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文化得由广大中国人去继承,然后子孙后代这样无穷传承下去;其次才是世界各国的汉学家为之倾心。中国人的思想得由众多中国人去发扬,然后以血缘亲近为枢纽无穷发展下去;其次才是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和爱好中国文化者为之努力;这就是中国文化虽改朝换代,历经千秋万世而不变的文明内核。

就像我们中国的本土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不会为了一姓之私利而冥顽不灵。就像我们中国本土宗教之中的道教,盛世之中从来都是默默无闻,乱世之中却是一个接一个的下山,只是因为他们身后是中国。

历史兴衰之下的道教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当年宋朝陕西军曲端所言,宋朝靖康之变的耻辱,在那个时期没有作为的所有中国军人都应该去死,所以文官读书人未能保全气节证明中国人存在价值而轻易被异族武力折服的人都不应该苟活于世间。

这种声音应该是那个时代对于拯救天下和挽救民族危机最强的呼声了。这种声音的发声者也许自己没有做到拯救苍生,但他为之付出和努力的心思却是值得每一个安坐厅堂的中国人去深思。

我们不用等到大半个中国都沦陷了才知道危机和亡国灭种离我们是这么近。我们不要等到以后再也看不到中国年轻人有奋发有为的人了才知道痛心。

很多时候,越是乱世,越是能够看得出来那些人真正的胸怀天下,很多时候,越是不起眼的人所做出的举动越是震惊国人。中国历史之中的道教人士就是如此。

从春秋时期的老子开始,追求社会和平与平民自然生活就成为了所有学道之人的最高宗旨。老子不知道这种社会状态叫什么,但他在书籍之中看到了尧舜禹时期似乎有过这种影子,所以他叫这种社会状态为亲近自然,无为而治。

像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有道家代表人士张良挺身而出,以黄石公亲传太公兵法拯救天下,使得分裂的楚汉乱世重新回到天下大一统的时代,然后毅然决然的舍弃丞相之位,功成身退。

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道教给了读书人一个天堂,无数在政治上失意的人学着上古隐士藏入深山老林之中,在外人看来,或许以为他们真的是不作为与自甘沉沦。却不知道他们时时刻刻都关心着国家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东晋面临淝水之战灭国威胁的时候,道家隐居人士谢安挺身而出,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再一次的拯救了华夏。

到隋朝末年的时候,再次陷入秦末乱世的局面,各个地方民不聊生,天下之大,却容不下一处让农民种田耕地的地方。

隋文帝花费二十年构建的盛世在短短几年里面就被辽东战事和大运河拖垮了。

这种乱世还能在道观之中继续清净无为的念南华经吗?当然不能,所以道家李靖出山投靠大唐,立下不世战功,以五千铁骑突袭突厥王庭,一举洗刷了渭水之盟的耻辱。

宋代,南北宋之交的乱世,又给了道教人士上台的机会,虽然没有金庸笔下的全真七子那么辉煌,但却也有丘处机不远万里奔赴中亚西域地区劝导成吉思汗收敛刀兵,两国之战不可免,但百姓无辜,铁木真问:道长贵庚几何,丘处机说年方九十,蒙古人以为神,又询问世间是否有长生不死之法,丘处机说戒杀,清净无为。这就是名传千古的《长春真人西行记》之中的真实记载。

一个人阻止了数十万大军的屠杀策略,在丘处机死后一直到伯颜下江南,元朝代宋,蒙古人再无屠城之举。因为道教人士的努力,宋代的汉文化和华夏文明得以保全。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总是给人一种盛世归隐山林,乱世下山救人的印象。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都有着道教人士的身影,但到了明清的时候似乎随着儒家的僵化一并衰微了,因为唐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儒,道,释三教并行的策略。宋代时候任何一个文化人身上都有着这三种元素,明朝以后的读书人则是受到南宋程朱理学的影响,只是一味的存天理,灭人欲。把人的正常思想限制的死死的。所以道教与道家也就进入了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

抗日战争结束几十年之后,一名记者深入到道观基层,想要采访道士的日常生活。却没想到,昔日的河北大道,本应该雄伟壮观,香火鼎盛,人员繁多,看到的景象却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抬头看去只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道士在打扫庭院。记者询问道观里面就没有其他人了吗?老道摇摇头说:小时候师父师兄都下山抗日去了,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师傅此去所为何?平乱寇,济太平。师傅何时再回?若回则必是盛世!倘若不回……那便不回了。这几句话打动了记者的心,让她忍不住哭泣。

正是因为有这无数的道教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所以才会在民间留下道士下山,济世救国的美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曾经说过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一种宗教。

盛世来临之后,道教人或隐居于山林之中,或遁世于闹市之中,没事的时候很难看到他们,但只要是百姓的红白喜事就会找到他们。

在修道人的心中,不会强迫你去信道,我只修我的大道,你爱信不信。但只要家国百姓有难,挺身而出的人之中就会有他们,这就是中国的本土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