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奇已经带队一段时间了,根据媒体的报道,比利奇认为,国安一贯的传控球打法非常好,但还有提高的空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快节奏,并且利用宽度,比如在一侧传导的时候,突然转移到另一侧。

比利奇给国安把的脉很准,问题是,国安的问题所有人都知道,但没有人能解决得了

记得扎切罗尼刚来的时候,一语点破国安的命脉:推进速度太慢。于是,扎克要求球队尽快完成攻防转换,尤其注意打对方的身后,多传直塞球或者斜线球,减少横传球。

结果呢?大家都记得一句话:一个大脚,一切随缘。

其实,后来的施密特和热内西奥也都在追求攻守转换的速度,也都希望球队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前场纵深,但都踢着踢着就变成了节奏较慢的传导。

每换一次教练,似乎都会进步一点,但是....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国安每次换一个新教练,进攻方面都会有所进步,但当这个教练进入第二年的时候,球队的进攻就会变得稚涩。

帕切科当初刚来的时候,国安的进攻打的何其水银泻地,连续踢出3比0的比分。但第二年,帕切科的球队在进攻中就陷入了麻烦,这个情况并不完全是外援的更换造成的,因为帕切科执教的第二年下半段,国安换掉了马努和卡鲁德洛维奇,引进了「炸药」格隆和卡努特,但国安的进攻并没有特别的起色。

曼萨诺的情况也是类似,他执教第一年的上半段,国安陷入到1比0主义里,后来巴塔拉受伤,费祖拉乌救火,国安变成442,进球哐哐哐的来。到曼萨诺执教第二年,外援还是这些外援,打法也还是在4231和442之间变化,但进个球老难了。

当然,这跟张稀哲的离队有关系,但显然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2015年张稀哲归队后也同样如此。

施密特和热内西奥也是如此。施密特执教第一场比赛令人印象深刻,国安战胜恒大,凭借着就是「闪击战」,但后来球队成绩开始滑落。2018年国安的进攻就已经出现了「按部就班」的苗头,到了2019年,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最后往往只能靠奥古斯托或者比埃拉的个人能力打开缺口。

热内西奥接手国安后,致力于制造前场空间,所以他更习惯是使用双前锋,还经常让双前锋来回扯动到边路或者纵深回来接应。但到了去年最后阶段,国安也一度出现了以前的问题。

国安进攻唯一没什么大问题的是2013年,斯塔诺执教时期的国安进攻打得不错,有好几场大比分。但是反过来看那年的失球却实在是问题,尤其是面对恒大在双线四场比赛中,后防线几乎被打成了筛子眼。施密特执教的中前期国安的进攻也不错,但防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5比2、4比3、3比2这样的比分满天飞。

由此可见,国安快不起来的原因其实很明显,

并不是教练不想让球队快起来,而是实在快不起来,一旦快起来,后防线的就保不住了

2015年时任国安总经理的高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曼萨诺之所以让球队保证控球率,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球队后防线年龄偏大,徐云龙、周挺这些后卫胜在经验、意识和防守的技术,但体能、爆发力、灵活性等方面比起之前有较大的下滑。如果球队不保证前场的控球率,而是一味地穷追猛打,球权的交换回合增加,比赛变成了你来我往,国安的后防线恐怕首先会吃不消。

曼萨诺追求控球率是有原因的

施密特执教的时候,也存在这个问题。当国安全队体能好的时候,前场的压迫防守可以缓解后防线的压力,而一旦到下半年或者下半场体能下降的时候,前场压迫力度稍缓,后防线面临的压力就大,失球就会增多。

所以,足球场上有一句话:防守决定高度,防守决定冠军。有好的防守才能够保证球队的成绩。这里提到的防守,并不仅仅是失球数的问题。因为失球数少,并不一定是球队的后卫好,而可能是中场控球率高,对方进攻机会少,例如曼萨诺时期。但这种「防守好」其实是牺牲进攻为代价的。

而反过来,施密特时期有一段进攻打得不错,其实是牺牲了防守的代价。

最近十年的时间,国安其实并没有过优秀的后卫球员。徐云龙和周挺已经是年事已高。于洋郎征虽然能力不错,但各有不足,并不算全面。包括亚外克里梅茨和金玟哉,也远远比不上前场的那些大牌外援。

后卫不行,谁敢贸然地把节奏加快呢?

看到这里,可能有球迷会有疑问。那为何别的球队就能打快,难道中超其他球队的后卫就比徐云龙、于洋强吗?

未必强,甚至可能还弱,但特点不同,打法不同,效果就不一样。

可以这么说,中超16个球队,除了北京国安和广州富力之外,其他14个队都是防守反击,过去本来还有个恒大会强调掌握节奏的重要性,但随着恒大实力的下滑,他们现在也开始防守反击了。

防守反击的最大好处就是,挤压防守空间,让对手进攻困难,而同时释放了进攻空间,往往能够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那么国安能不能改打防守反击呢?就如同当年斯塔诺那样。也不是不能,问题是,效果并不好。

打防守反击的一个条件就是后卫要经得起揍。这其实更不完全靠后卫的个人能力,而是跟后卫的类型特点有关系。以河南建业、江苏苏宁、重庆力帆这些球队为例,这些球队的反击打得虎虎生威,而后防线,大多是三中卫配置,而且中卫个个人高马大,虽然他们的防守技术可能还不如徐云龙、于洋、雷腾龙等人,但他们聚集在一起,挡也把门挡住了。

国安的后卫,无论是早期的徐云龙周挺,还是后来的于洋雷腾龙,主要还是靠选位、意识和防守技术取胜,尤其是身高方面是一大短板。这样,一旦龟缩防守打防守反击,对方高中锋一砸,国安就难办了。当初斯塔诺的球队就很多比赛都被对手的传中给活活砸死。

还有一个原因让国安无法打防守反击,就是国安的中场。国安的中场技术很好,

这个技术好是有传统的

。从曹限东、陶伟到张稀哲,哪怕再小的陈彦朴、胡嘉琪这些人也都是这么踢。国安的中场有张稀哲、朴成、池忠国这些技术出色的球员,然后还要搭配奥古斯托和比埃拉这样的技术大咖,球队的中场传球技术出色,自然控球率就上升了,也自然就无法打防守反击,因为球权始终在国安的脚下。

当然,这些技术如此出色的球员也可以大胆一些,多传威胁球,多传斜线球和直线球,但这样的话,势必造成成功率下降,而下降之后还是要有后卫背锅。而且,国安这些技术型球员,技术虽然出色,但普遍身体素质处于劣势,给防守的帮助又不像吴曦、郑智这样的球员那么大。

所以,如果要想进攻打的更顺畅,就需要前场的空间。而前场空间要么是纵深,要么是宽度。

寻找纵深,就是需要趁对手没有完全站好位的时候把球打到对方的薄弱环节去,但这就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就需要中场球员敢于传威胁球,而威胁球传完后,失误率必然增加,后卫的压力必然增大。

另外,比利奇也强调球场宽度的利用。但国安并没有好的边路球员,而即便有,当球队更多的去打边路的时候,中路的包抄又如何完成?曼萨诺强调边路传中,但中路包抄往往只有一两个点。热内西奥用两个前锋拉边的方式去制造一些边路空间,但前锋拉边后,中路包抄的人数和冲击力又不够。

施密特希望利用两个边后卫的助攻来拉开宽度,然后给中路制造空间。但这个踢法对两个边后卫要求太高往往半场球以后就体能耗尽。

比利奇看到的问题是非常准确的,但国安的球员能力就是如此,球队人员配置也是如此。

国安与其他中超球队不同,其他球队是中场弱,后场和锋线强(往往是双外援前锋或者外援中卫),而国安是中场强,后场弱。所以,国安的人员配置还真就打不了防守反击,

既然打不了防守反击,如何制造前场的纵深和宽度呢?就只能要求球员在传球精确度上和跑位意识上再继续提高

但这是最难的一环。

比利奇有解决办法吗?

所以,比利奇要做的,不是告诉球员“你们太慢”,而是要告诉球员“你们怎么能快起来,还能不失误,失误了还能不丢球”。

说实话,这挺难的。比利奇会有解决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