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书友_王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提起“高,大,全”,五十岁以上的老读者都知道,这个诞生于文革后新时期的专有名词,是用来形容文革期间的某些文艺和文学作品中人为塑造的,拔高的,虚假的,不符合艺术现实的“三突出”人物。而这个名词的出处,却是来自于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的主人公的名字“高大泉”。

《金光大道》(一、二部),是文革期间号称唯一的作家的浩然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所描写的是京郊芳草地村的农民于土改之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成立互助组进而成立初级农业社,在与小农经济自发势力以及地富分子的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展现了解放初期中国农村在社会大变革面前的精神风貌。相比于作者的另一部作品《艳阳天》,《金光大道》除了在写作手法上依旧按照时间来递进的,但在故事编排,人物塑造,情节脉络等等方面则比前者更胜一筹。首先在故事编排上,《艳阳天》的故事情节主要集中在二十几天内。而《金光大道》的故事时间跨度则长达两年多,两部书恰好各写一年的故事,又各有主题独立成章。本书的人物众多,且各具面目各有特色。不妨以《艳阳天》中几位相似的主要人物与《金光大道》比较一下:张金发比之于马之悦,张金发的转变是从思想上逐渐进行的,起初的他还是一个想为大家做好事的人,也想成为好干部,但是个人私欲的膨胀害了他,加上地富分子的利用,才使得张金发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小算盘秦富比之于弯弯绕马同利,都是富裕中农的代表人物,秦富的心计和思想却远比弯弯绕丰富许多,从而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就愈加有血有肉。而本书的主人公高大泉,这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高大泉比之于萧长春,性格中多了稳重,也更有心计,与上级领导下级群众都可以和谐相处,既能获得领导的好感又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但是在坚持原则以及同资本主义现象和地富分子代理人做斗争上,却是一样无私的。也可能作者太想描写一位正确无私完美无瑕的人物了,所以在高大泉这个人物塑造上做了很大的投入,这个人物的塑造丰满立体而拔高。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需求上看,作者的描写无疑是成功的,投入也是得到了丰厚回报的。然而符合当时未必就符合未来。否则也不会留下“高,大,全”这个带有讽刺性的专有名词了。

通过先后阅读浩然的两部皇皇巨著,个人认为,在歌颂农民描写农民这方面,赵树理之后只有浩然,虽然浩然的作品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那个时代厚重的历史感和美感。《金光大道》共四部,文革期间只出版了前两部,后两部直到九十年代才全部出齐,目前已是奇货可居无缘得见了。小时候曾看过的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只有“上,中”两集,好在这中集的内容是根据浩然的第三部手稿改编的,好歹算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本书是春节前便读完的,却给年节一闹,托至今日才将这点感想拉杂写出。是为记。

——2021.2.28于悦心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