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人参”对于以此为生的人,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过程。明朝以前,女真人是采人参的主体。满族形成后,后金建立,到清朝统治期间,东北采人参被官府垄断,这样维持了200多年。咸丰年间,官府垄断基本停止,关内的很多移民,大量的涌进产白山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职业——采参业。

随着采参业人员的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些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拉帮习俗

采参人将采集活动称之为“放山”,在放山之前就要先“拉帮”。所为的“拉帮”,就是一群人联合起来进山采人参。

“拉帮”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自由组合,临时入队,或者一些地主雇佣人员,一般请情况之下,“拉帮”至少要有三人,也可以十几人。

这一群人分工明确,一般有一个“领棍”安排放山时的次序和分工,一个“边棍”处理小团体的日常事务,其他成员都叫“腰棍”,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成员,叫做“端锅”,负责烧水做饭等工作。

拉帮进山,也要选取黄道吉日,民间一般遵循“三六九”“三个八”“六六大顺”原则,进山的日子,会选择在初三,初六,初八,初九,十八,二十八这样的日子。

第二个,压山习俗

想要采人参,第一道程序就要发现人参。

“大把头”凭借丰富的经验,将伙伴们领到可能有人参的地方,大家一起往前走,然后用手中的棍子,拨开杂草,寻找人生,这个过程就叫“压山”。

压山也有很多的规矩!

在各个过程中,谁也不许说话,也不许中途停顿,不论遇到河流,倒木,石头,都要一直向前,不能绕道。只有“大把头”喊“打拐子”,所有腰棍听到喊声,根据把头所指的方向拐弯。

发现人生之后,要大喊一声“棒槌”。把头挖参也很有讲究,先用拴着铜钱的红线,套在人参叶子上,或者用草帽盖住人参。怕他跑喽。

紧跟着,把头在人生的旁边,画出一个一米见方的框框,然后插上博索棍,这个过程称之为“国宝”,其他人点上蒿草询问会从,让把头集中精力万神。

挖参的过程中,先破主,然后用鹿骨头做的扦子,将人参的根须一根根的巴拉出来,墙周围的土全部弄干净后,再用青苔茅子将人生,整体抬出来,然后再用桦树叶,掺上一些原土,用草绳打成“参包子”。

挖完人参之后,还有一个“照头”的程序,就是把头选一棵红松树,朝着挖参的防线,从树干上剥下一块长方形的树皮,用刀在树干上刻杠,告诉后人这里是人参生长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下山习俗

一般情况下,挖到人参后,才下山回家,但是也有几种特殊的情况,没有挖到人参,也必须下山。

1,在采参的过程中,连续两次遇到四叶人参,因为“四”和“死”同音,他们认为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放山会出事甚至会死人,必须立即下山。

2,几天挖不到人生,突然出现大货,紧跟着又是几天没有货。这预示着:该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要太过于贪婪,必须立即下山。

3,把头做了不吉利的梦,比如出殡,老虎吃人,端锅烧炸锅,梦到六姑娘、老头、老太太叫人下山,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必须下山。

除了这三大类之外,还有一些更加琐碎的细节,体现了分配中的道德,对于自然信仰的习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