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了将近10年的米聊,终于在2021年春节末期开工的钟声中结束了它的一生。

根据报道的消息:因为业务变动,米聊将于2021年2月19日12点0分停止服务,用户可以在停服前自行导出聊天记录以及个人资料等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的米聊终究没能逃过互联网的大浪淘沙, 它的离去也印证了一句话:没有一个时代是适合所有产品的。

其实辗转过来,看看它的老对手——微信,米聊身上带着很多社交软件的生死共性。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微信今天的辉煌,但在这背后,微信也曾走过米聊的生死路。

濒临无路可走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IM标杆的微信,它的成功不仅是依靠腾讯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有张小龙在掌舵。

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微信是由张小龙创立的,这位1969年12月生于湖南,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现如今的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少年成名,他凭借一人之力开发Foxmail,在当时大获成功。

Foxmail:被美国最知名科技网站ZDnet评为5星软件,足以替代Outlook邮箱。

这款从1996年推出的邮件客户端软件,到2000年的4年间,已经吸纳了200万用户。

但是作为开发者的张小龙却在这个时候迷茫了,因为这时正值互联网泡沫激发,很多根本赚不到钱的互联网公司纷纷破产倒闭。Foxmail不加广告的宗旨让张小龙也没赚到一分钱。

迫于生计的张小龙萌生了想去外面看看闯闯,然后自己不再做这个东西,把软件(Foxmail)卖掉。可能连他自己在当时都没想到,Foxmail日后会发展成为现在第一大社交软件(微信)。

也就是说,就在一线思考之间,微信差点从这个世界消失掉。

幸运的是张小龙第一个联系到了雷军,因为雷军也是Foxmail的用户。作为中关村年轻一代风云人物的雷军不仅有名,还有足够的钱和资源。

当时雷军在接到张小龙的电话后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估值15万。本来准备工作都谈妥了,但雷军由于还是金山的总经理,日常事务比较繁忙。所以后续的谈判就交给了金山自己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就非常普通了,在看完Foxmail后,这位工程师给雷军答复:这东西太简单,金山随便就能搞出来。雷军事后也就没放在心上,与张小龙擦肩而过。

现在想起来,雷军肯定还是后悔的。米聊半死不活,很大程度就是张小龙的操盘配合腾讯的资源过于强横。如果Foxmail当时被雷军收购,也许如今的互联网业态又会是一个新的局面。

随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猜到了,张小龙团队加入腾讯,上线邮箱业务,创造微信,抓住机遇,干翻一切。

让我们一起看看微信的发家史。

1.0到8.0的发家史

从发布到今天,微信已经走过了8个大版本的迭代。

按照时间线来说,微信是要晚于米聊的。在米聊于2010年12月正式上线后,微信也确定立项,腾讯团队花了一个月整合资源推出了iOS微信测试版本。这也是微信的第一个大版本。

由于早期微信的运营想法并未完全成型,整体想法也是基于做邮箱的方式,内部也没有借助腾讯已经的社交用户资源。再加上微信1.0仅仅是初阶形态的社交软件,对比当时的米聊,并没有多么大的优势。

随后推出的2.0版本同样也是波澜不惊,免费替换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支持发文字和图片。产品竞争力的不足使得微信1.0—2.0这两个版本的用户活跃度并没有预料中那么好。

如果说微信的差评是从哪来的?早期不算太好的使用体验可以算作一部分了。

其实按照当时的想法,QQ作为腾讯旗下的王牌社交软件,微信的到来原本就是为QQ打掩护的。但是前两大版本的变化并没有如愿使得马化腾自己开始关注到这块业务。

于是乎,在高层的引导下,腾讯开启了自己的翻身之路。

从2.0到3.5,微信都在干一件事:拉人。

人是基础,没有用户去使用的微信永远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在这一点上微信有先天的优势:QQ。相比于微信,当时的QQ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用户基数,利用QQ离线消息,微信把QQ的用户拉了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微信的路数不止于此,社交软件最大的特性—社交,微信也要拿下。3.0以后的微信就做了这样一件事。

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名片,微信给用户提供了一种通道,与附近的、远方的有缘分的陌生人成为朋友。让熟朋友更熟,让陌生人相识。【加个微信,我扫你】由此开始流行至今。

不断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也给了微信最大的机遇。制造交流话题,基于地理位置提供社交服务。这种弹性社交方式让微信用户数量骤增,完全把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碾压过去,成为社交圈的巨头新贵。

那一版本后,微信使用人数达到1个亿。

有了很好的用户基础,就可以做出更好的使用体验尝试。这时候的微信团队意识到一个问题:大家微信好友通讯录里人越来越多,一旦忘记备注,最后就有可能谁也不认识谁。

盘活关系链是微信从4.0版本到现在专注在做的事,朋友圈应运而生。

圈,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框起来的一部分有对应含义的范围。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社区。社交软件做社区,虽然在现在看来并不意外。但在当时,全球范围内,微信是首家引入社区理念的社交软件。

朋友圈的引入再次带火了微信,为微信关系链勾勒出一个非常完美的蓝图。

到现在,我们也依然使用着这个生态上的闭环。每天浏览朋友圈点赞、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群聊、单聊信息,没有任何一个社交软件可以撼动它作为移动互联生态巨头的地位。

8.0的微信带来了更多的玩法,直播、短视频、个人状态互联网流行风,带给我们其他的社交体验。

这一步对于微信来说同样是一大转折:从社交向软件做商业化探索,对于之前的微信,虽然依靠广告植入、游戏中心、微信支付有自己的营收体系,但这根本达不到腾讯和微信团队的野心。

抖音、快手、淘宝等巨头纷纷下海,掀起的短视频热潮,带来的商业化价值是直观可现的。

微信不会放手不做。未来很有可能的是,凭借极大的用户基数,微信会成为与抖音、快手相匹敌的短视频聚集地,同时比后两者更具备广泛社交性。

由此看来,微信的成功是有偶然性的,也是有必然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必然在哪?

首先它有腾讯这个大爹,所以有了实现用QQ账号直接登录、和QQ打通实现离线消息、邮箱本身的推广资源、腾讯母体的平台运维支持和即时通信软件经验,这些都是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媲美的资源。

此外,微信主打的简洁高效,非常有利的拿捏住了用户早期的产品调性,再深入极致的追求后,有了今天的微信模式,这种【性冷淡】风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互联网软件生态。

可以说,微信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张小龙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上,而值得我们学习的,恰恰是那种成功经验里的偶然性。

米聊的退场,也是这种偶然里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