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过来的人一定还记得那部叫做《城南旧事》的电影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悠扬凄切的旋律一定也还会回响在很多人的耳边,而这,正是《城南旧事》留给很多人最美好的那份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只是歌声,应该还有一个小女孩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她用那双明亮、纯真、迷人、水灵的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让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苍白、逊色。

这个小女孩就是沈洁饰演的英子。

喏,就是下面这张照片,不知还刻在多少人心中,被多少人喜欢着、回忆着。

01

《城南旧事》拍摄于1982年,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通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讲述了作者本人20世纪20年代末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英子姓林,那年只有六岁,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时光里,她先后结识了疯女人秀贞、厚嘴唇的小偷、家里的佣人宋妈,他们身上都有过悲惨遭遇。

最终,这三个人都以悲剧形式离英子而去,而她自己在爸爸因肺病去世后,也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02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是小女孩英子,其实她就是作者林海音本人的化身,能不能将这部作品成功搬上银幕,英子的演员人选尤为关键、尤为重要。

沈洁与导演吴贻弓

为此,导演吴贻弓在全国遍寻儿童演员,但都没有遇到合适的。

直到这一天,吴贻弓去宋崇导演的电影《闪光的彩球》面试现场,忽然见到一个小女孩,顿时眼前一亮,毫不犹豫地迅速拍板,就是她了!

吴贻弓很快找到这个小女孩父亲,说有部台湾女作家小说改编的电影,你女儿能不能来演这位女作家的童年呢?

沈洁父女

小女孩的父亲很高兴,马上答应了。

就这样,这个名叫沈洁的11岁上海小女孩,用自然质朴的表演将英子这一角色载入中国电影史册,成为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03

《城南旧事》小说是作家林海音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对童年往事和故土故人的怀想,整部作品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似懂非懂,似梦非梦,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大喜大悲,一切都是平淡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洁的一双大眼睛成了这部电影里最恰好的表达,胜过千万句语言,她饰演的英子身上,也没有表演的技巧,浑然天成,仿佛英子就是沈洁,沈洁就是英子。

电影上映后立刻引起轰动,屡获大奖,如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

各种媒体更是蜂拥而至,对英子的扮演者沈洁进行轰炸式采访,那时候,沈洁的照片被印在了笔记本上、挂历上和杂志封面,成为全国观众喜爱的小童星。

04

《城南旧事》电影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消息很快传到林海音那里,她非常高兴,通过朋友辗转联系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她向上影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很想回到阔别三十年的这片土地看看,重温一下儿时的旧梦,也很想能见见剧组人员,感谢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

经过一番运作,没多久,年届七旬的林海音来到了上海。

第一时间她就想见见电影里英子的扮演者,因为许多人告诉她:“这个女孩跟你很像!”

两人见面了,林海音一看,激动地一把将沈洁搂在怀里,就好像搂着自己的孙女那样亲切。

沈洁与林海音

就这样,七十岁的林海音和十多岁的沈洁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两人书信往来不断,林奶奶更是随时关心着这个“小孙女”的近况。

05

一九九二年,沈洁到日本求学。

令她没想到的是,《城南旧事》原来在日本竟然也那么火,她曾回忆说:“在我就读的大学里,有一次我经过一个教室,突然听到有我在《城南旧事》里的声音。还有‘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后来才知道那里是在上中文课,《城南旧事》就是一个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期间,沈洁进入日本放送协会(NHK),做一档与中国语言会话有关的节目主持人,大学毕业后,她注册了一家文化公司,进行中日文化交流。

06

在日本呆了十年后,沈洁回到中国,由于爷爷葬在台湾,所以此后她每年都会去一趟。

而去到台湾后她必做两件事,一是为爷爷扫墓,一件去看望林奶奶。

2001年,林海音去世,沈洁到台湾后,见了林海音的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将林海音生前写的小说集送给沈洁当做纪念。

沈洁很仔细地看了后,被其中一篇《婚姻的故事》深深吸引,后来由自己经营的上海飞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台湾一家公司共同投资500万,将这篇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

2019年9月14日,《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因病去世,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了吴贻弓导演纪念会。

正是在这次纪念会上,久未公开露面的沈洁现身,同时现身的还有疯女人扮演者张闽。

张闽

大家相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城南旧事》,沈洁感慨地说:“我很幸运能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它给了我一个特别的童年,也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