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 通讯员 宋扬)2月11日除夕夜,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东车辆段钳工吴晓龙在工长卞康身边,拨通了家里的视频电话。

“爸!妈!过年好,我正和卞工长一家吃饭呢,有我最爱吃的芹菜馅饺子,你们今晚整了点啥?”接通视频的一刻,吴晓龙的东北口音瞬间上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5岁的东北小伙吴晓龙家乡远在2000余公里外的吉林省榆树市。路途遥远,每年的春节返乡,对于他来说,都是难得的欢聚时刻。但是今年春节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他主动要求“就地过年”,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不在家乡过除夕,也是第一次准备独自度过的除夕。

吴晓龙所在的外制动班组有21个人,平均年龄只有29岁。工长卞康有时就像大家长,他作为退伍军人,特别理解过年想家的滋味。于是,早早就和家里商量好,邀请吴晓龙来自己家过除夕。

这也是卞康家除夕夜第一回招待“外人”,他带着吴晓龙一起包饺子、贴春联,饭桌上除了盐水鸭和马兰头这样的南京菜,还有锅包肉、地三鲜等东北菜,为的是让吴晓龙也能吃到家乡味。“你们看这一大桌子菜,有好多我没吃过的。”说着吴晓龙把视频的镜头转向身边:“这是我的工长和他一家人。平常生活上的事,工长没少替我操心。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也都是他帮我摆平。”

“叔叔、阿姨,孩子在我这过年,你们就放心吧。等天气暖和疫情好点以后,我给他放年休假,让他回去和你们好好团聚……”卞康对着手机笑呵呵地给晓龙父母拜年。

“孩子在你们那过年,我们放心。”通话接近尾声,吴晓龙父母还在反复叮嘱儿子。“多听工长的话,出门记得戴口罩!有机会也带着同事们到咱这嘎达看看!”

今年的除夕,南京下着小雨有些冷清。但卞康家的年夜饭桌上,一大家12口人推杯换盏,纷繁密集的南京话里偶尔闪现出几句东北话,让这个除夕显得既热闹又特别。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