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在“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发表演讲,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

微信成为了很多人每天社交、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APP,已然从一个新生儿成长为庞然大物。

这10年间微信究竟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还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笔者认为这都不根本,微信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成为人们的眼睛,人们通过微信了解真实世界并与之互动。

用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一个时代的主导性媒介,影响了人类的感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反过来塑造了社会的形态与结构。

一、微信十年功能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上图的梳理可以看出微信的发展趋势,从即时通讯软件变为“通讯+社交”软件。

1

通讯:连接与反连接

技术的迭代升级,允许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图像、场景,即时传递给远在天边的人们,以达到身体缺席但仍然在场的效果。5G的技术特征是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在未来,媒介将会进一步延伸人体,也许将实现生理、心理的互联互通。

微信连接众人有利于培养共同体意识,微信群的存在本身就代表认同和归属,群成员之间的互动塑造或强化着彼此间的联结。其实谈话内容某种程度上并不重要,用微信聊天这一行为本身成为人际交往的“粘合剂”。

但是连接也未必是一件完全的好事,因为即时通讯技术,公与私的界限被打破。李雪琴曾有这样一段脱口秀表演。

有一次,我老板凌晨三点给我发微信,我没有回他。他觉得:完了,李雪琴死了。然后吧他大概给我打了能有20多个电话吧,终于在他决定报警之前把我给打醒了,我一接电话他跟我说了一句让我特别绝望的话,他说:“大半夜的你怎么还睡觉了。”

这个段子听起来幽默讽刺,但却是现实的部分放大。一方面,即使是人们在私人空间发布的信息,也有可能会不知不觉中流向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独处的时间减少。尽管人在本质上都害怕孤独,但是适当的独处是必要的。

无论你身在何处,所做何事,老板的一条微信就拉你回到办公室。我们形成了看微信的习惯,不仅仅是出于主动,也因为我们是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我们不得不履行“相应的义务”。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中”。

2

通讯:社交:在场的缺席

老师上课想知道效果怎么样,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可以看有几个人低头玩手机。

物理的空间可以把人束缚,但微信可以帮助人们逃离,实现“在场的缺席”。吸引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人们有太多途径逃离现场,去追逐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二、用微信看世界

1

语境坍塌的世界

笔者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则调侃:“骂人一定要指名道姓,不然会出现两种情况:1.路人对号入座开始骂你。2.你真实骂的那人评论:抱抱,不要和SB生气。”

这则调侃让人心生一笑的同时,无意中揭示了“微信朋友圈”(以下简称“朋友圈”)的某种特性。

“朋友圈”作为一种即时动态分享平台,把天涯海角的“好友”拉入一个大广场,你的动态可以被你允许的“好友”点赞、评论、分享。

大多数“好友”阅读你动态时并不和你处于同一时空,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一些需要低情景低情绪参与的“动态”易被理解,而需要高情景高情绪参与的“动态”易被误解。

“朋友圈”发出的“动态”无法随时间而模糊,只能被删除或限制访问。2021年1月19日,在“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发表演讲称,有两亿以上的人设置“三天可见”,三天可见的背后是不信任,不敢不愿意把自己交付出去。让别人自由地翻看我们往年的朋友圈,被误解的几率更大,即使不被误解,同样的情感体验也会大大降低。有学者借助梅罗维茨的思想,为之命名为语境坍塌(context collapse)

语境坍塌的交流中,方便人们操纵给予、隐藏流露。

所谓给予,就是我们有意传达的那部分信息,而所谓流露,就是我们无意间传达的信息,比如一个眼神或者体态。人们难以伪装自己,原因就在于,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我们很难完全把握自己“流露”了哪些信息。这一切在社交网站中都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可以强化给予、流露弱化。我们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更多的掌控力,逐渐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社交”

2

情感虚高的世界

微信交流时,两个关系明明很一般的人,却在使用各种亲切的用语——嗯呢、好的呢、呜呜呜、嘤嘤嘤……再配合各种甜甜的表情包,单从聊天记录判断,会以为彼此是相伴相知多年的好友。

文字远不如面对面交流传递的情感丰富,文字是理性的、平面的、反馈缓慢的;面对面交流是感性的、立体的、反馈迅速的。人们愿意呈现一个热情开朗的自己,这代表喜欢、信任。人们也更愿意和一个喜欢、信任自己的人社交。

然而面对面交流时表现得热情洋溢需要较多能量,未经训练的人很难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但控制微信文字交流容易得多,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表达相应的情感。慢慢地,微信上的人际关系变得情感虚高,甚至情感表达也在经历一种类似于通货膨胀的发展:强烈度的情感淘汰弱烈度的情感。无论谈论任何话题,都可以发个“哈哈”,现在“哈哈”已经非常敷衍了,至少得是“哈哈哈哈哈”。

3

算法监视的世界

经常刷视频号的用户一定会发现,算法会根据用户的点赞、评论、观看时长等推测用户喜好并推荐相关视频。很多人认为这会限制用户的思想和认知,笔者却认为算法推荐未必是一件坏事。

每每提及信息过载,我总会想到一句诗:“偌大的海洋,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漫天的信息,却没有几条符合我的心意。信息过载的背景下,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视频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算法的存在提升了效率。如果用户经常看英语相关的视频,系统会从海量视频中筛选相关优质内容推荐给用户,这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此外算法还能帮助优质内容从信息的海洋中“脱颖而出”。

本尼迪克特在《想象的共同体》中写到,天涯海角的人们共读一份报纸培养了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那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当人们每天都看过相同相似的视频,是否也在培养想象的共同体。

4

表演与自我审查的世界

基于微信的社交大多是熟人社交,人们在关系网络特别是强关系网络中,会有意无意地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发朋友圈,还是在群里说话,人们都需要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自己言行的效果与后果,自我表达不仅仅是个人表达,而是为了经营自己的“人设”。人们反复修饰自己发出的每一句话,精心美化每一张分享出去的图片,有时还要通过“分组”等方式来精心挑选观众。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少发朋友圈”曾登上热搜话题,因为表演和自我审查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这样的表演和审查太累了,如果不能出彩,不发朋友圈至少不出错。

人们在自我审查的同时也在观看别人的表演,来自他人的表演,有时会给个体以压力,使他们处于社会比较之中。虽然有些情况下社会比较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自我激励。

但是持续的、高强度的社会比较,会使个体处于焦虑之中,甚至“羡慕嫉妒恨”的心情。结果可能诱发自我报复式的、畸形的表演。被曝光的魔都名媛群就是一个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文字失语的世界

中国青年报社2019年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承认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各种流行语正迭代得越来越快,“小镇做题家”“干饭人”“打工人”“茶艺”等流行语霎时走红网络,挤入人们的生活,过不了多久新一批的流行语开始兴起。语言本应该方便人们交流,这样一茬又一茬的流行语,无异于增加了人们的知识负担,同时削弱了人们表达能力,语言越来越贫乏。

比如当人们想夸一个物品好,本有各种各样的词语、成语、句子可以使用,但是现在很多人用“真香”来代替,甚至还有一个万能的“赞美”词——牛B。在过去人们用这样低格的表达,会被嘲笑“没文化”,当下似乎“没文化”已经成了一种流行时尚,可以放心大胆地炫耀。

语言贫乏的表达习惯最终将导致脑袋的懒惰,乔治·奥威尔曾在书中警告,减少词汇量会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使得人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没有词汇表达。

三、未来:连接+简单

张小龙在“2020年微信公开课PRO”上说:“微信十年,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来描述微信,我想,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

“世界的运行就是靠万事万物的连接而进行的。对产品来说,做连接,意味着做服务的底层设施,因为基于连接可以演变出来的结果是最丰富的。”笔者尝试从微信的几个功能分析微信的未来设计。

1

视频号:从小连接迈向大连接

视频号将是微信力推的一项功能,张小龙认为从个人表达以及消费程度来看,时代正往视频化表达方向发展。

社交媒体出现后,绝大部分人还是“沉默的大众”,他们只是一个个点赞者、转发者、阅读者、消费者,而不是内容创造者,因为文字是有门槛的。但创作视频的门槛很低,按下拍摄键的同时就开始了内容创造,表达是否高级、内容是否引人入胜等都是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按下拍摄键,就是在创作作品。文章却不同,文字的逻辑性更强,拼凑起来的文字无法称之为文章。视频创作开启了普罗大众成为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的状态。

然而视频号的重心,不是做内容,而是连接。

视频号是公共领域,而微信是私人领域。为了把两个领域衔接起来,微信借助视频号,让用户再创建一个ID。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

表面上看,视频号的出现意味着微信也在往视频化方向发展,而其核心是微信想兼顾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多元表达途径,只不过公共领域微信选择了视频这个方向。

2

文件传输:简单也要方便

微信8.0在许多方面有了新改变,但改变不一定是改进。

最受网民关注的是“会动的表情”“状态”,这两个改变增加了社交的趣味性,不过也有网民认为有更迫切的问题亟待解决,“别总整些没用的”。比如文件传输的功能。

微信虽然是社交软件,但因其“连接”的底层功能,办公也离不开微信。不过微信有发送文件,不能大于200M、发送视频不能大于25M等限制,让人们使用时有诸多不便。

产品简单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不学就会用,用起来很方便。”微信最初因“不学就会用”而被广泛接受,简洁的页面和功能设置打开了中老年人市场。微信也一直致力于“用起来很方便”,诸如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的研发,但文件传输的限制却一直没改进。

四、最后的话

我们讨论微信、分析微信,最终的目的还是人。

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我们要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微信影响了人类的感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反过来塑造了社会的形态与结构。

从微观的角度看人,我们要琢磨人际关系。至少不要因为微信这种社交方式给我们带来人际磨损。我们个体的人要培养媒介素养,学会用线上的方式表达情感,朋友设置“三天可见”我们应该理解,学着驯化算法,享受视频带来的愉悦。全球气温再升高,冬天也要穿秋裤。我们不仅关心社会,我们也关心你自己。

参考文献

[1] 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05

[2] 董晨宇,丁依然. 贫媒介、富使用——互联网中介化交往中的情感补偿[J].新闻与写作,2018-09-05

https://mp.weixin.qq.com/s/b1R_-tzm-HA3qStqCdNM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