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字数/2828 阅读时长/4分钟)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年初的时候信誓旦旦的写了一份干货满满的计划,比如包括减肥10斤、看书20本、学习PS、学习剪视频、攒钱等。

心里还想着今年一定要大干一场,至少年末的时候取得的进步要比去年强吧。结果计划实施了没多久,就又回到了老样子。

本来在看书,结果听到APP的推送消息,就忍不住拿起了手机。说好的只看一眼,结果这一眼就看了几个小时。

本来在学习,结果朋友约着一起出去玩,心里想着明天再学吧,也看了这么久了,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一下。结果每天都在说明天再学习。

本来打算每天要坚持跑步,结果每次吃完饭就找各种理由,比如今天上班太累了,今天天气太冷了,今天下雨了等等各种理由拖延。

结果到了年末的时候年初立下的flg一样没完成。

怎么样,我说对了没。你看到这可能心里想“小明你在我家按监控了吗,你这也说的太像我了吧。”

哈哈,监控肯定没按,之所以能这么了解大家是因为我曾经也是你这么过来的。我十分清楚拖延会让人有多么颓废和痛苦。

庆幸的是,现在我已经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每次年初制定的目标到了年末都可以完成啦。

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只要你不安于现状,想把生活过的有意义一点肯定想知道。

行,那我今天就把我摸索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说起这个方法还得从我外甥说起。有一次去我姐家,正好遇到了我姐在教育我外甥。我外甥上三年级,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平时特别贪玩。

每次放学回了家就跑出去和同学玩,玩够了才回家写作业。

如果你们家有小孩在上学你应该知道,现在的学生作业量是比较大的。那我外甥在玩上花费了太多时间,那他写作业的时间肯定要被挤压,所以他每次写作业要写到快十二点才能写完。

你要知道一般一个高中生的作业量才会写到十二点,一个小学生作业写到十二点那是极不正常的。

作业写得太晚,那睡眠时间就会受到挤压,那第二天上课肯定没精神,上课没精神那老师讲课内容就会听不懂。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了,我外甥的这种行为,其实和大家没什么两样,本质上都是拖延症。

我姐意识到了这些,于是她想了个办法。什么办法呢?说来也简单,就是要求我外甥:你想玩可以,但是每天晚上九点以后不准写作业。

也就是说到了九点钟即使我外甥作业没写完,他也不准写了。

我当时心里想,他本来就拖着不想写作业,你还让他到了九点就不能写作业,这不正符合他的心意嘛。

结果我被这个想法打脸了,你猜后面发生了什么?没错,我外甥居然再也不拖延了,并且每天九点之前就把作业写完了。What?这是什么操作?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

抱着怀疑的态度我亲自试了试这种方法,我想知道这方法用在我身上管不管用。

比如我在看书的时候只允许自己看一个小时,时间到了一个小时,即使我看到了精彩处,再怎么想看也不允许再看下去,必须停下来。

结果,我的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每次看书的时候特别专注,并且每次时间到了,总是意犹未尽还想接着看会。当然了,为了履行和自己的约定我还是停了下来。

为了检验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我又把它运用到了健身上面,比如说每周需要跑步4次,跑够了4次就不能再跑了。并且如果没做到一周跑4次,那么今年就再也不允许自己跑步。

结果,我跑步拖延的毛病也被改掉了。后来我又把这种方法用到了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上,结果事实证明同样有效。简直太神奇了!!!

以前我也曾试过很多种克服拖延的方法,但是结果跟大家都一样到了最后都失败了。自从我从我姐那里获得启发后,我彻底改掉了做事拖延的毛病。

那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方法怎么就这么大的威力呢?刚开始我一直想不明白,后来看了大量行为经济学相关的书我才明白了,原来这不是一种普通的方法,它蕴含了两个行为经济学的原理。

  • 第一个叫稀缺原理。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刚开始我外甥每天放学回家先玩,玩够了再回家写作业,结果作业一直要写到将近十二点。

后来我姐让他只能在九点以前写作业,到了时间就不准写了,结果他每天都在9点以前完成了作业。

这其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呢?没错,是时间,这种方法缩短了完成作业的时间。原来宽裕的时间被压缩短了。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埃尔德•沙菲尔曾经一起写过一本书叫《稀缺》。

书中提出了稀缺的概念,它指出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当稀缺俘获我们的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就会更加有效率。

举个例子比如说写论文的时候,如果给你的时间是一个月,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拖延。但如果距离截至日期只剩下7天,那么很多人就会开始疯狂查资料写论文。

我们再来看看我外甥的行为。刚开始由于放了学时间充裕,他在做决策时觉得可以先玩,后面再写作业,于是产生了拖延。而到后面,我姐缩短了他写作业的时间,结果他按时完成了作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姐在不经意间人为制造了时间上的稀缺,而这又让我外甥产生了稀缺心态,这种心态让他更加珍惜时间,提高了写作业的效率,所以他才不敢再拖延。

  • 第二个叫损失厌恶效应。

这种效应说的是,你失去某种东西的痛苦,会远大于得到它的快乐。换句话说,你捡到100元获得的快乐,远远不能弥补丢失100元带来的痛苦。

可是这又跟我提到的方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看我姐给我外甥的规定,“9点以后不能再写作业。”

假如我外甥9点以后没有写完作业,而我们又不让他写作业,这就相当于剥夺了他写作业的权利,剥夺了属于他的东西。

但人性是厌恶损失的,他不希望失去这个权利,一旦失去这个权利,他心里会非常难受,所以才会老老实实在九点之前就把作业完成。

如果不太理解,我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在购物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一些商家搞一些限时秒杀的活动,并且告诉你这些商品是限量版的,如果你看上了这款商品,那我相信你大概率会下单。

这个行为也同样运用了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效应。我们不希望秒杀活动结束后,我们没有得到这件商品。

如果没有得到,在我们心里会认为我们损失了这个机会,这种心态会让我们非常难受,所以我们才会盲目下单。

看到了没,这就是损失厌恶效应的威力,它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从而干预你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克服拖延的方法:

第一点,稀缺原理。也就是制造时间上的稀缺,由原来的你必须去做某件事转变成你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这种思维方式会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

第二点,损失厌恶心理。也就是你在某个时间段如果不做这件事,那你就永远不能再做这件事。这种方式人为制造了损失感,如果我们不去执行,就会在心理上因为损失感到痛苦。

这种心理让我们的大脑在权衡之后,乖乖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最后,小明已经亲自尝试了这两种方法,并且亲测有效,如果你也长期被拖延困扰,不妨可以试试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