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的说法,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是比较大的。下面主要来说一说“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对曹操的优势非常大,甚至给每个人都发了绳子,就等着活捉曹操,结果最后败得非常惨,成为了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渡之战”的背景

“官渡之战”打响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东汉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而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的时候,曹操和袁绍已经进入剑拔弩张的态势。说起来二人的矛盾还要更早,至少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下面小编简单来梳理一下袁、曹之间的关系。

袁绍和曹操曾经是亲密战友,在汉灵帝时期两个统属于“西园军”,是同僚的关系。后来董卓入京,两个人又参加联军讨伐董卓。之后曹操就一直跟着袁绍混,一起对抗公孙瓒、陶谦等势力。不过在建安元年两个人还是闹了矛盾,因为曹操把汉献帝夺了过来,对袁绍发号施令,让袁绍非常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绍屡次折辱曹操,曹操也有意与袁绍交兵,但是当时二人有各自的敌人,袁绍和公孙瓒打,曹操和吕布打,所以暂时处于和平。在建安四年的时候,曹操已经消灭吕布,他率先向袁绍发难,消灭亲附袁绍的眭固,还要继续北上。没想到袁绍也在这时候消灭公孙瓒。这样一来双方就彻底进入战争状态了。

袁绍对曹操的优势

袁绍和曹操在当时控制的地盘都很大,看上去半斤八两,但是袁绍有相当大的优势。首先袁绍的地盘很稳固,在黄河以北,太行山脉以东,拥有天然的屏障,周边除了曹操没有什么太强大的势力。其次袁绍的硬实力也比曹操强,士兵、战马、铠甲都比曹操多。

这样一来袁绍对曹操的优势就相当大了。在“官渡之战”的前期还有中期,袁绍基本上是一直压着曹操打。在《三国志》当中记载了很多曹操一方击败袁绍一方的局部战役,什么“白马之战”、“延津之战”、“鸡洛山之战”、徐晃劫粮等等,那是因为曹操是胜利方,没有人给袁绍一方详细写传记。事实上“官渡之战”是袁绍大兵压境,曹操在官渡苦苦支撑。不仅粮食匮乏运输困难,内部也是人心不一,很多曹操的人都和袁绍一方私下里通书信,因为他们并不看好曹操能够获得胜利。甚至曹操本人也没有什么信心。

尴尬的捉曹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绍面对曹操有这么大的优势,也有些志得意满。他命令军中士兵都拿着一条三尺长的绳子,为的就是要生擒曹操。或许是为了当面羞辱曹操,或许是念及当日的情谊,想留曹操一命。总而言之袁绍以为自己已经是胜券在握,开始考虑擒获曹操之后的事情。

如果按照正常的态势发展,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确实要失败。没想到在“官渡之战”的尾声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因为个人的关系,从袁绍那里投靠了曹操。许攸和袁绍、曹操也是旧日好友的关系,曹操听说许攸投靠非常高兴。更加重要的是许攸对袁绍军中的情况很是了解,他告诉曹操:袁绍有一批军粮正在乌巢。曹操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孤注一掷,选择相信许攸,结果果然烧毁乌巢军粮,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军中的“捉曹绳”也就比较尴尬了。

参考文献:《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