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请点击关注,您地这一举动,既会激起笔者地写作动力,更会让您地认知收益持续累加!

因受技术力量限制,公司生产部长高光,受刘总经理委托,准备跟当地另一家同类商家建立产品制作协作关系。本来好端端地一次业务合作,却因高部长一句无心地话,而因小失大。

当时,高部长与商家约好第二天上午9点,双方在会客室见面。没想到,对方代表却迟到了5分钟,也没有做出道歉,便直奔主题,准备开始业务方面的洽谈。对此,高部长感觉不受重视,随口说了一句:“你们怎么这么不守时,没有诚意吗?”

本来,对方以为高部长没有在意这些,但听到高部长这么说,再加上这项业务原本就是高部长这一方有求于对方,对方也有些不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双方在彼此都不太友好地氛围中开始了洽谈,结果可想而知。最终,高部长因该项业务没能谈成,被扣发了月绩效奖金。

显然,高部长地不良情绪,不但让自身不爽,也将这种不爽传染给了其他人,并最终导致事情办砸。

现实当中,你或许也曾经历过这样类似的事情,那么,今天,我就想与大家聊一聊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这一话题。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情绪如何,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能否与他人保持良好而又顺畅地沟通,进而影响,甚至决定事情的成败。可以说,成也,情绪,败也,情绪。

既然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如此重要,那么,什么又在决定着你的情绪好与坏呢?

就像开头的高部长,对于对方迟到这件事情,他的看法是自身不受重视,而没有更多地想到公司地切身利益,由此,不但滋生了坏情绪,更使得公司大事因他的坏情绪而夭折。

倘若,同样是这样的事情,如果换一个与高部长认知问题截然相反的部门领导,或许结果也会跟着反转。

对此,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伯恩斯在《新情绪疗法》这本书指出,一个人的思维,即认知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情绪如何,更进一步地说,看待问题地方式决定着你的情绪。

换句话说,正确的认知习惯,产生的是好情绪,而错误的认知或者扭曲的认知,将产生不良的情绪。

那么,究竟有哪些扭曲认知,会让你产生不良的情绪,进而破坏了你与他人正常而又良好的人际往来乃至事情的顺利进展呢?

概括来讲,主要有5个扭曲认知。

第一个扭曲认知,妄下结论

所谓“妄下结论”,就是指喜欢用消极的理解方式下结论,即使没有确切的事实依据与有力的证明也是如此,直白点儿说,就是没事儿瞎想、乱猜。

能够看出,妄下结论式的人际交往,无论是读心术还是先知错误,都会因认知的扭曲而让你改变了人际交往的真实模样,产生了不良的情绪,阻碍了人际交往正常而又顺利的进行,实则,由此产生的烦恼、折磨都是自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扭曲认知,应该句式

这个句式归结为两个字就是抵触。习惯用“我应该做这个”和“我不应该做那个”来鞭策自己,“必须”和“应当”这类句式也会产生同样的抵触效果,这种句式带来的情绪后果就是内疚,当你把“应该”句式强加于他人时,你又会产生愤怒、沮丧甚至仇恨的情绪。

当你的实际表现低于预期标准时,会使自己感到羞愧内疚;而当他人的行为低于你的预期时,你则会视自己为正义化身,继而愤愤不平起来,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让自己接下来的人际交往举步维艰。

第三个扭曲认知,乱贴标签

这是一种极端地以偏概全的形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原本属于情况描述,但却被自己直接归为实质问题,其背后的理念就是“衡量一个人时,要以他的错误为尺度”。而开头的句式,则是以“我是个......”或者“他是个......”作为标签化处理。而且在给自己或者别人贴标签时,难免会有敌意。

比如,作为上级的你,面对工作当中的困难,个别下属偶尔发了几句牢骚,但在你眼里直接归为“他是个总爱说说讲讲的员工”;同样,作为下级的你,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上级没有意识到,你便将领导定义为“他是个不会体贴下属的差领导。”

这种片面的想法是很难成立地,如果成立了,那么,是不是会因为天天吃饭,就认为自己只会吃饭,看到他人天天打扫卫生,就认为他人只会打扫卫生,显然都是不成立的。

第四个认知扭曲,罪责自己

这种认知扭曲被称为“内疚之母”,也是讨好他人的主要心理依据。在人际交往中毫无根据地将责任归结到自己身上,即使某些外界消极事件、某些人出现不当的行为,乃至中断与自己的交往你根本不需要负责,但你还是会武断地认为,出现这样的人际交往情况,都是因为自己的错,或者证明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在公司聚会中,看到许多同事都用敬酒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工作状态,进而沟通一下对上级的感情,而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胜酒力,属于沾杯就醉那种,只能以茶代酒的方式加以表达,结果引起了个别领导的不满,对此,你感到非常的内疚与自责,认为这次人际交往的失败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

实际上,人际交往人人都非常注重交往的独立与自主性,也就是说,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所控制,对于你而言也是如此,同样,更没有必要为他人所控制,别人爱怎么说、怎么做,最终还是别人的事儿,与你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个认知扭曲,否定正面思考

否定正面思考,顾名思义,就是与他人做沟通与交流,拒绝正面的交际体验,坚持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暗示自己“不是这个样子”。尽管这样的消极信念与事实有些或者完全不符,但你却还是以这种方式固执地坚持。

比如,当一个人赞美你的外表或者工作时,你很可能会自然而然的这样想:“这是在拍我的马屁,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其他目的。”殊不知,这是他人向你传递友好的一种方式,但自己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别人的美意视为一种功利性表达。

正如那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倘若,在人际交往始终存有这样的执念,无论出现正面与负面的人际沟通,都要一味地坚持从负面去思考交往的过程与目的。

那么,最终带来的结果,基本上都会使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形成一堵墙,而且还会陷入“死胡同”,对与他人进行正常而有效的沟通,构成隐形的“杀伤力”。

写在最后

我们需要确认地一点是,自身地认知习惯无法证明事情的正确性。只有摒弃扭曲认知,学会客观地感受生活,你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才会变得美好,潜在的快乐才会因你扭曲的认知被纠正而真实地呈现在你眼前。

@职路施语,10年职场人,专注职场领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地文字,激活你内心深处地荷尔蒙。予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