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的两会,不是由人民代表提意见,而是老百姓人人都可以提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开会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媒体转播,而是在皇城外设置一个高鼓,任何人有事想上达天听,都可以去敲鼓,别人不得阻拦,而皇帝听到鼓声后必须过问,不能流于形式。

实际上,在明朝宣德皇帝以前,登闻鼓都是有实际意义的。早在尧舜时期就有登闻鼓的前身。我们今天首都核心广场前面的华表,其最早的作用就是收集别人写的针砭时弊的谏书,到东汉时采用石制,渐渐只有装饰作用,而登闻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在东汉之前,登闻鼓只见于史籍之中,比如《周礼》就有关于登闻鼓的直观描述:

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遽(jù)令,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

真正让登闻鼓充分发挥作用的是文采风流的魏晋时期。魏国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叡即位,这个精神小伙儿执政写意,意识流大家,专注细微末节,开始设置直诉制度,越来越多的参与并干涉司法审判。到了司马炎统一三国,炎哥儿更觉得自己是千古一帝,裁军、销毁武器、坐着羊车去啪啪啪东吴末帝孙皓的后宫,然后发扬光大了曹睿的直诉制度。至此,登闻鼓成为封建王朝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设施。

其后的1600多年中,登闻鼓一直存在,无论是魏晋后的五胡乱华,还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武则天女强人、企业家,对登闻鼓更是特别热衷,将管理制度化,派专人登记,有阻挠百姓敲鼓者及不受理案件者,全部加罪。明宣德后,登闻鼓渐渐只有象征意义了,到清朝时完全沦为摆设,《大清律》规定,以民告官者无论是非先已有罪,而敲鼓前要杖责三十。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发生的著名“公车上书”事件,其实是敲登闻鼓的一种规避风险的做法,否则真要是先打三十板子,以康有为那身子骨,直接可以去见先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四年,那一年十月,有人敲鼓告状了。告状者是开封的一个老百姓,他告诉宋太宗说,他的仆人弄丢了一头母猪,希望皇帝能帮着找找。宋太宗气的哭笑不得,赐给这个百姓一千钱,让他再去买一头。然后对宰相宋琪说,如果这种小事都要我来解决,那哪有时间去处理国家大事呢?不过转念一想,我连这种事都处理,天下就没有冤假错案了吧。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李焘编纂的编年体史书,从宋太祖陈桥兵变写到宋钦宗开封出降,史料非常丰富,但因成书时仍是宋朝,所以不免有一些为尊者讳的段落,比如对“斧声烛影”完全没有描述,而所记载的这个宋太宗找猪的故事,未免也有一丝不可信的味道。但是,李焘生活在宋高宗时期,正是刚刚经历了靖康之变,而且南宋几乎要被一锅端的时候,对往事的追思是当时民族文学作品的主要风格,如同早些年的《东京梦华录》一般,展现了北宋绚丽的生活气息,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以史为载体,突出了史料中皇帝的形象,也不是那么不好理解了。

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豭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直,因语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亦为听决,大可笑也。然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

最后再多说一嘴“斧声烛影”,已成千古谜案了。

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宋太祖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一起饮酒,其他人不敢进。俩人的人影投射到窗户上,赵匡胤似乎很激动,赵光义几次离席避让,之后又坐下。三更时分,听得有人挥舞斧子的声音,然后赵匡胤说“好做,好做”,之后赵光义离开皇宫。第二天清晨,太监发现赵匡胤已经去世,急忙报皇后宋氏,宋氏大惊,第一时间想到要让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进宫继位,于是让太监总管王继恩将赵德昭迎接入宫。

王继恩出宫后没有去找赵德昭,反而到了赵光义的府上,赵光义正与亲信程德玄商议,听闻赵匡胤已死,于是连同王继恩一起入宫。宋氏在大殿听到脚步声,问是德昭吗?听到晋王(赵光义)自报,吓得不敢言语,于是改口称赵光义为官家(宋代对皇帝的尊称)。

这件事,就是有宋一代的最高机密——斧声烛影。里面透着诡异,赵光义的继位非常的让人浮想联翩。

赵光义当时是开封府尹,自己将开封治理的如同铁板一块,赵匡胤几次想迁都长安,都被赵光义阻挠。而且当赵光义假意谦让不当皇帝时,之前与他斗得不共戴天的赵普突然一本正经的说曾经听到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妈)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再联想到大内总管太监王继恩也已经投靠了赵光义,这里面的细节让人细思恐极。

赵德昭当时25岁,之后一直生活在恐慌中,于三年后自杀。赵匡胤的四儿子赵德芳,当时17岁,是民间传说“八贤王”的原型。

赵光义继位后,按常理应该继续用开宝九年,但他立即下令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因此太平兴国元年只有十二月,过了一个月,就是太平兴国二年了。如果他心里没鬼,他心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