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姻是一场修行,离婚又何尝不是呢?

离婚后还能做朋友吗?

文 | 周公子(专栏作家)

去年,脱口秀演员程璐和思文爆出离婚。整个过程平静而友好,思文在接受访问时说,两人离婚后还是好朋友。而且,他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五六年,所以她不认为自己是婚姻失败:“我只会说,婚姻结束了。”

两人都是伶牙俐齿的脱口秀大拿,但在离婚这件事上,却没有唇枪舌剑地攻击对方,而是彼此尊重与维护,其间彰显的风度也着实感动了不少粉丝。这份感动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个事实,即:在一般人心中,“和平离婚”原本就不容易,要重新做好朋友就更难了。所以,程璐与思文的表现才会显得难能可贵。

那么,离婚后继续做朋友到底有多难?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和平分手呢?为搞清楚这些问题,《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调查—离婚后还能做朋友吗?结果,在回收到的2325份有效答卷中,高达87%的人表示:自己所知道的离婚夫妻之中,大部分是做不成朋友的,他们不变成敌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相比之下,只有8%的人表示:“能做朋友的离婚夫妻大概一半一半。”5%的人则乐观地表示:“我知道的,大部分都成了朋友。”可惜,这个比例实在少得可怜。

看来,从友情走向爱情也许很容易,但从爱情回到友情实在太难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的具体说法吧。

1哪些因素在阻止离婚夫妻成为朋友?

无法接受婚姻失败,无法面对彼此。35%

B.离婚前后争财产争抚养权,恨意难消。22%

C.一方有第三者。31%

D.亲友从旁挑唆。7%

E.感到没面子,迁怒于对方。5%

这一题列举了离婚夫妻之间5个最主要的隔阂,其中占比最重的是A(无法接受婚姻失败,无法面对彼此),达到35%之多。

这是因为A这样的心态在离婚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遇到离婚这样重大的刺激,很多人实际上难以承受。于是,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回避它,否定它,不想面对任何与离婚相关的事物,更别说那个一刀两断的人了。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保护了离婚夫妻的精神状态,使他们不至于在重压之下崩溃。但同时代价也相当明显,至少他们只能暂时做“熟悉的陌生人”了。

占比大的选项还有C(一方有第三者),达31%。虽然从数字来看不如A多,但C选项的离婚者要消除隔阂更加艰难。

因为A选项的“无法面对”有可能是暂时性的,当事人过个一年半载也许就看淡许多,不介意和前任做朋友了。

相比之下,C选项会带来很大的伤害,被出轨的一方会感到自己遭到羞辱、贬低、轻视……这些复杂的情绪也容易把离婚夫妻推向无可挽救的反目成仇。

B选项(离婚前后争财产争抚养权,恨意难消),也是一个斗得你死我活的焦点。但比较幸运的是,随着法律和调解机制越来越完善,离婚后财产和子女分配有法可依,对夫妻双方相关权益都有保护。社会的有效干预减少了夫妻的盲目缠斗,由此也避免了许多无谓的仇恨。

D选项(亲友从旁挑唆)和E选项(感到没面子,迁怒于对方)两个选项,占比就相对比较小了,只有7%和5%。这也反映出两个选项中的离婚者都不太成熟。一个耳根子特别软,被亲友挑唆几句就能和前任翻脸;一个内心特别保守,脸皮又很薄,离个婚觉得自己没脸,又反过去迁怒对方。

2哪些因素有助于离婚夫妻成为朋友?

A.没有爱情,却有友情,都认同做哥们儿比做夫妻更好。 10%

B.一方或双方感到自己有错,于是会努力对前任好一点儿。 8%

C.有继续保持友谊的必要,比如有共同的生意,需要继续合作下去。 5%

D.离了婚却旧情难舍,于是有意无意以“朋友”的身份靠近。 3%

E.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未来的成长。 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题列举了离婚夫妻成为朋友的5个有利因素。其中我们可以发现,74%的人选择E选项,即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未来的成长才做朋友,并不是出自离婚双方自身的意愿,而这个结论也与本文开头的调查结果相互印证,即:87%的人表示,自己所知道的离婚夫妻之中,大部分是做不成朋友的。这两个结论都足以说明,做朋友这件事是何其艰难,里面复杂的恩怨情仇是多么难以接受,只有“孩子”这个血脉相连的因素才能让父母软下心,努力维持关系,以便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心成长的空间。

除去E选项这个大头儿,排第二位的是A选项(没有爱情,却有友情,都认同做哥们儿比做夫妻更好)。这种类型的伴侣在相亲成婚或者“朋友变夫妻”的关系里比较常见。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相爱过,却认为彼此“还行,是个好人”,所以走到一块儿了。然而,相处之下,他们才明白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像没有放盐的汤,无论外表看上去有多好,但喝下去总是没滋没味的。于是,他们最后决定分开,这对于双方来说也意味着一种解脱。

B选项(一方或双方感到自己有错,于是会努力对前任好一点儿),算是一种补偿心理。内疚的一方释放善意,前任就有可能选择谅解,同样以友谊回馈,于是,这对离婚夫妻就能成为朋友了。然而,这个选项听起来这么理想,但为什么选择的人只有8%呢?很明显,关键因素在于一方觉得自己“有错”。那么,这个错是什么?是对家庭疏于照顾,还是出轨或家暴?一般来说,如果是后者,不容易被原谅,所以,过错方出于内疚所做的那些补偿,在受害方看起来可能根本不算什么,因此也很难冰释前嫌了。

C选项(有继续保持友谊的必要,比如有共同的生意,需要继续合作下去)的占比更小,只有5%。为什么会这样呢?离婚的本质就是要“分”,必须从财产到内心世界都完成分离,大家才好收拾心情,各自前行。所以,像C这种“分家不分产”的伴侣是少有的。因为一旦搞不好,离婚的情绪就会蔓延到生意里,让情况变得太过复杂而难以驾驭。所以,真正能玩这种“平衡木”的高手实在少之又少。

D选项(离了婚却旧情难舍,于是有意无意以“朋友”的身份靠近)占比是最小的,只有3%。因为多数受访者认为这不是“友谊”,只是以退为进,当事人也绝对不会长期屈就在“朋友”的身份里,终归会向“复合”或者“彻底分离”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离婚后还能做朋友吗”的调查结果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尽管很多人都希望“做不成夫妻还能做朋友”,但现实中,能够真正成为朋友的离婚夫妻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面对前任时,都免不了带着心结。如果没有孩子的维系,很多人宁愿就此一刀两断再也不见。这对于相爱过的两个人来说,的确是一份无奈和遗憾。所以说,婚姻是一场修行,而离婚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