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共1200字;阅读时长4分钟

《当代教育家》2020年第8期 微观·声音

作者┃本刊编辑部

★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周国平从自身体会到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质,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

★很多父母都不能消受一个春风得意的孩子。

——一位心理学家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快乐是一种分离的力量,会让父母觉得对孩子失去掌控,觉得自己失去了作用,失去了父母的立场。仿佛只有孩子问题一堆,愁眉苦脸,父母才能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感受作为父母的殚精竭虑,才能体现自己的关心和支持。

★当我们夸奖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如果想保持聪明,就不要冒风险犯错误。

——德韦克教授写在研究报告中的这句话基于一项实验,在两组孩子分别完成一轮测试后,表扬A组聪明而肯定B组的努力,结果第二轮测试中A 组大多选择更简单的任务,B 组则偏向更难的任务。

★为什么中国学生负担这么重,校长老师负担也这么重?很简单,这不是教育的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项贤明认为根源问题在中国社会现状中: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产业对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找不到工作往往意味着基本生活不能保障,这就决定了老百姓必须通过教育来竞争饭碗。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一样,虚构出来的人物。

——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副主席赵昱鲲发现家长常常容易以偏概全,把10%的尖子生当成平均水平,同时拿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孩子的优点做比较,孩子受得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导学生考高分,是在浪费学生青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对东亚教育感到叹惋,大学入学考试目标是要选出可塑性强而又有志向者进行下一步教育,这样的人要像从熔炉里取出的液态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极强,而应试考试往往让人像上了彩釉的出窑瓷器,想要做什么改动,不是破裂就是刮伤。

★我们的父母全都把人生当成一场赛跑,当成一场冲刺,所有过程毫无意义,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第一个冲到终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牺牲一切人生的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认为,为达到终点而拼命的一生,片刻不得喘息,也享受不到轻松和闲逸,为什么不把一生当成一场漫长的旅行呢?

★“憎恨你的家庭”是一种创伤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出现在范德考克《身体从未忘记》一书中,第一步就是让经历童年创伤的人说出父母对自己的伤害。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并不意味着“父母皆祸害”。

★全社会都应知道分数是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不能随意问孩子分数。

——山西一名校长不赞同询问小孩子分数, 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孩子的其他素质,同样她也不赞同家长晒孩子分数,因为孩子会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而变得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优秀。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我。

——讲出这句话,特级教师李镇西很坦然,他曾经专门在书中写了一章《我的教育失误》记录自己曾经对学生的伤害,而他正是在不断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我的过程中,更理解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