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翻看过去一年在星球里回答的 913 个问题,并对所有问题做了个词频分析。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其中也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这里跟你们分享下。

1、逛产品经理社区的大部分是小白

有一类提问是这样的,说自己看了很多文章,也经常逛一些产品经理社区,但发现对自己成长没起到什么作用,问怎么破?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真相大家必须知道。逛产品经理社区的大部分都是小白,且大多是即将入行或者入行年限很短的新人。

比如,《产品经理究竟是干什么的?》、《什么是互联网产品》这类文章的阅读量就非常高,很多人都是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找到了这些内容。

当然,不是说产品经理社区的内容不好。而是在那看到的东西大多是别人实践后的总结。如果你只看不做,或者没有过类似的实践,大部分是无用的。

一个直观的感受,看时觉得很爽,过后立马就忘。你以为的学习时间,只不过是被学习打发了。

另外,在产品经理社区分享文章的人所处的实践环境以及经历的项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没有一个方法或经验能复用给所有人。

那有人会问了,既然如此,还要逛么?

可以逛,但得有方法。

建议逛此类社区时用「关键词逛法」,把你正在做的事或者了解不全的事形成关键词,然后通过关键词去检索,把得到的结果按照相关性汇总,得出一个匹配度,按照匹配度集中阅读。

这个筛选会帮你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你的信息密度,这是我认为这类社区最有价值的地方。

比如,你对「用户画像」完全无感,通过上面这个方法能很快解决你存在的信息差问题。

2、没有武林秘籍

第二类问题是这样的,说自己在工作中接手了一个新项目,是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或者技能,问有没有什么书籍或课程能让自己快速上手?

说实话,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挺无语的。其实无语的点不在于书籍和课程,而是快速。

迫于压力,急于求成,试图通过武林秘籍让自己短时间内功力大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很多人接触一个新领域或者上手一份新工作时,第一反应就是看书找资料或者上课。这种习惯源于我们在学校养成的学生思维,这本身没毛病,但我认为这是效率最低的做法。

要知道,书籍和课程其实都是实践后形成的经验,我们学习的其实就是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往往来自实践。

所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这个场景里就是先有实践会来得更直接。

学游泳最快的方式不是先把各种泳姿的书籍看一遍,而是直接跳下水。

同样,上手新工作的最快方式就是直接干,从问题中找方法,从未知中总结经验。

不要期待什么武林秘籍,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趁早把自己扔进水里。

你看,《三步教你学会写 PRD》、《产品经理必备的八个思维》此类的文章往往也比较受欢迎,这些都是「武林秘籍」。

3、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厉害

第三类问题是这样的,说自己有一个产品方案和领导或同事 PK,最后自己的方案没有被采纳,很不服气,过来问我怎么看?

有不服气很正常,但真相是,大多数产品经理都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厉害。哪怕对方是领导,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好。

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些产品经理说,自己的领导是 SB,领导啥也不懂,如果是他来做,会如何如何。

但你再看,说这些话的往往是比较初阶的 PM,用「达克效应」来解释,还处于愚昧之巅。

讲真,自信是好事,但盲目的自信就是无知。

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也不要羞于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差和信息差是决定我们能力的上限。

这个真相,大部分人不承认。

当然,追求一个关于答案的更好解释是应该的。如果你不知道为啥自己错了,那可以好好去探究探究。

4、产品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运气

第四类问题是这样的,说自己对产品投入了很多,团队也很给力,辛苦半天但最终没有得到预期中的结果,觉得很失望。问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

说实话,这类问题是最难回答的。难就难在它没有答案。

你说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在我看来有很多,产品经理的天赋、选择的产品时机、对需求的理解、团队的资历、公司的支持、资本的助力等等,这些都是重要因素,但又没有哪一项是起决定作用的。

如果说有一个因素可以被拿出来说,我认为就是运气。

真的,很多产品的成功真的就是运气。就连龙哥自己也说了,他仿佛是被上帝选中的人。

那些比你早、比你有优势、比你更厉害的人,最后未必有你成功。这些,或许只能用运气来解释。

世界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很多结果,我们通过这些结果去归因试图找到其中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些关键因素本身恰恰就是不确定的。

理解了这个真相,我们对于一些事的执念就会少很多。自然,人也会轻松很多。

古话早已给出过解释:「尽人事,听天命」。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与59172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