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春天到,放以前,都快下种育秧了吧?

现在种田的少了,有件事,则更是消失几十年来。

《韶山志》生产习俗里写道:

旧时境内农民踩田爱打(唱)山歌,俗谓“踩田不打歌,禾少稗子多”。

韶山网写到风俗民情时也提到:

请人插田……晚餐后,主家另送每人两只或四只盐鸭蛋。插田师傅拿着蛋,随口唱着山歌归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插田老照片)

可见,不止刘三姐喜欢唱山歌,韶山人也喜欢唱啊。

但,《韶山志》讲到韶山人的文化形式时,有:

花鼓戏、围鼓戏、皮影戏(影子戏)、唱夜歌、小调、渔鼓、地花鼓(对子花鼓)、竹马灯、龙舞(龙灯)、狮舞、采莲船、蚌壳舞、(民国后)新戏、歌曲、舞蹈……

大大小小十几种,却并没有提到山歌。

又在网上搜了下,有一些资料,还有山歌名手,但最想看的山歌歌词,却有些语焉不详……

2012年《流传千年今稀罕 韶山山歌寻传人》里提到:

今年68岁的毛继余和他的搭档已是73岁高龄的毛爱霞被公认为韶山山歌的传人,被誉为“山歌王”。

毛继余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温和柔美的“韶乐”与当地民风逐渐融合,从而产生了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的韶山山歌,唱的大多是劳动人民的农耕生活、爱情故事等,以七言三句体或五句体为主,代表作品有插田歌、扮禾歌、收工歌、思郎君等。这种山歌靠村民们口耳相传,在韶山市韶山乡、大坪乡和杨林乡及周边流传了近千年。

(韶山山歌王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流传近千年一说,值得商榷,因为大量人口迁入韶山,还是元末明初的事,这里真正到处能见到村落,可能已到了明朝中期以后了。

尽管《韶山志》《韶山揽胜》等书里没有专门记载,好找到了另一篇文章。

韶山文化馆蒋河《韶山山歌音乐艺术特征探析》里,收录了好多山歌,今举几例,与君共赏:

高高山上一丘田,

郎半边来女半边,

郎的半边种甘蔗,

女的半边种黄连,

半边苦来半边甜。

此山歌既有农耕生活,也有爱情夹杂,让我有两个感触。

一是想起一句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去有晴。

晴,就是情。

二是这山歌,并非随便唱的,其实饱含哲理。

人生不就是苦苦甜甜,时苦时甜,时甜时苦吗?

想郎想得发了癫,

想成痨病要儿牵,

行路不记得过门槛,

洗澡不记得穿小衣,

附衣附裤坐在脚盆里。

附,在韶山话里就是连着的意思。

其实最后两句,正常的语序应该翻过来,先是连着衣服坐到了澡盆里,洗完还忘了穿小衣……

把个思念丈夫女子的心态和动作,刻画得纤毫毕现。

这首已让人有点脸红了,更大胆的还有呢:

短把伞,

扒长衣,

上过下过就不进妹屋里,

十八我的哥唉,

只有那一次没脱小衣,

情哥总不进妹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三姐剧照)

还有一首是:

日落西山四山黑,

娇莲抢伞就留哥住,

我的妹,

山中还有牛和马,

房中还有少年妻,

日落西山想屋里。

读着这些歌词,发现韶山的妹子们那叫一个敢爱敢恨;

男的呢,则就有点又想在外面摘花惹草,却又还有点责任感的样子。

这些山歌,都是上百年历史了吧?

五六十年代不兴唱这些情啊爱的,七八十年代,又开始有了流行歌曲,反正,作为80后,我是从来没听人唱起过。

不晓得看到此文的朋友,你们是否听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