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以前的韶山人,要做四件事。

一是早上敬神求保佑。

二是吃光坨公,也就是元宵。

三是耍龙灯。

四是烧旺火。

前两个传统仍在,耍龙灯七八年前还见过,烧旺火,至少在我住的这一块,已经消失十几二十年了吧。

《韶山志 岁时习俗》载:

这天习惯吃元宵坨。

白天玩龙灯,各团各甲的龙灯云集一起,竞相表演,群龙翻滚,锣鼓齐鸣,铳、炮不停,热闹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灯老照片)

团甲是以前的行政划分,大概与保甲制同义吧。

1949年9月开始,改保为村,改甲为组,可见,这种盛况,出现在清朝民国时代。

作为80后,也是见过耍龙灯的。但,无从得见群龙竞舞,所见的,只有一支龙灯队,敲着锣打着鼓,喧闹而来。

却有村民听见,早把大门掩闭,一家人跑到路边,看他们在愿意接待的人家表演。

毕竟,那时比较穷,一块两块又打发不了,只得闭门谢客了。

一时之间,锣音鼓点,爆竹噼啪,叫好声声,惊呼阵阵,舞龙里手们穿来绕去,龙身绞在一声,眼见着成了乱麻,却见轻轻松松几个跨步,结坨立解……

书中又写道:

晚上,各集镇大铺面还设走马灯,供人观赏。

(花灯老照片)

农户则爱在田间燃篝火,一边烧,一边喊:“烧起虫蚁上天去”。因为烧火的多,往往形成区域性赛火,俗称“掭赛亮”。不赛则已,一赛则力求取胜,认为失败了这年就“背时”。所以都不惜柴草油脂,田野间,火光冲天,喊声四起,热闹非凡。

从父辈那里听来,我们这块和路对面邻村一些小组,掭得最狠的一次,大概在六十年代。

当时,他们挑着柴草,爬到马鞍子坳上面。因为那里是方圆十几里的制高点。

几十年后,远望树深人难进的石屏山,想象那时的年轻人,从杂屋里取出一捆捆已干透的柴禾,担着一箢箢劈好的木棍,疾速行进在崎岖的山路,只想为山顶高明的旺火,再添多一些柴。

有些朋友看到此处,可能会奇怪,山上砍不就行了?

《韶山志》里写到:

1949年,全区林业用地15.5万亩,森林覆盖率40%,荒山占19%。

后来因各种事情砍伐严重,荒山面积扩大到9.5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2%……森林覆盖率降至19%……从此鸟兽减少。1957年,老虎在韶山绝迹。

60年代-70年代开始举办大队林场,农民房前屋后,鼓励种树。

至80年代,大力封山造林。

也就是说,如今满山林木,主要都是近四十年来,渐次长起来的。

烧旺火,固然热闹好玩,但《韶山志》里一句话,就让人扎心了:

节后,农家全面转入备耕。

元宵节的旺火,是一年劳累的开始。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

不要披星戴月割稻子,不要日晒雨淋插秧苗,不要上个厕所都被父母骂,懒人子屎尿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扯秧老照片)

烧旺火跟龙灯一样,是农耕时代的特殊记忆。

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哪个还有时间,凑在一起练耍龙灯的技术?

犁田机收割机已经普及,稻草直接打碎就烂在了田里,不要再霍禾杆子垫床垫猪栏了,哪里来东西烧呢?

何况,经常有宣传车开过来开过去,喊着禁燃秸秆,否则如何……

那个时代一去不返,它成了历史书里的记载,成为村民偶尔想起的趣事,固然有时还热闹,好玩,但大概,不会有人想回到过去,在老历七月的恶太阳底下,晒得脱掉几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