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毛时代“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的现实记忆可能遭遇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有心歪曲,从而实现其鼓吹市场经济的好,亦或为分田到户找依据的学术或政治需求。

笔者从中国人口过剩和“温饱缺口”两个历史事实出发,客观分析了“穷”和“累”背后的宏观政策和决策权分层配置的逻辑,揭示了“又穷又累”并非是政策路线和制度的错误,而是在机械能不足条件下,快速发展工业和消除“温饱缺口”的唯一路径。

同时,笔者也警醒人们不要因为体验上的同感,盲目与历史虚无主义者共情。

作者|老田

责编 | 阿大

后台编辑|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人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饱缺口的存在及其发展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温饱缺口相关的

政策选择及其内在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销社一隅|图片来源:汨罗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扭曲解释的学术需要与政治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填平温饱缺口的努力方向和速度问题

毛时代的集体农业期间,早期的努力是透过集体耕作进行过密化,去逆转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主要的努力就是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等方面,也就是以越来越多的密集投入,去换取更高水平的单产,其中陈永贵的努力方向特别具有代表性。

在集体农业前期,增产幅度不够大,主要依靠耕作程序过密,去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和增产;到了中期之后,增产遭遇到的瓶颈是土壤营养赤字问题,而大多数地区,依靠农村自身的在地努力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等待化肥投入逆转营养赤字之后,才会大幅度增产。(参阅老田旧文:)

大约到了1980年前后,全国性的温饱缺口趋于填平。此后农业生产提升,才有机会用更多的耕地转产经济作物,实现农产品结构升级;同时,全国民众不缺口粮之后,才有余力去扩张各种基于粮食转化的养殖业生产,总体的食品数量和结构改进,才会呈现出支持生活水平提升和升级。换言之,在温饱缺口填平之前,不仅到处都有吃不饱,而且想要吃得好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基于毛时代食物获取权的平均分配机制,温饱缺口对于农业生产的数量和结构提升,会呈现出“绝对局限”的硬瓶颈影响。在那个情况下,想要如同解放前那样,率先实现少部分上等人的食物丰富多样,是不现实的,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不可能提前完成的。由此,与这个硬瓶颈相关的,总体工资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度上升,也是不具备现实条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姓粮食储备富余|图片来源:走进湖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饱缺口对于总工资水平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历史虚无主义的“最严肃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公众号“进步文化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