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接触到学习的时候,他完全正常,上学一考试,人家全是双百双百,他65!”

“我问老师,她是不是笨啊?学习很费劲,真是没有办法。”

“孩子学习痛苦,我们教他也痛苦,最痛苦的是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

这是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吃力的心声,他们之所以如此反应,是因为孩子的表现在上学后遭遇了“戏剧式”的反转——上学前聪明伶俐,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后读写困难,成绩一直倒数……“笨”“懒”成为他们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束手无策,家长焦头烂额,孩子们则忍受着同学的嘲讽。其实这些孩子可能并不“笨”,而是被“阅读障碍症”困扰,只是这一症状对大众来说还是个新鲜词汇。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跟踪记录,向观众展现了他们眼中的文字世界,以及他们的痛苦与挣扎,孩子父母的无奈与陪伴……诸多复杂情绪夹杂在一起让观众为患病家庭倍感揪心,也为患病家庭争取了被理解、被接纳的社会环境。同时这部纪录片还探索了教育议题,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我不是笨小孩”

为“污名化”的阅读障碍症正名

百度百科把“阅读障碍症”解释为,“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要注意区分阅读障碍症和智力低下而导致的“阅读障碍”,很多阅读障碍症患者智商极高,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爱因斯坦、达芬奇、肯尼迪等人在童年时期都患有阅读障碍症。

在中国大约有1500万的儿童患有阅读障碍症,现在国内尚缺乏针对这一症状的治疗机构和教育系统,社会认知的不足加剧了1500万家庭的煎熬与焦虑。《我不是笨小孩》的题材价值在于为贴着“笨”“懒”标签的阅读障碍症正名,和抑郁症、自闭症一样,阅读障碍症同样需要得到正视。

《我不是笨小孩》对校校、群晓、若汐三个患病儿童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拍摄,细致地呈现了他们的世界中文字的运行规律。“他的记忆不是按字记,而是按块、按形状记”,校校妈妈描述孩子的症状时说道。因此“b”和d”不分,看错字、看漏字成为患病儿童读写中的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阅读障碍症,本片采用了冷静克制的视听语言。机位设置上以固定机位为主,景别选择上以中景为主,与被摄对象保持“静默观察”的距离,不作过多干扰。构图上常用大块的浅色为背景,营造冷静克制的心理感受。

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掩盖不住导演的温情关怀。该片没有停留在普及阅读障碍症的表层上,而是深入到患病儿童的主观世界中,把他们对文字的理解机制通过解说、专家解释、动画等多种生动的方式来呈现。如此观众就能直观地理解这一特殊群体为何阅读存在障碍,也为整个社会接纳他们奠定了基础。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创造接纳、理解和关爱的空间

阅读障碍是每个患病家庭难以言说的伤痛,把别人的隐私制作成纪录片不是件易事,首要的难题是如何获得被拍摄家庭的许可和信任。

本片导演李瑞华和樊启鹏用真诚的陪伴与被拍摄家庭建立起了彼此信任的关系——他们陪校校写作业、陪若汐捡栗子、带群晓往返北京、开封和晋中……在日常的相处中家长们逐渐放下戒备,愿意敞开心扉流露出被长久压抑的心声。

另一方面,陪伴也加深了导演对患病儿童的理解。正如李瑞华导演所说:“在相处中,我看到了校校快乐的外表下掩藏着痛苦。我深切感受到校校在学业上的挫败感,也清楚了困扰他们一家的压力所在和妈妈焦虑的原因,顺便理清了拍摄的方向。”

导演只有与拍摄对象呼吸与共,才能让拍摄对象愿意呈现最真实的状态,而不是“表演生活”。在片中我们能看到校校、若汐、群晓三个小朋友生动地描绘读写困扰,自然地反馈外部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勇敢地表达人生观,这些素材都暗示着他们有着和其他孩子同样的天真烂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是笨小孩》播出后,引发朋友圈刷屏。导演樊启鹏写道,“把别人的经历变成故事是有负罪感的,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当故事看。纪录片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能让人心相通。”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本片的真情实感与共鸣传递成为打通理解障碍的关键。

“接纳不完美,反而更完整”

寻求缓解教育焦虑的解药

《我不是笨小孩》不仅向观众科普了阅读障碍,更抛出深刻严肃的教育议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如何看待孩子的不完美……其实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片中的三位父母,也同样困扰着其他家庭。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守护者。校校妈妈在社交中主动跟身边的人普及阅读障碍症的病理知识,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友善的成长环境;群晓的妈妈为了给孩子寻找更合适的教育环境,不惜“孟母三迁”;若汐希望能得到一张承载别人认可的奖状,若汐的妈妈就亲手制作了一张……

面对孩子的“与众不同”,三位父母勇于接纳事实,帮助孩子慢慢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理解像是一面坚固的盾牌,阻隔外界的伤害。

在唯分数论的社会环境下,三位父母不以统一的社会标准做标尺,始终保持着开放、宽容的心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三个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他们为我们勾勒出良好教育的模样——不把孩子按照社会统一的标准去培养,也不把孩子塑造成我们的想象,而是通过理解和引导,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价值体系。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不是患阅读障碍症的孩子与“我们”不同,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存有缺陷、彼此不同。接纳不完美、尊重差异或许比追求完美更适合孩子成长。就如若汐所说,“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也可能会不完美。”

关注弱势群体是纪录片人文属性和社会功能的体现,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关怀?《我不是笨小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关怀不是俯视和滥情,而是在原理上了解,在生活中贴近,更重要的是用真情为他们营造更柔软的社会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