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不少资金从公募抱团板块撤出,流入顺周期板块,据wind统计,2021年前成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90%都在牛年出现了下跌,不少基民还是有点慌,不过大家要知道,在2007、2015年的两轮牛市期间,沪深300指数也曾多次出现过10%以上的回调,那遇到下跌该怎么办?怎么让自己的心里更有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一、下跌时,要明确卖出的理由

节后,在2021年前成立的4000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超过90%都出现了下跌,而下跌超过10%的基金更是占比超过25%,从具体持仓来看,基金多数是重仓消费、医药等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1.2.18—2021.2.24

下跌的震荡行情对于很多基民是一场考验,最近群里一些小伙伴也在考虑是否减仓,如果投资者觉得持有的基金涨多了、目前指数估值高了,提前有计划地止盈,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看到A股大跌,账户亏钱而跟风卖出,就得不偿失了。

还记得朱少醒在去年的策略会上提到,对一个持续创新高的净值来讲,最容易造成亏损的就是“杀跌”。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承认亏损出局,后续上涨的时候再没回来,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实质性的亏损。

那为什么投资者在下跌时更加倾向于卖出?股神巴菲特的好搭档,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了损失厌恶效应。书中提到,芒格夫妇养了一条很温顺的狗,通常这只狗不会咬人。但是在给它喂食的时候,如果你把食物从它嘴里拿走,那么,它会去咬你。狗的这种倾向,就是厌恶损失的心理。而对于多数投资人而言,赚到1万元的快乐,一般是远远比不上损失1万元带来的痛苦,所以在面对下跌时,更加倾向于卖出而保护本金。

这种损失厌恶的倾向是由天性驱使,如果我们想避免这种倾向,可以给自己提前设定一些交易规则,比如规定卖出或者止盈的具体条件,举个例子,当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20%或者当主流宽基指数的近10年市盈率百分位达到90%就分批卖出等等,时刻监控自己的投资决策,等到条件触发再卖出,避免指数下跌而导致的非理性操作。

二、如何让投资者心里更有底?

在震荡下跌的过程中,这次下跌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跌幅会有多大,这两个问题最容易困扰投资者,投资者如果清楚自己持有的基金,在历轮熊市中的最大回撤,以及基金经理再创新高所需的时间,可能心里会更有底一些。

举个例子,下图是兴全大佬董承非在管理兴全趋势投资期间的动态回撤情况。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2.25

图中可以看到,2015年股灾中,兴全趋势投资的最大回撤接近30%,如果在2015年6月的最高点买入,花了2年4个月,直到2017年10月才重新收复失地;2018年贸易战中的最大回撤是25%,花了1年3个月,在2019年4月再创新高;2020年的疫情期间,基金最大回撤不到15%,这次只花了3个月就再创新高。

再看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基金,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由于张坤属于重选股轻择时的投资风格,历史上基本处于高股票仓位且高持股集中度的状态,所以在历次震荡下跌阶段中的最大回撤均高于董承非,但是回补回撤的速度却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2.25

比如2015年6月股灾期间的回撤,基金花了两年不到,在2017年3月就补回了,而2018年出现30%的最大回撤,仅花10个月左右就再创新高,易方达中小盘是典型的回撤和波动稍大,但是进攻性、创新高能力很强的基金。

所以,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选股、行业配置、资产配置等手段,控制最大回撤的同时,还具有不断创造新高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大家最好将三年内用不到的钱来做投资,即使真的不走运地买在了短期的指数高点,但拉长到三年的时间维度看,通过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还是有机会赚到钱的。

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持有基金的净值曲线,看看在历史的数次调整中,基金的最大回撤是多少,基金经理花了多少时间补回了前期的最大回撤。这样一来,对自己的基金组合也会心里有底,而不必每天提心吊胆地查看基金账户。

要知道,频繁查看基金账户可不是一件好事,美国Betterment的一份研究表明,投资者检查自己的交易账户越频繁,看到自己亏钱的概率也越高。他们做了一个长期统计,如果投资者保持每天一次的频率查看自己的交易账户,则有约50%的可能性会看到自己的账户正在亏损,25%的可能性看到自己的账户亏损达到2%及以上。每当看到资产的大幅波动,投资者也越容易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做出追涨杀跌的投资决策。

总结一下,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短期市场表现,但我们清楚难免会面临低迷的市场行情。即使在2007年、2015年的牛市结束前,沪深300指数在上涨过程中也出现几次10%以上的回调,投资者要清楚,只有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去做资产配置、选择基金,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A股中不时出现的大浪。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商学院,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