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曾国藩被人誉为晚清时期的“中兴第一名臣”,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理学家、政治家等等,他为人正直,头脑睿智,他的事迹流传至今,而他说过的话甚至都被许多人当成至理名言,作为修心养性的原则。

曾国藩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并在理学研究上有一定成就的外,他还是个孝顺守礼的人。他曾因至亲去世,亦然放下朝堂高位,回家“守丧三年”,又在家国有难,需要他帮助的时候,被君主一道圣旨“借孝”,回到朝堂处理政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丧期未满就被君主请来处理国事的曾国藩,是不是“不孝”呢?

曾国藩此举不仅没有冒犯“孝道”,更是侧面印证了他是深谙儒家精神的大学者,他亦深刻理解了“三年之丧”背后的人文关怀。如果他无视兵荒马乱的时局,固守僵化的守丧形式,那才是大大的“不孝”,更称不上什么“大学者”。

颜小二是说,“守丧三年”的初衷从来不是让生者耽误“生活生产”,而是为了让生者更好地去“生活生产”。

许多人可能觉得,“三年之丧”之所以设置,是为了慰藉逝者,其实深究其精髓,我们会发现,这“三年之丧”更多是为了给生者一个发泄“伤痛”的出口。于此。儒家之“礼”,才谓深刻。

1、曾国藩“守丧”,又被君主一道圣旨“借孝”

据记载,历史上的曾国藩“活跃”的时候,时局并不算太平,曾国藩面对的朝堂局势也十分复杂。

同时,因为与朝堂上别的大臣政见不合,让当时的君主比较难堪。

为了缓和朝堂氛围,动乱局势时期,君主应允了曾国藩的回乡守丧请求。一般来说,曾国藩这样的重臣是不可以在这么紧急的时刻“缺席”。

但是,一来碍于曾国藩回乡守丧的愿望十分“强烈”,二来就当时的文化而言,“三年守丧”是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丧葬之礼,作为君王,不可违背这个“礼”;三来也为了缓和朝堂氛围,于此,君主便准了曾国藩“丁忧”请求,让他回家守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丁忧”,就是父母去世以后,当官的要暂时“离职”,并在三年内,为人子女者不能婚嫁,不能喝酒作乐、不能夫妻同房等等。而当时的曾国藩,就是回家丁忧。

有的人甚至会在丁忧的三年内住在搭建于父母坟前的小屋子里,寒来暑往,以近乎“自苦”的方式来尽孝。

而曾国藩的“丁忧”并没有维系太久,朝堂纷乱,战事吃紧,君主不得不以一道圣旨“借孝”,将曾国藩从“守孝期”中“借”回朝堂,以解燃眉之急。

所谓“借孝”,指的就人虽然在守丧期间,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穿着吉服,或做与守孝规矩相违背的事情。而“借孝”的缘由,往往有“借孝倡忠”、“借孝而仕”、“借孝婚娶”等。

毫无疑问,曾国藩这里则是“借孝倡忠”。

人人都说忠孝难两全,而曾国藩本人,则深谙中国“三年之丧”的孝道精髓,不轻视这丧葬之礼,亦不僵化固守,虽违背了守丧规矩,但却并不违背儒家灵活的中庸精神,这才是对“孝”更高层次的践行。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理解了“三年之丧”中的内涵,大抵便能体会上述含义。

2、“三年之丧”背后的人文关怀

说起“三年之丧”,我们可以追溯到《论语》中孔子与宰我的一段对话。

当时宰我和孔子说,守丧要三年时间太长了,比较耽误学习,也耽误劳作生产,对生活影响很大,认为一年就比较合适。

孔子听了后,一番话说得宰我羞愧得面红耳赤。孔子说:真正有德行的君主,因为父母去世,即便山珍海味吃在口中,不会觉得香甜;因为他们沉浸在悲伤中,他们听再美妙的音乐,也不会觉得快乐;在家里躺着,他们也不会觉得舒服,因此,君子才会去守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在孔子眼里,人们守丧,不是因为有守丧这个规矩,而是因为“心中的切实悲伤”让人们在家吃不好、睡不好,无法正常生活,被忧虑悲伤困扰。

为了让失去亲人的悲伤得到释放,就要以和精神上的悲伤相匹敌的“自苦”来缓解。于此,君子才会去“守丧”。

至于为何会有“守丧三年”一说,孔子说: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也就是说,丧期定为三年,是因为人们从出生到完全脱离父母怀抱,需要三年的时间。而这三年,便成了天下通行的丧礼。

也就是说,“三年之丧”不是一个冰冷僵化的“规矩”,其背后蕴含着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至亲的“眷恋”之情。而守丧期间的“自苦”行为,更是为了让生者心中的悲伤有一个发泄口,给自己一个理由在丧期过后重新开始,不再为失去亲人而迷茫、痛苦,继而更好地迎接未来。

3、三年丧期的精神内核

由此我们可总结,我们不能盲目将“守丧三年”看成冰冷的丧礼规矩,更不能完全将其定义为“糟粕”,而是要看到其背后的提倡的精神,即“感恩”与对亲人的眷恋,同时“守丧三年”中也有对生者的“慰藉”。

于此,理解了“守丧三年”背后的精神内核,为人正直有原则的曾国潘不会固守“守丧三年”的外在僵化规矩,而是“借孝倡忠”,此举则是更贴切地践行了“真”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因为真正的儒家文化从来不是僵化的,它是灵活的、精妙的,且让人赞叹的。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历史、人物故事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