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一张张过去的海报作品,追溯海报的发展历 文章来源:三度出版传媒 ID: sandupublishing 作者:Sandu 编辑:圈

今年1月份,东京都庭园美术馆举办了“20世纪构成主义海报展——图像和文字交织的风景”。
该海报展以“构成主义”为主题,在装饰有精美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的东京都庭园美术馆内展出,与130位构成主义设计师的海报探讨交流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展览专注于在画面中融合图像与文字的“构成性海报”,这些海报所呈现的是“图像和文字交织的风景”。通过展览,一览奠定现代视觉设计基础的海报作品,探寻现代视觉设计文化的源流。

从20世纪20年代设计开始勃兴,再到9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构成性海报在各种各样的媒介形式中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社会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览从各种各样的视点出发,使参观的观众,能像阅读故事一样,透过一张张过去的海报作品,追溯海报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这些构成性海报映照出的图象和文字风景的变迁和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展览提供了一个视角,告诉我们什么是海报,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海报,并呈现了构成性海报使用的字体/风格/用纸的发展。通过展出这些海报作品,让观众看到最开始的海报是什么样的,以及现在的我们是如何看待海报,并提出了在数字化日益发达的今日,海报在未来的存在意义等议题。

展览将视角放在了1910~20年代的欧洲。
当时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革新的“构成主义”——原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它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构成主义的艺术思潮,于1919年起源于俄罗斯,以艺术作为社会实践的目的,在20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中具有极大的影响,例如对包豪斯运动的影响,构成主义涵盖了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戏剧、电影、舞蹈、时尚、音乐创作等。
特别是在视觉设计的领域中,图像和文字的几何抽象元素成为了设计师、艺术家的表达形式。本展是在“构成主义”这一潮流的推动下,通过竹尾海报收藏(多摩美术大学捐赠),追溯自20世纪以来,被时代所装点的“结构性海报”所带来的图象和文字交织的风景,并邀请观众欣赏这些海报所展示的鲜明的创造力,以及这些海报所展示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次展览共分为3个部分,通过130幅海报,追溯了海报在20世纪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01 图像和文字的几何学

第一部分,主要展出战后瑞士国际风格的海报。以瑞士派、乌尔姆派为代表的构成性国际风格海报,对战后的视觉传达起到了历史性的影响作用。
参展设计师:恩斯特·凯勒(Ernst Keller),沃尔特·凯奇(Walter Kech),理查德·保罗·洛斯(Richard Paul Lohse),汉斯·诺伊斯堡(Hans Neuburg),约瑟夫·穆勒(Josef Müll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西泛空航空DC7C》,玛丽·维埃拉(Mary Vieira),1957年,©Isisuf,国际未来主义研究所-米兰玛丽·维埃拉档案

《马克斯·贝克曼展览》,埃米尔·鲁德(Emil Ruder),1956年,©Emil Ruder

02 历史动机

在这一部分,展示了国际风格海报的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登场的俄罗斯构成主义、包豪斯、新印刷的海报。
参展设计师:欧根·埃曼(Eugen Ehmann),赫伯特·拜尔(Herbert Bayer),伯纳德·佛兰西斯(Bernard Francis),卡尔·奥托·穆勒(Karl Otto Mueller),提奥·鲍尔默(Theo Ballmer),埃尔·利西茨基(El Lissitzky),斯坦伯格·布罗德(Stemberg Brothers),瓦伦蒂娜·克拉吉娜(Warentina Cragina),
赫曼·艾登本斯(Hermann Eiden Benz),扬·奇肖尔德(Jan Tschichold),杰克·内森·加蒙德(Jack Natane Garamond)。

《德国画展/苏黎世沃尔夫斯堡艺术沙龙》,欧根·艾曼(Eugen Ehmann),1921年

《苏联展览/苏黎世手工艺品博物馆》,埃尔·利西茨基(El Lissitzky),192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周年纪念展/巴塞尔工艺博物馆》,提奥·鲍尔默(Theo Ballmer),1927年

在这部分,展览将时间回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海报设计。以埃尔·利西茨基(El Lissitzky)、施滕贝格(Sternberg)兄弟等俄罗斯构成主义艺术家的海报为主,其海报特色是拼贴艺术。在包豪斯学习的提奥·鲍尔默(Theo Ballmer)用几何形态和正三角形创作了抽象度极高且具有冲击力的海报。
*埃尔·利西茨基,为苏联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印刷家、辩论家和建筑师。他是俄罗斯先锋派的重要人物。 *施滕贝格兄弟,指的是格奥尔基·施滕贝格和弗拉基米尔·施滕贝格兄弟

03 交流的场所

70年代以后,以国际风格为背景登场的新浪潮,被称为后现代设计的潮流,通过10名设计师/ 60件的海报来追溯。
参展设计师:沃尔夫冈·魏因加特(Wolfgang Weingart),威利·昆茲(Willy Kuntz),凯瑟琳·麦考伊 (Katherine McCoy),威廉·朗豪瑟(William Longhauser),埃普丽尔·格雷曼(April Greiman),乔治·卡莫夫(Giorgio Kamuffo),吉恩-伯努瓦·列维(Jean Benoit Levy),斯科罗斯·韦德尔(Skoros Wedel)等。

《SBK娱乐世界》,斯科罗斯·韦德尔(Skoros Wedel),1987年,©Skolos-Wedell

《Markt Bratt /免费广告报纸》,吉恩-伯努瓦·列维(Jean Benoit Levy),1989年,©Jean-Benoit Levy

《1900–1983年瑞士海报/ Birkhauser出版公司》,沃尔夫冈·魏因加特(Wolfgang Weingart),1983, ©Wolfgang Weingart

在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1970年代以后的海报作品。以沃尔夫冈·魏因加特(Wolfgang Weingart)等人展开了前卫表现的艺术实验。1984年个人电脑麦金塔(Macintosh)登场后,之前一直依靠手工制作的拼贴画等也可以在屏幕上自由进行创作。字体的选择范围也扩大了,不仅是受过设计师训练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设计,设计的民主化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表现的领域一下子扩大了,大量的意象开始流通。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交流的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现实的东西所具有的冲击力是难以改变的,在实际张贴的海报中,可以通过工艺实际感受到一张纸所传达的强大视觉表现力。

海报是消耗品,通常为了告知人们一件即将发生的事情而创作,在实践发生后,海报被丢弃的情况也有很多。但是,为了强烈地、广泛地传达某个信息,海报创作者会在一张纸上尽可能地注入能量和创意。
海报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正好是工业化、城市化急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很多人开始从乡村迁移到城市生活的时代。在那个因工业革命而产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代,海报作为一种宣传媒介,非常合时宜。
在那个时代,街上到处都是海报,当时更是出现了贴海报的职业。在巴黎,竖立着用于张贴海报的圆柱,上面贴着宣传歌剧人气剧目的海报。贴满大量海报的街道有时会被人诟病为脏乱,但也有像佐伯祐三(佐伯佑三是一位日本西洋画家,他将野兽派和现代主义带入了20世纪早期的日本画之中。)那样抒情地描绘这一风景的画家。
战前的海报由于摄影及印刷技术的不发达,大部分海报制作出来都很粗糙,且大多是黑白的。但是,即使到了印刷技术提高的战后,“国际风格”的设计师们还是以只使用文字的极简表现方式为目标,照片等具体的形象几乎没有出现,海报依然是由大大小小的文字构成,简单却能打动人心,让人透过海报,就能感受到字体排印的力量。

– end –

资料来源:Casa Brutus/ART iT/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翻译&整理:三度出版传媒

文章版权归三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