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包袱一把伞,来到湘潭当老板。

这句称赞白手起家的话,讲的是江西人。

很多朋友晓得,自己的祖先,是江西填湖广时过来的,实际上,江西人迁徙湖南,是一个长达几千年的过程,元末明初那一次,只是规模更大罢了。

比如,宋朝时候,就有太和开梅山的讲法。

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移江西太和人到安乡(古名梅山)、湘乡、宁乡一带开荒种地。

对于这段历史,从《韶山志》里能看到一些记载:

文姓,原居江西,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文辉璋落户湘乡长田坪,明朝成化十六年,即373年后,其后裔迁居高冲双井湾,今白田一带,之后,进入大坪(今属韶山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坪文氏一个居住地)

成姓,原居泰和,成慰安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宦居长沙,其后代经宁乡到了韶山的如意、银田。

清朝时,湘军出身的成涤泉回乡置业,在如意、永义沿线有田11000多亩,庄园6处。成为湘潭七都数一数二的大户。

周罗庞刘等姓,则都是在明初从江西迁到韶山境内的。

我们知道,湖南远离中原,上古传说中的舜帝南巡,其实是来征伐不听号令的苗人的,湖南真正的土著,是苗、侗等族。

之后几千年,或因战乱,或为逃荒,或是朝廷下令,不断有人迁入湖广之地。

湖南之所以江西人多,最大的原因就是——隔得近。

晋朝、宋朝的几次大规模南迁,使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但所谓的南,不是中原的正南,而是东南。

真正的要害之地,在江浙一带。

江西靠江浙,水路陆路皆优越,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明清以来客湘江右商帮在地化研究》一文显示:

明太祖洪武年间,江西4300万亩土地,秋粮征收258万石,十三个布政使司中名列第一;

洪武十四年,江西人口达到898万,仅次于浙江。

同期,湖南湖北加起来,都只有459万人。

但耕地,则有2.2亿亩,很多田没人种。

人多地少税赋重,为谋更好的生活,江西人迁往湖广,也就很好理解了。

朝廷要解决江西人多地少的问题,也有驱使百姓迁移的动力。

(图源网络)

明朝张瀚在《松窗梦语》里写道:

江西三面距山,背沿江、汉,实为吴、楚、闽、越之交,故南昌为都会。地产窄而生齿繁,人无积聚,质俭勤苦而多贫,多设智巧,挟技艺以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故其人内啬而外侈。

很多就跑到湘潭来创业。

不必讳言,做生意难,白手起家更难,十个人里,成功的有两个,就了不得了。

但人们总习惯于忘记垫脚石,而由赢家通吃,江湖到处飘着他们的传说。

因此,才会有本文最开始的那句谚语。

那么,湘潭到底好在哪里,使得很多江西人在此落脚呢?

一者,唐玄宗天宝八年迁县治于洛口(易俗河)以来,经过几百年发展,经济较为发达,虽迭经战火,但底子尚在。

二者则跟人相关。

据《湘潭姓氏源流》记载,江西陈氏迁湘潭者甚多。今日要说的这支,还未被此书收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湘潭陈氏)

其始迁祖为裴公,永乐年间“自江右贸易于湖广所属的湘潭县,因睹斯邑人心浑厚,风俗朴醇,遂寄籍于湘潭”。

陈裴公本是行商,这里走到那里出的人,为何没有落户别的地方而看中了湘潭?

正因他见多识广,才有比较,发现湘潭之民风,比其他地方更淳朴,更适合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