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霞客的武定狮山之游,会是什么样子?

徐霞客到过武定府、游览过狮子山,这是毋庸置疑的。

前面几篇,徐霞客只是一个影子和由头,我们更多地讲述的是建文帝在武定狮子山的遗迹,云南沐氏家族,武定凤氏土司对建文帝的庇护。

在结束武定狮子山行程,徐霞客的脚步将继续前行的最后时刻,我们来想像一下:

徐霞客的武定狮子山之游,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续寺保护碑

徐霞客的武定狮子山之游,难道仅仅只是到此一游的匆匆而过?

肯定不会这样。

因为徐霞客的旅途故事,特别是没有朋友介绍、指引的是时候,大部分的意外邂逅,都发生在寺庙里,与和尚密切相关。

在有明一朝,武定狮子山正续寺,承载了太多,在云南的地位说超过今天一点都不为过,要不然也就不敢称什么“西南第一山”了。

徐霞客到武定狮子山,肯定不会是简单地到此一游,肯定会有各种“故事”、或者“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南第一山,这么称,是需要点底气的

来回顾一下徐霞客再离开昆明时到过的两个寺庙:筇竹寺和妙高寺。

真的只是路过一游的妙高寺,徐霞客留下了关于“辟尘木”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狮子山乾坤双树的树,和妙高寺的辟尘木一样都是云南传统的孔雀杉

筇竹寺,故事就多了!

遇到的人物,都是是一长串!主要是:

严筑君:明朝曾尚书严清的孙子,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次年(1640年)联捷进士,获授检讨,负责纂修《会典》,掌管起居注,管理六科奏章,又主持册封荣王朱由桢,兼任吏部与礼部郎中。永历元年(1647年),孙可望起用严似祖为其行营的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他不应召。不久,奉命前往云南典试,取士三十三人,补任官职。因祭祀孔子不周而入狱,不久得释。孙可望阴谋篡位,严似祖力陈不可行而遭杖杀,但称帝之事亦告寝。

徐霞客就是应这位“严君”之请留宿筇竹寺的!人家第二年就中举,开始步入人生和官场的辉煌,徐霞客有眼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筇竹寺

此外,还有殷勤留客的体空和尚;风流金公趾;徐霞客游记中唯一记录的” 其妇为伎而称觞者”,也就是捧杯劝酒的公关女子,…….。

在筇竹寺,徐霞客记录下的东西有:元时三塔,禾木亭、太华茶,兰花春兰、冬兰(大花蕙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霞客记录下来的元代墓塔

这些就是故事,徐霞客在筇竹寺也发生了“事故”!

徐霞客本来计划到鸡足山之后,是不打算折返昆明的,但是在筇竹寺,因为一堆人的诚意,让徐霞客动摇了!

余曰:”师意既如此,余当从鸡山回,为师停数日。--《徐霞客游记》

在回顾了与昆明友人吴方生的一番故事之后,回到现实中的徐霞客这样解释“事故”:

至是见体空诚切,遂翻然有不由金沙之意。筑居、公趾辈交口曰:”善。“师乃听别。--《徐霞客游记》

是不是翻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筇竹寺的标志性景点,太像送别徐霞客的场景了

那么,徐霞客到了武定狮子山,会不会同样有类似的“故事”和“事故”呢?

太有可能了!

因为,《徐霞客游记》的最初整理者季会明都说了:

此后共缺十九日。询其从游之仆,云武定府有狮子山,丛林甚盛,僧亦敬客。留憩数日,遍阅武定诸名胜。--《徐霞客游记》

同样有敬客的和尚,有留宿的经历,而且是数日!

这期间,肯定不可能全是游山玩水,狮子山本来就不大啊。

那么,徐霞客留宿狮子山正续寺,他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来类比筇竹寺,推测一下:

结识老和尚,就像筇竹寺中的体空和尚一样,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晚上、一个早上,但结下深厚的友谊,而且是特别深刻的那种!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这个“故事”肯定会有的!

那么接下来故事,自然就是老和尚陪着徐霞客游览正续寺,以及狮子山后山巉崖、平顶景观,浚亭遗址,甚至是专门安排早起观日出,这些活动都应该是有的。

这也是应有之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定狮子山俯瞰

接下来的“建文帝“部分,既是”故事“也是”事故“。

说是故事,是因为,徐霞客住的可能是当年建文帝住过的小院,看到了建文地隐藏的”龙隐庵“,参拜祖先和星斗的地方,后来清朝的”礼斗阁“。

当然,最最要紧的是看到了正续寺仿皇宫布局的藏经楼院落以及藏经楼一楼的”建文祠阁“,看到建文帝塑像以及”从亡十一“先生塑像。

这十一个人中,就有好好在云南当总兵官,并没有跟着建文地到处流亡,却被列入“从亡十一人”,隐隐为首的(西平候)黔国公沐晟!

就算徐霞客再不喜欢“八卦”,看到这些明显不合常理的事情,你说他会不会问问原因?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知道、清楚这一切“秘辛”的老和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续寺藏经楼的建文祠阁

徐霞客问问也就算了,可他的规矩和习惯是记下来,写成日记,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游记》。

徐霞客这么一记,记录建文帝,记录云南沐家、凤氏土司,记录我们前面说到的各种“秘辛”,这就成了“事故”

因为,事情太敏感了。

倒不是说不能记述建文帝遗迹,在广西、贵州徐霞客也记录了很多,也没什么事。

但,在武定狮子山正续寺,记录建文帝遗迹、遗踪,始终绕不开云南沐氏家族庇护建文帝的事实和过去。

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二百年多年,已经从永乐朝到了崇祯朝,尽管都是帮助老朱皇帝家的子孙,但此一时、彼一时,作为九五至尊、孤家寡人的那一位,怎么想就不一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乐帝

永乐大帝是始终担心,对沐家是又打又拉,甚至是把公主都嫁给了沐英的儿子,尽管这样,朱棣当政的时代,对沐家心里面没点想法、没点怨念基本是不可能的。

到了崇祯朝,这个皇帝虽然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毕竟到了明末,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四处漏风,到处漏气,随时准备over了。

崇祯皇帝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史称“崇祯五十相”,这其中,前面筇竹寺“严君”的爷爷严清,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祯殉国处

如果徐霞客记录的当年沐家如何帮建文帝的“光辉事迹”,让有心人看到,甚至是让在位的那位多疑的崇祯皇帝看到,你确定就一定会给沐家一个好的评价?

这个时候的沐家当事人,末代黔国公沐天波可不敢这么想!更不敢这么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徐霞客辛辛苦苦记录的《武定府游记》,就“缺失”了!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故事”成了“事故”的原因。

至于是怎么缺失的不得而知,反正就是不见了。

因为,徐霞客记录下的内容,沐家是肯定会知道的。你看看徐霞客在昆明城的时候,和一大堆阮家人混在一起,阮玉湾、阮仁吾、阮穆声……,就知道了。

而阮家,是黔国公府沐家传统的总管!陪徐霞客喝酒的阮玉湾,喝个酒都要到总府点个卯,然后再出来继续,你说关系有多紧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霞客游记》

一句话,徐霞客的《武定府游记》缺失十九天之谜,成了“建文谜踪”之外的又一个谜,一切都是因为狮子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定狮子山的“牡丹”,也是建文帝的牡丹,开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