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普遍意义上讲,林书豪确实已经成功,甚至额外完成使命。当然不能简单粗暴像CJ麦克勒姆一样按照工资额度来定义林书豪职业生涯至今的成就,那样会严重损坏后者作为球员在回馈这项运动的贡献。十年前,林书豪在失业边缘疯狂试探的时候他还大胆假设自己看起来不成立的职业生涯有三个目标:轮换、首发和总冠军。这些任务至今已经完成,而且还超额有“林疯狂”这样的名场面,所以林书豪的职业生涯无论从哪个方面算都是可以围观的成功。

只是可能由于梦想实现的方式比较拼凑,在被最高级别联赛拒绝时年纪还没到将退役提上议程的林书豪,感觉到自己遭到抛弃。这是来自资本的决定,但这个事实并没有被市场承认。因为大众依旧对林书豪充满精神寄托,特别是经过时间考验后还保留初衷的群体数量依旧庞大——尽管对抗过激,但林书豪在中国联盟的受欢迎程度,是外援第一人。

华裔的身份不足以打动球迷对他启动特殊待遇,毕竟中国籍运动员都未必能在本土普遍流行。林书豪的打法、球风和职业生涯大部分赛季的稳定性,仅供参考而已,加上数据和表现也达不到全明星级别。林书豪至今在舆论绑定情怀的大背景,就是那场刺激到全世界都量产肾上腺素的“林疯狂”运动。

林疯狂从历史最客观的角度看只有一次,但输出成印象就有不同版本了。在最初活跃的时代(我必须使用这个特别厚重的概念来形容“林疯狂”),全世界的态度特别统一,谁都必须知道林书豪才算活着。当时看直播还必须安装插件,可互联网信息大爆炸就已经集中体现在林书豪身上。关于林疯狂到底多轰动,写过太多次,所以这里就不再长篇大论。相对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十年后的“林疯狂”现状,仅限林书豪自己而言。

林书豪对“林疯狂”的态度此前向来是抗拒的,这点可能跟他的性格和信仰有关。林书豪将一切功劳都对准“上帝”,以及确定自己不可能永远巅峰所以使用平常心来对待自己这份神话。事实证明,林书豪的做法是科学的。因为林疯狂被终结后,林书豪并未膨胀的态度让他有效度过后期的痛苦。但现在年纪上来心态已经成熟,林书豪逐渐接受“林疯狂”,将其视为宝贵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林书豪察觉到“林疯狂”还有社会责任在里面,比如为弱势群体代言,所以他选择不再试图逃避。

如今重返发展联盟,这是当年有过的林疯狂前传。林书豪就仔细公开回顾过十年前那场大事件,希望重启奇迹。林书豪的谦逊有时候会因为篮球运动员的身份让步,没有自信不可能成功。所以林书豪对自己的定位依旧是:NBA球员。林书豪没有降维以相对稳定的流程完成职业生涯,采取的是吃力不讨好的形式还想进阶。相比于十年前,林书豪的年纪、伤病和状态更严重地拖后腿,这是自信所无法弥补的弱项。

尽管林书豪自己、卡鲁索、小库里、丁威迪以及上限2013年FMVP的丹尼·格林,都是案例,但发展联盟的水平其实有限,这点从工资也能反映出来。湖人做体现人情味的慈善时曾经两个赛季从发展联盟拉到老英格拉姆,而火箭旧将德克尔在水平不如CBA的土耳其篮球联赛效力时还吐槽过:无意冒犯,但自己不是发展联赛级别水平的球员。这就是发展联盟进入NBA的概率描述,林书豪想第二次靠这种形式出道,特别不现实。

可林书豪对发展联盟生涯还有另一个总结:我真的只想享受一切过程。对于跟他无直接利益相关但有共同局部记忆的普通球迷来说,同样如此。跟随和了解林书豪,依旧是很多球迷的兴趣爱好。这个规模是庞大的,中国就有相关转播,在除夕夜凌晨都有几万人围观的水平,而林书豪的影响力在美国华圈都不例外,比如湾区的旧金山。大概,每个有梦想都会支持林书豪,就像所有篮球爱好者肯定会喜欢迈克尔·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