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一个解读心理的视频,其首先举了一个例子,即心理师描绘了一个场景:想像你在剧院里,坐在二楼的vip包房,演出还未开始,台上有人还在排练,那么你会觉得他们等会儿会表演什么?

心理师讲完,停顿了一下,说:“你是不是想的小提琴?”

听讲述会认为这个猜测得不准,但是看视频,其实很容易就陷入“小提琴”圈套。

正如解读者所说,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但心理师在每一个细节处都在暗示你按照他所指做出选择。

在一开始,心理师说到“剧院”,手上比划的是小提琴的外形,说到“包房”,其动作变成手持小提琴的姿势,说到“排练”,他就做出了拉小提琴的动作,同时其选择的背景音乐正是小提琴演奏的曲目。

这便是曝光效应的运用,在多次印象的加深中,让人在不知不觉想要去做出正面的迎合性选择。

多看,意味着好感的开始

01)、曝光效应,也称为多看效应,心理学家扎荣茨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确定被试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

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然后再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

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这就是所谓的眼缘。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身边那些长得好看的人不一定会很多人追求,但是那些长得好看同时又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的人,会有特别多的追求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想想那些别人口中“为什么她长得不算漂亮但是有一堆喜欢她的人”,不是因为她有特殊的滤镜效果,而是运用了曝光效应。

乐于展示自己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关注,只要不是过分丑化的形象,通常情况下都会获得他人正面的评价,即好感度的建立。

同理可得,曝光效应在感情中同样受用,如果需要一个人对你抱有好感并继续交往,首先就要让自己多出现在对方的视野中,只有多看才能有了解的欲望。

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是会因为一个好听的名字或者他人的讲述就对他人动情的。

曝光效应和审美疲劳之间的关系

01)、读书时有个学妹,欲效仿《何以笙箫默》里的赵默笙,以死缠烂打的方式去追求一个同级的男生。

起初和对方聊天,和对方约饭,对方都会有所回应,但是一个学期弄下来,那个男生开始拒绝和学妹出去,同时会以各种理由结束聊天。

学妹很是郁闷,和我讲述时都快哭了,我忙安慰他:“或许他只是那段时间太忙了?”

她说:“没有,经常都能看见他朋友圈分享出去玩的照片,我问过他,他说我太热情,有时候会让他很困惑。”

02)、曝光效应虽然会给感情带去机会,但是机遇并不是一直都会是机遇,有时候操作不当,就会转化为一场危机。

学妹其实各方面都挺好,相处起来也是很轻松,但是就算是再好,也抵不过审美疲劳。

常言道“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为什么当一些婚前如胶似漆的情侣,结婚后就会觉得对方变化太大,实在忍受不了而选择果断离婚。

原因就是曝光过度导致的审美疲劳,凡事不可贪多,因为贪多就定会嚼不烂,长此以往,还会产生厌倦的不良反应。

运用曝光效应,一定要把握那个度,过度了就会变质,感情一变质就再难回到从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度在自己而不在于客观标尺

要想把握曝光效应的度,不是需要别人给一个具体的表述,然后照猫画虎地搬过去用,而是抱有先有自己再想其他的态度,一切都会一目了然。

感情中最忌讳的就是“我爱他,就要处处为了对方着想”,着想是没错,但是如果把自己的都抛弃了去为了别人要死要活的,是一件高风险低收益的事。

在曝光自己的最初,由于收获了对方的好感,一时昏了头,便有了乘胜追击的念头,想着继续多表现自己,对方就会爱自己了。

殊不知,为了表现,自己往往会选择一些并不是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这样在对方看来是极其怪异的,本来建立的好感在一点一点的造作中消耗殆尽。

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自我,不为迎合,只为忠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