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我们的祖辈打得一场立国之战,无数个英雄人物在这场农业国与工业国的较量中涌现,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一个。上甘岭的硝烟已经散去将近七十多年,邱少云烈火焚烧誓死也不暴露目标的壮举,载入了我们的教科书,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邱少云牺牲的时候,团部里仅仅只给他报请了三等功,师部审查材料的时候,大感惊诧:这样的英雄,怎么才三等功?必须记特等功!

既然师部都觉得邱少云烈士的壮举改记特等功,为什么邱少云所在的团部却这么保守,只给他报三等功呢?这就要从邱少云参加人民军队的始末和战场立功的细节说起了。

少年孤苦 误入国军

邱少云生于民国时期的四川省,家中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全家给地主当佃户,辛苦劳作一整年,甚至不够交租反欠地主一大笔债。为了还掉债务来年找别的活计,邱少云的父亲跑去河边拉纤,足足干了三个多月,眼看年节将至,却在归家的路上被船老大雇佣的人手夺回了工钱,推入河中遇害。邱少云的十三岁,注定是悲惨的记忆。父亲遇害不久,母亲也因为贫病交加悲伤过度离世,一个家庭就这么破碎了。

为了拉扯大只有四岁的四弟,邱少云成为了县城的雇工,四处找零活贴补家用。父母离世以后,家中就剩下了他和四弟,大哥早年过继给了伯父,少有联系,而三弟很懂事,出外给地主打长工,久无音讯。为了养活自己和弟弟,邱少云几乎什么行当都干过,酒楼的跑堂、茶馆的伙计、粮店的苦力、地主家的长工......

年纪小却又不识字,邱少云只能卖力气挣钱,日子虽苦却也能咬牙坚持。然而时光轮转,眨眼到了1948年的夏末,邱少云的人生就此发生了巨大转折。此时的解放战争解放军节节胜利,而国民党军队则大势已去。军事上的失败,征兵就越发困难,国军又使出了老传统——抓壮丁。就这样,邱少云被国军抓走强迫参军,成为了川军队伍中的一个伙夫。

四弟邱少华回忆说,当时邱少云曾经托乡邻传信,告诉弟弟自己被抓走的消息。扛枪是为了吃饭,然而在军队里面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在外面做长工。旧军队的长官都是喝兵血的恶魔,士兵不但是他们的“私兵”,更是任打任骂的奴仆。为了逃离国军,邱少云和几个同乡曾经密谋逃亡,却被排长带人追了回来。同乡王再兴甚至被排长当场击毙,用来震慑其他人。

鉴于邱少云的“前科”,长官派人在他背上刺了个“川”字,表示无论走到的哪里,都是他川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获新生 入朝参战

误入国军之后,邱少云就得了严重的水肿病,得到病情好转,邱少云的人生再次迎来惊天逆转——他所在的川军部队向解放军投诚了。于是邱少云经过了思想教育和诉苦工作,光荣成为了一名解放战士,跟随解放军参加后来的剿匪作战。根据战友们回忆,邱少云在剿匪战斗中,与一个同乡化妆侦查,顺利潜入敌军内部,活捉了敌酋,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成为先锋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在解放军的队伍里,邱少云得到了久违的温暖。人民军队内大家都是平等的革命同志,班长排长从不打骂士兵,哪怕是首长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在革命队伍里的邱少云,所见所感完全不同于旧军阀的部队。

剿匪任务结束以后,邱少云的部队再次开拔,而下一站的行程不再是继续南下,而是北上去往遥远的边境线之外。邱少云的四弟回忆说,在1951年3月,他收到了哥哥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自己正在河北休整,即将随部队入朝参战。这是邱少华在哥哥被国军抓壮丁之后,时隔两年多收到的第一封信,也是邱少云生前寄往家中的最后一封信。

邱少云所在部队刚一入朝,就赶上了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任务层层下达,邱少云的九连成为了团里安排的主攻连队,但邱少云和其他九个战士一起被列入了集训队伍,在战斗中负责后勤救护,在战后负责补充的新兵的训练。

这一仗异常艰苦,“联合国军”的火力之凶悍,是包括邱少云在内的每一个志愿军战士所不曾见过的。在激烈的战斗中,九连的连长不幸中弹牺牲,而曾经帮助邱少云写信的连队文化教员郭安民,也重伤落下残疾。九连元气大损,新兵补充进来以后,邱少云担任三班战斗组的组长。

烈火焚身 岿然不动

1952年10月11日的子夜,邱少云与一个营的五百多名战士趁着夜色出发,秘密潜伏在前沿阵地391高地下面。看着东方发白,太阳的辉光照在身上,邱少云不知道,死神脚步匆匆向他逼近。

12日的正午时分,美军的机群从远处飞来,引擎声隆隆作响。不一会儿,炮弹就倾泻在邱少云的潜伏阵地上。原来这是美军的凝固汽油弹,内装数百升的汽油和稠化剂。这种燃烧弹,落地爆炸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阵,爆炸中心瞬间产生上千摄氏度高温,还能附着在其他物体表面燃烧数分钟之久。正是这样的一发燃烧弹,在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爆炸,很快火势就蔓延到邱少云身边。一旦挣扎,极可能会暴露目标,导致整支队伍覆灭!想到这些,邱少云将十指插入土中,忍着皮肤烧焦的剧痛,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这一年的共和国,成立不到三年;这一年的邱少云,刚满26岁。

团部上报只有三等功

邱少云所在的团部将他和其他担负潜伏任务牺牲的战士一起报送上级,报的是三等功。在团部看来,邱少云和其他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一样,并无任何显著的不同。半个月后,激烈的战斗暂告一段落,团里腾出时间开始做战场总结。这时候关于邱少云牺牲过程的细节开始多起来,而邱少云所在连队的王指导员被上级评定为模范指导员,他就把得知来的邱少云牺牲过程写入了汇报材料中。

既然是模范指导员,自然要各处汇报传授先进的带兵经验。王指导员就在材料中写明了自己是如何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如何做好战斗动员工作的,尤其是举了一个做战前思想动员的例子。这个例子的主人公正是邱少云。

很快这些汇报材料到了二十九师师部组织科。师部领导看了材料,立刻把王指导员叫来了。他们对这份汇报材料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个被做思想工作的邱少云。到了师部,王指导员讲述了自己给邱少云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他说,邱少云刚加入革命队伍不久,在“391”高地潜伏任务下来的前一天夜里,我们召开誓师大会,大家战斗情绪激昂。唯独邱少云坐在那里想心事。于是我专门和他长谈到凌晨,最后邱少云带着饱满的战斗热情,表示一定“严守战场纪律”!

王指导员还在侃侃而谈,师部领导却打断了他。“这样的英雄,报个三等功怎么行!我看师里要给他报特等功!”

随后师部领导追问了邱少云牺牲的更多细节,王指导员把知道的全说了,关键细节却无法说明,必须要找到邱少云牺牲时的现场目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以寻觅的关键证人

其实和邱少云一起潜伏的战士们很多,虽然为了减小伤亡而分散潜伏,但趴在邱少云附近的战士肯定不少。只可惜,战争太过于惨烈,那些目睹了邱少云牺牲的战友们,还没来得及擦干泪水,便在后续的战斗中也成为了烈士。师部历尽艰辛,才排查到当时邱少云战位附近的两个人——副班长李元兴和战士李世夫。此时二人受伤在平壤的后方医院疗养,等到伤愈归队,距离邱少云牺牲已过去大半年。

根据二人的回忆,当时的燃烧弹落在邱少云前方六七米的位置,爆炸产生的热浪卷带着燃烧液溅落在邱少云的身上,火是从邱少云的帽子一直烧着全身的。二人都十分确定,在邱少云的左前方不到三米就是一道水沟,倘若邱少云顺势一滚,就能滚入沟里浇灭身上的火焰。然而邱少云为了不暴露自己,置战友们于危险境地,拼死严守战场纪律。

副班长李元兴回忆道,当时他身边的战士柯大才和李土虎和他一起都看见了邱少云被烧着的经过。火焰烧着邱少云的头发,嘶嘶声听得叫人内心震颤。他们看见邱少云痛苦扭曲的脸,下唇已经被牙齿咬破,嘴角淌出了鲜血。他的十根手指深深抓入土中,躯干因为剧痛开始抽搐颤抖。空气中弥散着一股皮肉烧焦的恐怖气味,目睹这可怕景象的战士们都屏住了呼吸,时间一分一秒煎熬着。

终于总攻的命令发出了,战士们一个个跃起,而邱少云却再没能站起来。三十多分钟的炙烤,让这个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

有了目击者,师部递交的材料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重视,总部领导也都认为三等功给得太轻了,不足以表彰邱少云同志。但是是否授予他特等功,又引发了不小的的争论。有志司领导认为,全军上下牺牲的战士有很多,如果邱少云评为了特等功,那么其他牺牲的战士们又该评几等?还有领导觉得,邱少云同志的英勇事迹非比寻常,有特殊的意义,他是为了大集体牺牲个人的典型。

经过一番争论,志愿军司令部决定追授邱少云同志特等功。次年的6月1日,志愿军司令部又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的党委也追认其为共产党员。和那些动辄毙敌数人、俘虏数十人的战斗英雄相比,邱少云体现的出来的是严守战场纪律,为了整体的胜利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样的战斗精神,和独闯龙潭虎穴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样重要。

一篇震撼世人的报道

当时的随军记者郑大藩,早就听闻了邱少云的故事,苦于一直没有办法详细了解。这下找到了现场目击者,还有邱少云的师部递交的详细报告,郑大藩如获至宝。看着这些饱含深情的材料,郑大藩也被深深震撼了。他奋笔疾书十个夜晚,不断推敲文字,1953年5月18日,那篇震惊国内外的战场新闻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造成了海内外极大的反响。

随着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传遍中国,各地掀起学习邱少云同志的活动。而在朝鲜,他也被朝鲜官方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和一枚金星勋章。为了纪念这位帮助朝鲜人民击退侵略者的志愿军战士,朝鲜方面在邱少云牺牲的“391”高地附近的石壁上,刻上了邱少云的名字。当年,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在其故乡铜梁县落成,朱德同志亲自为邱少云烈士纪念碑题词。

邱少云烈火中牺牲令人叹惋,而质疑英雄的人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普通人遇到火焰灼烧,会本能的闪避。而作为革命战士,尤其是带着重要作战任务的革命战士,邱少云正是依靠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意志力苦苦支持,忍常人所不能忍之剧痛,受常人所不能受之煎熬。否定英雄就是否定历史,失却了为人的良心。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