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心城区静安,上海第一幢“亿元楼”,第一幢“月亿楼”,第一幢“月双亿楼”均诞生于此。

这背后,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的正是总部型经济的能级与生产力。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总部型经济已经成为静安经济发展的一张亮眼名片。首先,总部企业集聚度高。截至2020年底,静安共有经市商务委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8家、民营企业总部18家、贸易型总部9家,总部企业数量居全市前列;总部企业经济贡献度高。2020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税收占全区涉外经济税收的27.1%,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14.3%。其中税收亿元级以上企业16家,千万级以上企业54家,总部企业税收贡献居全市前列。总部企业服务辐射能级高。目前静安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地区总部共有27家,其中亚太总部10家。一些总部企业承担了母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品牌管理、运营、采购、人力资源等多项职能。这些高能级总部企业的集聚进一步增强了静安的辐射力、影响力。

今天(1日)上午,静安区举行上海海关与静安区人民政府合作签约仪式暨静安区总部经济大会。会上出台静安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聚焦总部企业的能级提升、功能丰富、潜力激发、规模扩大等方面,推动总部贸易便利化,增强总部开放枢纽功能,并提出金融、人才支持政策。这些举措直击总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为总部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去年11月16日,随着上海海关隶属车站海关正式入驻汉中路243号泰禾大厦,静安区有了家门口的海关。并以此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为引进和服务总部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场,上海海关与静安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静安区政府与上海海关建立紧密合作,双方将围绕静安开放经济、重点产业、创新业务等方向,不断深化合作,释放区域发展活力,助力静安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未来,上海海关将主动对接静安区总部企业需求,支持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类机构用于研发的样品、试剂、消耗品等享受海关免税政策;支持总部企业优先参与海关业务改革试点,推动地区总部向亚太总部、全球总部升级;积极支持中高端品牌企业在静安区内开展各类进口商品、展品的保税展示交易活动,推动更多新品首发、首展等在静安落地;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对区内知名商标、专利、著作权实施重点保护,坚决打击进出口环节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加大对诚信企业的AEO认证培育力度,激励和带动更多的进出口企业良性发展;进一步支持静安区服装等重点行业参与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优化监管流程,提升通关速度。

此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与部分总部企业签约,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从账户开立、日常结算、跨境汇兑到现金管理、投融资并购、供应链金融,以及员工服务、政策咨询等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地满足总部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与上海市分局与静安区形成紧密工作对接机制,支持在静安实施更为便利的总部企业跨境资金收付管理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开设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吸引更多优质国际资本和产业项目落地静安,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静安区将全力打造高能级、多功能的总部企业集聚区,使全区总部经济规模能级密度再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再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再提升,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为此,静安区推出亚太运营总部支持计划,力争用3年培育一批在贸易、投资、供应链及研发等方面可以汇聚和配置亚太区资源的优质企业;并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总部职能的企业。

据透露,上海海关将加快在静安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浦东新区的海关创新制度,深化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供应链安全评估+智能风控模型”应用,实现安全和便利的高度有机统一。主动融入“五型经济”发展格局,结合静安区产业结构和导向,量身定制海关支持措施,加快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支持静安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助力静安建设全球服务承载区。

为更好地服务总部企业个性化需求,静安区成立了总部经济服务中心,为区内各类总部企业提供一门式服务。

副市长宗明出席活动。

作者:顾一琼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