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闻名遐迩的中国传统白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A股市场股价最高,市值最高,达到3万亿人民币。

院士,我国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种终身荣誉,每两年全国仅百余位科学家当选。

没有人会想到,贵州茅台和院士会联系在一起,更没有人会想到,这种联系在辛丑年的年初会掀起一场舆论的狂潮。

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女士被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消息经过春节几天假期的发酵,加之央广网的质疑,在开工后的第一天彻底引爆舆论场。面对滔天的网民质疑,贵州省科协、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先后出面回应。

在院士推荐阶段就引起这么广泛的舆论关注的,王莉应该是第一人。

还有一个第一,可能很多网友根本不知道。

在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增选通知中,第一次提到了“在坚持标准和条件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工程科技一线及民营企业专家的提名,对优秀中青年专家的提名,对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以及本学部增选优先支持专业学科专家的提名”。

王莉的被推荐,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为什么要强调以上几点呢,就是因为满足以上随便哪一点的院士数量并不是很多,比如民营企业专家,在过去4届院士评选中,在44位最终当选的企业界院士中,只有两位来自民营企业,分别是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和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汉明。

当然贵州茅台的总工程师王莉和民营企业搭不上边,她应该属于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

西部边远地区,院士也是非常稀缺。

在2019年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共评选出了139位两院院士,而西部十一省一市只占了15位,比例仅为10.79%,而这15位中陕西占了7位、四川占了4位,云南、甘肃、新疆各占一位。这一年贵州、青海、西藏、内蒙古、重庆、宁夏、广西均无新晋院士。

而这还不足以反映出西部省份在院士争夺战中的惨烈。在科技日报专访贵州省科协的采访最后,一位负责人表示“尽管贵州的发展很需要领军型人才,但截至目前,贵州只有两名本土院士”。根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网站,中国科学院院士有80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900人,加起来有1709人,而这1709人中,贵州只有两人,连个零头都不到,确实有点惨烈。

院士候选人的产生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院士提名,一种是学术团体提名。而院士提名要求至少3位院士提名,至少两位是本领域。学术团体提名又分各个专业学会提名和各省科协提名。根据往年经验,非院士提名的候选人基本就是陪跑状态。2015年,70名新当选院士中,95.7%通过院士提名渠道推荐,4.3%通过中国科协提名渠道推荐。2017年,67名新当选院士中100%均来自院士提名渠道(其中五名被提名人是院士与中国科协共同提名)。

作为连被称为“院士摇篮”的杰青都基本没有的贵州,院士提名和专业学会这个通道基本对他们来说没戏。幸好,贵州省科协有资格推荐院士候选人,虽然大几率陪跑被刷,但这对于贵州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贵州省科协的想法估计是把自己感觉能打的全送上去吧,而且今年工程院第一次提到“要特别注意对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的提名,王莉已经在贵州工作26年。

贵州省科协可能没想到的是,自己当宝贝的人送出来结果撞到了枪口上。

茅台、院士,两个词哪一个都足以引爆舆论。又被媒体和多年前的烟草院士联系起来,估计之前贵州科协也没想到出来陪跑也能跑的这么灰头土脸。

话说回来,如果贵州有更能打的人可以推荐,贵州科协可能就不会考虑推荐王莉了。这也侧面反映了贵州乃至西部科技人才储备的尴尬场面。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项,贵州、广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西藏、新疆、云南等9个省份,颗粒无收,无1人入选国家杰青。这9个省,8个在西部。

对于贵州而言,这种尴尬的状况持续到了现在。

作为贵州最好大学的贵州大学,目前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至今仍是空白。

作为贵州最好大学的贵州大学,只是211,而不是985。全国没有985高校的13个省份中,西部十一省一市就占了8个。

作为贵州最好大学的贵州大学,在国内各大大学排行榜上只能排到100位左右。

但是贵州大学和贵州省都有一颗积极向上、不服输的心。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校提升行动,做强贵州大学。

大学要做强,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但是近年来随着东部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更是面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双重打击。

经济发展不如中东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人才待遇、团队实力自然也难以比拟。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才用脚投票,导致西部引才困难;好不容易引进来、培养好的人才却被东部高校以高薪与巨额科研启动费挖走。这时候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手中似乎只剩一张情怀牌。但是和数倍于西部的真金白银相比,这张底牌显得特别苍白无力。而被挖走的这些学科带头人,往往都是这些西部高校的命根子。

根据青塔的调查报道:

“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陷入了“流失——培养——再流失”的怪圈。老一辈的学科带头人正在逐渐老去,新一代的青年人才却在不断流失,高层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乃至彻底断档,成为了许多中西部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隐忧和问题”。

科研圈马太效应在国内东西部之间也是愈演愈烈,西部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正在陷入一种他们不想看到的恶性循环。

想要在本已经处于竞争劣势、高手林立的大学中,以弱势身份逆袭,谈何容易?!

只有倾尽全力。

贵州大学崔海洋教授在接受贵州日报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贵州能够像江西和海南那样把“举全省之力办好”办好南昌大学与海南大学写入“十四五”规划一样,把“举全省之力办好贵州大学,全力推进贵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明确写入贵州十四五规划,为做强贵州大学提供根本保障”。

不管结果如何,我祝福贵州大学!

这几天王莉作为院士候选人事件,像一个导火索,引燃了网民对于院士评选中的一些争议事件态度的不满情绪,正式成为一种发泄的出口。墙倒众人推,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再踩上一脚。但是发泄归发泄,相较于很多网友认为的茅台和贵州省科协是否存在利益纠葛的认识,我更倾向于去相信这是由于西部地区在人才问题上确实属于弱势,茅台有没有私心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贵州省科协和那几个评审专家,他们可能只是尽可能地在争取属于他们贵州的每一个机会,只是没想到吧唧撞到了枪口上。

这让我想起最近热播的扶贫剧《山海情》里的很多画面,里面的很多剧情如果不是发生在闽宁镇,而是发生在东部沿海城市,根本不会有观众的感动。

比如福建来的陈金山副县长不理解警察只是教育一下就放走了几个扒火车的小伙子,认为他们是贼,马得福认为他们只是被坏人利用的穷苦百姓,不应该用贼去形容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 比如白老师卖了别人捐赠的电脑给孩子们买了城里人可能依旧觉得土里土气的校服,组成了乡村小学合唱团,用城里人可能觉得土里土气的方言、真挚地吼了一首《春天在哪里》。电视剧里想呈现给我们的感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得分会排在最后一名。 其他参赛的队伍 还会觉得 怎么这种水平都可以拿来 比赛 ? !

就像贵州引以为豪的大国工匠,他们却送错了舞台。

愿西部高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END -

来源:月牙山研究所,作者简介:所长老王,医学博士、博士后,致力于科普及真相的传播,所长毕生梦想创办东方冷泉港,暂名月牙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