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部研究表明: 2020年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各地区方言种类过多,所以不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在与朋友或者是同学沟通时,会出现一定的障碍。

如今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平时工作忙,所以孩子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

但是有些老人说话有家乡口音,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与老人接触,孩子学说话会受到影响,如果孩子因为这种情况而受到了影响,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究竟要怎么办呢?

宝妈的担心:婆婆口音重,会不会影响孩子学说话?

最近收到一位粉丝的私信,说自己很苦恼,这位粉丝向我阐述了事情的缘由,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家里的孩子都是婆婆照看。

但是婆婆是一个典型的四川人,平时说话是口音比较重,而孩子又到了学说话的时间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丝表示,害怕孩子长时间和婆婆接触,婆婆浓重的口音会传染给孩子,导致孩子在说话的期间,最终学不了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和婆婆一样。

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种事情,虽然自己普通话标准,但是家里的老人却口音比较重,那么在平时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与老人朝夕相处,最后究竟会不会因为老人的口音重,而影响孩子正常学说话呢?

家里老人带娃总说“家乡话”,会不会影响娃学说话?

专家表明:孩子同时接触几种不同的语言,会让孩子造成语言混沌的现象,不利于孩子锻炼说话。

有相关的研究报告发现,一般宝宝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分辨出两种语法结构,和一些不同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会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

就拿平时说的普通话,和老人常说的方言来比,孩子能够明确地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发音方式。

同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同时更能够灵活地学习语言,要比单一学习一种语言还要强,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

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分析出,老人的方言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育,反而会让孩子的语言得到锻炼。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该咋办?

专家研究表明:孩子九个月到一岁半之间,这段期间是孩子学习说话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里人的口音比较杂,或者是方言太多,会导致孩子出现语言方面的障碍。

▲让孩子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

家里的孩子三到六岁时,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段期间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动画片,或者是儿童节目,来让孩子适当的去进行普通话熏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者在孩子睡觉之前给孩子讲一些故事,这样能够让孩子加深印象,或者是通过儿歌的方式,来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普通话这种语言。

▲让孩子每天都接触普通话

对于孩子来说,年龄比较小,但是记忆力确实很强,所以要保证每天让孩子接触普通话,可以在这段期间,让普通话和方言同时被孩子接受。

可能孩子对两种语言无法进行平衡,但是孩子会在特定的年龄内,会选择其中一种语言作为优势语言,这样的学习过程,孩子学习语言的效率更高。

▲勿打断孩子多语言学习方式

如果孩子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参杂了一点方言的味道,那么这个时候建议家长不要去批评孩子,也不要用一些言语来打击孩子,说孩子比较蠢之类的话。

这样的做法不会起到任何的鼓励作用,只会让孩子因为这种行为,而导致内心越来越自卑,温柔的教导孩子,孩子会更加用心的学习语言,所以建议家长要起到一个积极的教育方向。

延伸阅读:娃说话越早,意味着孩子越聪明?

没有任何的相关依据能够证明,一个孩子说话早,就说明这个孩子聪明。

婴儿的语言发育,与自身的遗传,或者是教育环境,又或者是成长环境有关系,所以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孩子学会说话的重要因素,但这不说明孩子说话早或晚与智力有关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