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成语有云“虎毒不食子”,纵是凶猛的老虎,也不会吃自己的幼崽。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人都有爱子之心,处于当下文明中的人类,不会原谅伤害孩子的父母与他人,否则这些人就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然而在古代就有吃自己孩子的父亲,这名父亲还是被称为至贤的圣王周文王。《帝王世纪》曾记载了周文王,因受到殷纣王的迫害,被迫吃掉了自己长子做成的肉羹。但是深入分析上古社会的风俗,与其它史料的佐证,能发现一个无法令现代人接受的事实,那就是周文王很可能不是被迫,而是主动杀了自己的孩子做肉羹吃。同时也揭开了周文王长子的身世之谜,那么他真的是被文王吃掉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王杀长子伯邑考分而食之

《史记》曾记载周文王有10个嫡子,其长子叫伯邑考,因为不贤未被立为太子,而且伯邑考在武王继位之前就已经死去,司马迁也没有记载伯邑考获封的事宜,其中原因也是因为伯邑考早卒无后。西晋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文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纣烹以为羹......文王得而食之......”说殷纣王将伯邑考做成肉羹,逼着文王吃下去。其它史料如《太公金匮》与屈原的《天问》,关于伯邑考的死,都是一致记载其被纣王杀害,并做成肉羹赐给其父文王吃食。典籍中的周文王是一个至仁的圣者形象,而纣王则是个十恶不赦的暴戾帝王,这都是因为周人胜利之后,宣扬伐纣战争的正义性,与周人夺取政权的合理性,所做的舆论宣传所致。而实际上文王并非是那么仁义,纣王也不是那么邪恶。

中原狄夷部落流行杀首子的习俗

文王到底有没有主动吃伯邑考,我们通过古代的一特殊习俗,能发现其中真相。春秋时期的《墨子》曾记载,在越之东和楚之南等荒远的海外地区,那里的人在生下第一个儿子之后,不但要杀死,还要将其吃掉,如果味道鲜美更要进献给国君,国君高兴了还会有所封赏,这种习俗在中原人看来,是极其野蛮有违人伦的残暴之事,所以才特别记录下来。事实上杀首子的风俗,并非只存在于荒远的海外地区,在中原地区的狄夷部落中也曾普遍流行。例如《淮南子》、《韩非子》中,都记载过“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说名厨易牙,蒸了自己儿子献给齐桓公。这个风俗到汉代仍在流行,《汉书》记载:“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肠正世......交趾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这里的羌胡与交趾便是狄夷之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瞽瞍竭力要杀长子舜

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注释《庄子》中,“尧杀长子舜流其母”一句时,说:“尧杀长子考监明”,认为尧杀了自己的长子。尧舜本来是神话故事中的神人,儒家学派将神话历史化,将与舜塑造成仁义的古代圣王,相关不仁不义的记载,也被抹除掉。而站在儒家对立面的道家,将这些不仁不义的记载保留下来,还原了历史本来的面目。舜不孝而被树立为圣人,这是儒家否认不了的史实,但是他们不认为舜有问题,而是称舜的父母兄弟有问题,这些人欲伤害舜,没有一个好东西,而且《孟子》还记载舜的父亲瞽瞍,甚至想竭力杀死舜。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询问尧舜、伊尹、孔子、百里奚等圣贤,是否有失道德行为,孟子与其雄辩,一一为这些行为做出符合儒家道德解释。

要尧

瞽瞍遵循习俗反映儒家学说的谬误

从《孟子》关此事的记载来看,舜的父母兄弟竭力想杀死舜,既不是因为道家所说的舜不孝,也不是儒家渲染的舜父母兄弟不是好东西,根据战国竹简《羊羔》记载,舜的父亲瞽瞍是有虞氏的乐正,瞽瞍是个盲人,他能做乐正也是符合常理的,但能做乐正可见瞽瞍不是愚顽之人,这是儒家故意抬高舜的品德,而故意抹黑舜的父母兄弟而已。瞽瞍要杀死舜,大概也是遵循杀首子的习俗,但最后未能成功,大概也是和舜是神人、天子有关,《史记》说舜的母亲是后母,其弟象是后母的孩子,《列女传》说舜在尧之二女的帮助之下,才得以脱险,还有其它各种神奇之事,帮助舜逃脱危险,其实这都是不了解古老的习俗与神话传说,交织而成的说法。

后稷与舜的类似遭遇与不同结果

舜的遭遇周人始祖后稷,先后三次被抛弃后被救的记载也很类似。一开始后稷因为杀首子的习俗,三次被其母抛弃,而三弃都没有死,以为后稷是神异才收养他。有人说后稷被弃,是因为无父而生,但其母姜嫄所处的是母系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是十分正常的事。后稷之母抛弃首子而没有杀了吃掉,大概是因为社会的进化,一些人产生了怜爱亲子的情怀,不忍心亲自动手才选择抛弃,任其自生自灭。不同的是后稷被救回后,其家人没有再抛弃他,而舜一直不为家人所接受,始终不忘对舜加以伤害。在古人的观念中,如果长子不死,以后的弟弟妹妹们就不能顺利成长,可见舜的父亲也是顾虑这一点,始终无法释怀,才念念不忘要杀死舜。从这一点上看,这个瞽瞍也算得上是迂腐。

禹也有杀首子的嫌疑

继尧舜之后,另一圣王禹也有杀害首子的嫌疑,《史记》记载禹从辛、壬娶妻,到癸、甲日生子不过四天,对于这一奇怪现象,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盼遂,认为这是杀首子习俗的佐证资料,说古代夫妻制度未确定之时,妻子生首子之时,夫往往会怀疑是妻子挟他种而来,媢疾实甚才有杀首子之风。文王时期的社会还很原始落后,依然保留着杀首子的风俗。再加上周人始祖后稷,先后被其母姜嫄三次抛弃,这和抛弃首子的风俗,与杀首子的风俗一样,在上古社会十分常见,不光是在狄夷部落,在中原地区也同样流行过,由于中原地区开化比较早,在西周后期此风俗就消失了,而狄夷开化较晚,到了汉代还在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末部落仍处于野蛮文化时期

根据夏商断代工程研究可知,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其在位四年后去世,即公元前1043年。武王出生于公元前1096年,比伯邑考小两岁,伯邑考则出生于公元前1098年,武王11年伐纣,那么武王元年应该是公元前1056年,文王在前一年公元前1057年去世。《尚书》说文王在位50年,于公元前1106年继位,其父王季在公元前1107年被文丁杀害,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公元前1107年定为文丁六年。不过《竹书纪年》记载了文丁十一年还有王季伐翳徒的事,所以公元前1107应该是文丁十一年。其中又记载公元前1119年古公亶父曾见其孙文王,有“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的感慨。可见文王在古公亶父死的时候不会太小,就算只有五岁,他生伯邑考的时间,也会在公元前1112年左右,这时距离古公亶父去世只有八年,经济文化上还是十分落后,保留着杀首子的习俗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文王食伯邑考的真相还原

考证《墨子》与其它史料,能还原周文王食长子伯邑考的真相,那就是文王遵循杀首子的风俗,把刚出生的长子伯邑考杀死,做成肉羹吃掉,文王觉得味道鲜美,就进献给了商王,商王吃了也很高兴。儒家学派很可能就是因为不了解这一风俗,加上受文王为圣贤宣传的影响,以为这种野蛮残暴的事,定不会是文王这种圣贤能干出来的,肯定是史料记载有误。周文王是至贤的圣王,怎么可能会杀死自己的儿子,还将其吃掉献给国君呢?这是在太过荒谬了。于是他们看这段记载中有纣王“客串”,而纣王的名声很坏,这种丧尽伦理的坏事,肯定是纣王干的,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之下,儒家对相关的史实,做出了几点修改。把伯邑考杀死做成肉羹的人,变成商纣王,而文王则是被迫接受肉羹的人,还为这种行为找到了一个理由,称这是在试探文王是否为圣贤。基于这些改造,凶手文王变成了受害人,在凶虐的纣王的对比之下,文王的仁圣形象得以凸显。

尾声

伯邑考的名字也透露出一些端倪,伯是老大、长子的意思,考是寿命终止的意思,邑的意思是冤,连在一起就是冤死的老大。这大概不会是伯邑考活着的时候取的名字,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伯邑考的故事所起的称号,也就说在伯邑考刚出生,就被文王杀死了,根本没来得及取名字,后人为了谈论此事方便,才取了伯邑考这个称号。尧的长子考监明,其名中也有一个考字,大概也透露出了同类现象。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能看出伯邑考刚出生,就被其父文王做成了肉羹,所以关于伯邑考这个人,在历史上根本就没存在过,所以也不存在文王舍弃长子,而立武王的事情了。司马迁说伯邑考不贤,武王有贤者之风当立,这个理由也就不能成立了。司马迁说伯邑考在武王继位之前已经去世,这一点是对的,而且应该是在武王出生之前,伯邑考就被杀死了。

【参考资料:《史记》,《伯邑考之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