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比利时《空军识别》网站2月18日报道,俄罗斯将把S-70"猎人"隐形无人机编入Su-57战斗机的部队共同行动。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每2-3个Su-57飞行中队将被分配给一个"猎人"无人机中队。而俄军计划在2024年到2033年间批量采购"猎人"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电视台播放的苏-57与"猎人"隐形无人机的原型机共同飞行的画面

将隐身无人机编入战斗机中队进行作战,好似是一件看似遥远的事情,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了2005年由罗伯·科恩导演执导的现代科幻电影《绝密飞行》,片中就出现过三名精英人类飞行员驾驶战机与一架人工智能无人战机"艾迪"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但是实际上,近些年来,各类无人装备正在快速的装备各国军队,电影中的场景或许在不远的未来真的可能会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绝密飞行》中的战斗机与无人战斗机

以2020年爆发的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武装冲突为例,在这场冲突中,双方都倚重无人机作战,主要原因是两国空军规模都非常小,且主力机型老旧,难以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空战对抗。双方在战场上投放各型无人机,使这场冲突成为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无人机的战争。双方军队依靠着其无人机部队,频频对对方的防空阵地、火炮阵地、坦克装甲车辆、弹药库等重要目标进行打击,使得双方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而亚美尼亚在伤亡惨重后不得不在最终签订停战协定,并丧失了纳卡地区的控制权。经过此次冲突,使得各国对于无人机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加快了各类无人装备走入战场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无人机的使用非常频繁

至今,各类的无人装备都在不同的战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化的武器站、可以输送给养的无人车、对地打击的无人机,都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装备着各个国家军队。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其计划装备的"猎人"无人机将携带多种传感器和武器装备,并可以由一架苏-57将能够控制多架"猎人"无人机,这让人不禁猜想到"猎人"无人机是否会充当起俄军战机的"浮游炮",帮助俄空军战机一起并肩作战。但这确实标志着无人机的使用空间可能会被进一步扩宽,而有了无人机的加入,现代空战战法是否会进一步的革新也让人倍感期待。

无独有偶,由于美军的F-22战斗机的IFDL数据链开发年代过早,它与F-35战斗机的MADL数据链无法直接通信,在不久前美军就利用XQ-58A隐形无人机作为中继设备,进行了F-22,F-35战斗机与XQ-58A隐形无人机的联合飞行试验,尝试F-22与F-35之间互相通信。而在理论研究方面,美军之前也曾计划过利用无人机当做"侦察机",通过一架战斗机与若干架无人机组成编队,共享数据链,由无人机在前进行侦查搜索,战斗机在后指挥。一旦发现敌军,就指挥无人机进行战斗,相当于将战斗机定位成了一架小型武装"预警机"。而目前波音澳大利亚分公司正在为美军研制的"忠诚僚机"无人机系统也已经在进行地面滑行试验。

近年来,我国在各类无人装备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精力,在2019年的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就展出了包括"攻击-11"在内的三个方队的若干型号的无人机。而在关于各类无人装备的使用方面,有鉴于保密性质,国内的相关披露的报道虽然并不多,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却并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车辆研究所研发的履带式无人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的我军无人机方队

从目前各国研究的概念来看,在不远的未来,各类的无人智能设备将会加入到战场之中,从而对未来的战场进行定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