻止孩子去哭。

然而“哭”尽管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它并不是一种坏情绪,我们没必要想着去堵它或者消灭它,相反而是应该接纳它,让它自然过去。

其实大多数孩子会哭闹是因为对未来的事情充满恐惧感,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恐惧,才会本能去抗拒,不配合,想要呆在自己的舒适圈内。

因此除了共情之外,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恐惧才是让孩子配合的根本,比如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要离开你的朋友很难过,但是妈妈必须要去另一个地方工作了,我们以后回来后可以再找他们玩”,“妈妈知道你还想看电视,但是时间已经到了,我们是已经约定好的,要说话算数”。

三、有限选择

让孩子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是让孩子获得尊重,并让他觉得自己有“主控权”的最佳法宝

比如出门时不要一味催“快点快点,要迟到了”,而是让孩子自主去选择“到了地方想先吃东西还是先逛街?”“你想穿红色衣服出门还是黄色衣服出门?”让孩子有选择有期待,自然也就有动力去行动起来。

但值得注意的,选择权还有一个条件是必须“有限”,在2-3种事件中选择一件,而不是在无数事物中选一件,比如你想催孩子起床,你可以说“宝宝今天想穿红色还是黄色的衣服”,而一定不能是“宝宝今天起床想穿哪件”,那孩子大概率会在裙子长裤短裤中迷失自己,而什么时候能下定决心,就不一定了……

四、赞美细节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自然孩子也不例外,但赞美却决不仅仅是“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类空泛而敷衍的马屁,而应该是具体到事情细节的赞美。

比如当孩子认真擦完桌子后,我们可以说孩子擦得非常干净,连桌子上那一点红红的小污渍都给擦没了;当孩子能准时准备好出门之后,我们可以赞美孩子穿衣穿鞋真迅速,时间观念真不错。

发自内心的对细节细致入微的赞美,会让孩子更感受到被重视的价值感,会让自己产生更努力的心态,这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成长心态”,是一种传递给孩子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成就的能力。

而聪明、真棒则是一种难以习得的特质,因为过于广泛,孩子无法确定到底什么叫聪明,是准时叫聪明,还是考90分是聪明,抑或是考全班第一才是聪明。

一味用聪明去表扬孩子,更易让孩子陷入“固定心态”,做得好考得好是因为我聪明,跟我努力不努力并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父母学会赞美的艺术,往往能让孩子拥有更积极的心态,在沟通中也更愿意配合父母。

其实养一个“听话”的孩子,并非是一朝一夕,一句赞美就能让孩子转型,但不经思考直接上手的教育方式,却绝对不是能让孩子自主配合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