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钟,我敲门时,汪阿姨正在厨房准备中饭,一篮青菜滴嗒着水。吃好中饭,大概12点左右,汪阿姨要照顾老伴儿翁大伯上床午睡。

翁大伯已经在小卧室的沙发上一动不动整整坐了一个上午。他戴着一个鸭舌帽,身上盖着一个薄毯子,低着头,仿佛睡着了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翁大伯今年81岁,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病龄超过10年。老伴儿汪阿姨也已经78岁。10多年来,汪阿姨都是独自照顾翁大伯。

去年下半年,老人居住的德胜社区结合小区旧改,在党建引领下,引进乐龄家养老助老社会组织,打造社区“阳光老人家”,并于去年12月份试运行。

翁大伯女儿翁女士从社区 “阳光老人家”那里得知有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便为翁大伯提交了建床申请。

烟感警报、睡眠监测、运动感应……

汪阿姨说,最安心的是一键呼救

翁大伯老伴汪阿姨她们选的是每个月1200元的套餐。除去政府补助部分,每个月实际支付600元。

第二天,康养顾问就上门对翁大伯的身体情况、认知能力,以及家里环境进行评估,之后,安装了一系列监测设备。如果不仔细看,在汪阿姨家里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些装置。

门上方挂了一个白色的盒子,可以监测门是否关好。一旦门开着,或者忘记锁门,盒子会发出提示声。

厨房里,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和烟感报警器,防止老人烧菜时忘记了,引发更大的问题。

厕所里,马桶上方有一个红色一键紧急呼叫器,洗手台旁安装了人体运动感应器,可以感应突然晕倒等情况。

最让汪阿姨安心的是卧室床头的两个装置。一个是安装在翁大伯睡觉一侧的睡眠监测带,可以监测老人睡觉时的心率等,而在汪阿姨的床头,有一个一键紧急呼叫器,万一出现情况,汪阿姨只要拉一下就能紧急呼救。

汪阿姨家里大概50多平方米,一共装了7个装置,厕所和卧室都有一键紧急呼叫器。装了快三个月了,这些装置都很安静,一次都没派上用场,汪阿姨说,“最好永远用不到。”

但这些装置让一家人特别安心。汪阿姨说,两个人在家,最担心万一跌倒,够不到手机无法求助。现在有了两个一键呼叫器,基本上,不管在哪里出现意外,伸手就能求助。

去年冬天,一天晚上,女儿翁女士往家里座机打电话,没人接。之后,打老人手机依然没人接。吓坏了的翁女士赶过来才知道,老人在卧室关着门,又有空调的声响,结果没听到客厅里的电话声。“有了紧急呼叫器,我也会安心很多。”翁女士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干净的汪阿姨,

最希望洗澡、打扫卫生次数能多些

虽然硬件装置暂时派不上用场,但家庭养老照护套餐里的其他服务,汪阿姨还是觉得很不错。

套餐包含电子信息化、生活照料、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康复服务、精神慰藉6个方面。安装的7个装置属于电子信息化,为24小时监控。另外5个方面则主要是配套的养护服务。

生活照料每个月6次,一次2个小时,包括保洁、洗衣、陪同散步等。

生活护理,主要是帮助洗澡、修剪指(趾)甲、理发、如厕等护理,一个月4次,一次一个小时。

健康管理主要为建立健康档案,身体监测,饮食指导等。康复服务为康复理疗等康复训练,精神慰藉为陪聊等关怀服务。

除24小时监测外,另外5个方面的服务一共30个小时,并可以根据老人的需求,增加服务内容和频次。

虽然已经80多岁,汪阿姨极其爱干净,不仅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即便冬天,她都坚持每周帮翁大伯洗一次澡,“办了套餐后,我就带老伴儿到阳光老人家的洗浴间,让养护人员帮忙洗澡,给老伴儿剪剪指甲。洗完之后,医生会给他测量血压、心率等,做一些身体检查。”

汪阿姨爱干净,她最看重的是助浴和保洁两项服务。助浴的好处已经享受到了,但保洁的频次对汪阿姨来说,好像还不够。

汪阿姨说,套餐里一个月是4次保洁,相当于一周一次。但汪阿姨爱干净,又因为照顾翁大伯需要每天待在家里,她每天会花大量时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一周一次的上门保洁,对汪阿姨来说,意义就不算大。

最近,汪阿姨在跟康养中心协商,增加保洁的次数,从一周4次,改成隔一天一次,“养护中心已经同意了,这样我才能从做家务中解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平衡亲情、体力、精力

能否真正解决照顾病人带来的问题?

翁大伯患病阿尔兹海默病10多年,目前已经处于重度失能状态。

这些年,因为翁大伯穿衣、如厕全不需要,汪阿姨除高血压外,还有严重肩周炎,几乎天天贴着膏药,但她不舍得把老伴儿送出去,生怕别人照顾不好。

前两年,汪阿姨每天会牵着翁大伯出门买菜,还算能外出活动活动。但现在,翁大伯走路都走不稳了,菜就变成女儿在网上买然后送到家。

“除了扔垃圾、给他助浴洗澡的时候出门,其他时候,我们两个人全部待在家里。”可翁大伯早就不认得汪阿姨,语言能力也基本丧失,只是整日整日自己坐着,家里安静极了。

女儿翁女士担心快80岁的母亲被父亲累垮,试图说服母亲将父亲送到养老院。“以前,送到外面的养老院,你嫌远不同意。现在小区里就有康养中心,送到那里,离得近,想去看随时就能看望爸爸。这样你也能出去晒晒太阳,溜溜弯,多好。”

但即便被“捆”在家里牺牲了所有娱乐生活,即使康养中心就在小区里,汪阿姨还是接受不了把老伴儿送出去。“我们俩在一起有个伴儿。”“我们俩都有高血压。” 说话时,她喜欢说“我们俩”。

“我照顾他,他也是陪着我,一个人生活太孤单。”

对汪阿姨来说,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帮了大忙,让自己照顾老伴儿需要帮忙时,可以很方便地随时找到医护人员。刚好前几天,翁大伯便秘,康养中心的医生上门巡视时给出了康复指导,教给汪阿姨一些按摩手法,来缓解。

而对女儿翁女士来说,自己有家庭和下一代要照应,不能每时每刻照顾父母,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相当于花了一点小钱买了一个安心。“不过,未来我父亲还是得去养老院的。”她觉得,想要完全解决问题,只能去康养中心或养老院,家庭床位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来到社区“阳光老人家”康养中心询问,中心的高医生对翁大伯的情况很了解,“他的情况算是比较严重,最好是来康养中心住着,由专业医护人员照顾。目前的家庭床位,确实只能解决他们家一小部分问题。”

另外,康养中心的12张托养床位已经全部被预订完。为了预防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老人夜间有紧急呼救,目前,康养中心已经配备专门的夜间值班医师。

今年,拱墅还将建设5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

记者 王青
通讯员 李汝方 李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