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是第二世界大战时期,发生在今天中蒙东部边界的一场局部战争。

相比于二战的其他经典战役,该战役虽然名不经传,但其结局却对二战的走向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日本关东军败给了苏联红军,从而促使日军大本营放弃了原定“北进”的军事计划,转而实施“南进”方针,两年后爆发了太平洋战争。

不过,汪郎在翻遍了手中的资料发现,诺门罕战役的背后固然有日本、苏联两个世界军事强权的较量,但该战的缘起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和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部,因为对牧场边界的争端以及对牧场的所属权引发的边界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5月11日,蒙古人民革命军第24国境警备队士兵(属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赶着马群和牛羊,趟过哈拉哈河,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放牧。

但问题是,放牧的人是军人,而不是纯粹的牧民,这就引起了伪满洲国边境警备军的紧张。

当时,伪满洲国兴安警备军骑兵第3连驻锡林陶拉盖所的士兵们(属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部),忠实地履行起自己的职责,他们立即开枪阻止,上马驱赶,要将蒙军牧马士兵和马群、牛羊赶回西岸。

伪满洲国边防警备军的这种做法,给了蒙军发动战争的借口。

由此,蒙军第7国境哨所的50余名骑兵立即出动,一举攻占了设置在双方具有争议地区的伪满洲国锡林陶拉盖所,从而拉开了诺门罕战役的序幕。

蒙军攻占伪锡林陶拉盖所的行为,给了日军亲自参战的借口。

5月13日夜21点,早已做好战争准备的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派出搜索队,计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到达距诺门罕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侦察周边地形,寻找最佳的作战地点。

与此同时,关东军司令部将驻扎在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汽车队的100辆运输汽车,全部划到第23师团麾下,可见,日军是决定在诺门罕地区扩大战争范围。

5月14日至5月15日,日军在5架战机的配合下,对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发起攻击,这一战使得蒙军伤亡30余名,不得不撤回河西。

日军的意图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装备落后的蒙军,日军仗着拥有装甲部队和重炮队的支持,在夺取有利地形后,立即就地修筑工事,扩大战果,计划利用这一契机,永久占领哈拉哈河东岸有争议的大片草原,并以此为跳板,实施北进计划,对苏联发动攻势,夺取外蒙及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的西伯利亚地区。

而日军决定对苏联发起一场军事进攻,除了既定的“北进”战略外,更多还是因为日军大本营内部,以东条英机为首的对苏强硬派,把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陷入战略相持阶段,并没有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结果迁怒于苏联。

他认为,就是因为苏联对中国的大量援助,并在重庆派驻了一支军事顾问团,才使得侵华日军的计划落空。

日军的亲自参战,改变了诺门罕地区满蒙双方的军事力量部署,很快引发了苏联的强烈不安。

苏联方面意识到,经由1938年的张鼓蜂事件后,日军并没有吸取教训,还想继续对苏联进行挑衅。

故而,苏联统帅部决定,必须再次出手,狠狠地教训一下桀骜不驯的日本关东军,将日军打疼、打怕,并要让日本人认识到,在远东,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5月17日,苏联以《苏蒙互助协定》为由,向诺门罕地区出动了1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步兵师,而第57特别军司令部也从内陆迁移到了哈拉哈河前线,同时,苏联战机也开始向战区集合,随时应战。

1939年5月28日凌晨,气势汹汹的日军陆空并进,从三个方向对驻扎在诺门罕以西、哈勒欣河以东、海拉斯台音河南北两岸的苏蒙守军发动进攻,企图将对手全部歼灭在阵地之上。但不幸的是,此战他们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坚守阵地的苏蒙联军击败,伤亡惨重。

不得已,日军不得不继续向诺门罕地区增兵。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联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苏军开始逐渐掌握了战场上对日军的战争主动权。

6月19日,苏军主动空袭阿尔山、甘珠尔庙,以及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开始,到7月24日的苏军反攻前夕,日军在诺门罕地区的战斗力量遭到了重创,已经损失了135辆坦克、310门火炮、45架战机,以及万余名官兵。

这样的战斗结果,使得日军不得不龟缩在哈勒欣河以东约5至6公里处,占领了一块宽约70公里,纵深约10公里至15公里的地带进入战略防御,等待大本营继续集结重兵和苏军决战。

尽管战争进入了这一阶段,日军并没有完全失去对苏军作战获胜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初,关东军本部对诺门罕地区的日军合编为第6军,并进行了后勤补给和兵员的补充,同时建立了统一指挥线。

经过合编后的驻扎诺门罕地区的日本关东第6军,辖下2个师团,1个伪满步兵混成旅,3个重炮团,3个骑兵团,总兵力约75000人,同时配备500门火炮、182辆坦克、300余架飞机,决意向苏军进行反扑。

而苏联统帅部已经没有耐心和日军在诺门罕地区交战,他们急需尽快解决战争,毕竟此时的德国势头正猛,苏联需要加强欧洲本土的防线。

故此,苏联统帅部也完成了对第57特别军扩编为第1集团军的整训,苏军第1集团军,统帅朱可夫,下辖2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机枪旅,3个摩托装甲旅,2个坦克旅,1个榴炮团、1个空降兵团,以及2个蒙古骑兵师,兵力达11万人,同时配备498辆坦克、385辆装甲车、542门火炮和迫击炮、515架战机,以策应日军的困兽犹斗。

这是诺门罕战役决定胜负的战斗,人类的血肉之躯对抗机械化的钢铁洪流,而且还是立体式的陆空协同作战,注定最惨烈。

8月20日凌晨,苏军率先对日军发动进攻,采取了战机和大炮互相配合下,对日军阵地进行密集轰炸的战术;8月24日,日军发动反击,陆空并进,进攻苏军阵地。

这场攻坚战,双方打了10天,8月31日,以日军付出近乎全军覆没的代价而告终。

9月9日,日本向苏联提出了停战要求,双方于9月15日签订了停战协议,诺门罕战役正式结束。

汪郎说:

诺门罕战役是结束了,但却对二战的时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日本而言,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红军无论是在军备火力上,还是机动力量上都占据着压倒性优势。

而这也让日军大本营意识到,1935年由参谋本部作战科长石原莞尔提出的以苏联为假想敌的“北进”战略破产。

从我国国力上说,不可能同时针对世界最强的陆军国家苏联和世界最大的海军国家美国,来加强我们的陆海军军备。仅仅军备得到加强,而不具备战争的物质力量,资源及生产的能力,也是不可能支持长期战争的。现在形势发展下去,可能会陷于把苏、美、英、中同时都作为敌国对待的困境。为此,必须把对苏战备作为重点,排除来自北方的威胁,防止与中国的关系破裂,尽力保持同美、英的合作。此期间还要培植满洲国。---《日军大本营》

同时,在诺门罕战役处于白热化阶段的8月23日,德国不顾此前和日本已经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情况下,转身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也就意味着日本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达到牵制苏联的目的也宣告破产。

这一年,日本在军事上、外交上的双重惨败,让日本当局意识到了一个道理:北进是不可能的了,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南进了。

所谓“南进”,是相对“北进”而言,具体计划是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以夺取东南亚一带的战略资源。

而日本这种大力发展海军的结果就是,两年后,1941年12月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遭遇日军偷袭,损失惨重,这使得一直处于隔岸观火,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不得不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苏联而言,诺门罕战役不仅对日军的嚣张气焰给予坚决打击,迫使日本改变了军国主义扩张路线,从而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可能性,可以集中力量对抗德国。

而且经过此役,苏联红军的陆空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能够迅速投入战斗,在抗击德国侵略军时从容不迫。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日军不再痴迷“北进”,使得苏联红军的远东工业军事基地没有在战争中遭到破坏,而部署在远东地区的苏联红军也能够被苏联统帅部派遣到欧洲战场,关键时刻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

当然,汪郎还要多说一句,引发诺门罕战役的背后深刻因素,以及汪郎对这场战役的看法。

诺门罕战役虽然缘起外蒙、内蒙的两个部落,对牧场边界的争端以及对牧场的所属权所引发的边界冲突。

但严格意义上说,立足于1939年,引发诺门罕战役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边境冲突。

历史上,无论是外蒙古,还是内蒙古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24年11月,外蒙古王公在苏联的支持下单方面宣布独立后,外蒙各部和内蒙各部之间的牧场边界,在客观上成为了外蒙和中国的国境线。

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扶持了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其领土涵盖了除旅顺、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承德。

由此,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地区大片肥沃牧场的归属也就成为满蒙双方的争议焦点。

那么,在双方都有强国支持的情况下,诺门罕地区的边境线该如何划分,到底以那条线作为满蒙之间的边境线呢?

日本认为,根据1918年中华民国军队参谋部地形考察队绘制的外蒙古地形图来看,满蒙的边境线就是哈拉哈河。

而苏联和蒙古则认为,根据1734年,即清雍正十二年,由清政府针对哈尔加族和哈拉哈族对牧场的争夺而划定的分界线来看,哈拉哈河是外蒙古的内河。

所以,对国境线解释的不同,使得双方互不退让,也酿成了这次战役。

但汪郎需要说一句,这场因为对诺门罕地区牧场归属的争夺而引发的战役,对中国而言,其本质上是两大世界军事强国,因为各自的利益对中国蒙古族造成的一种民族感情伤害。

事实上,自外蒙古单方面宣布独立后,无论是其宣布独立时的中国北洋政府,还是诺门罕战役爆发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都坚决不予承认。

所以在法统上,外蒙古在当时(1939年)还是国民政府治下的一个地区,而溥仪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更是被国人唾骂的存在。

所以,因为边境线的争端而引发的诺门罕战役,其实就是日苏两国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利益,从而绕开了各自在华扶持的伪政权,直接爆发的一场“日俄战争”的升级版。

就是这样!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