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快过年时,娘老子跟我讲,你也要到岳老子家辞年吧?

韶山兴辞年,过年前女婿要给岳父岳母、外甥要给舅舅舅妈送礼物。

以前买肉买糖封,后来直接送钱,方便得很。

按着韶山的习俗,包了红包,还买了些礼物,跟老婆一起到了她家,聊了一会,掏出红包,送给岳母,说这是辞年人情……

她愣了。

辞年?

什么辞年?

我说,就是过年前给最重要的亲戚送礼啊……

她懂了,说,啊……我们这里不兴这个啊。

不兴没关系,恩拉嘎就收下咯。

好,收了。

第二年,还送。

又收了……

后来,我也入乡随俗,不送了。

毕竟,老婆的表姐表妹们,都没这礼信啊。

统一标准,最好了。

反正,我送过去,她又回给我,真的就只是个“礼节”而已。

昨天去岳母家,拿了几张红票票摆在床上,边拍小视频边说起辞年这事,好几个朋友回复得挺有“知识点”。

有朋友说,我宁乡的,堂客湘潭的,结婚也有十六年了,请教辞年是个什么礼数。

看来,湘潭有些地方,也不辞年啊,否则,这位兄弟的老婆肯定会要提醒的呀。岳父岳母会要不高兴的呀。

还有朋友说,结婚头年才辞年。

我回道,韶山年年要。

还有朋友说,上宁乡要辞年。

这可把我考住了。

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经常听到上宁乡下宁乡这种讲法,但上下宁乡哪样分呢?

那就一脸懵呆了。

所以,回来就查了查资料,可算把这问题解决了。

上下宁乡,分界线从北到南在:

喻家坳乡、双凫铺镇、资福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乡镇以东,是下宁乡,以西,是上宁乡。

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是地理。

线西地势较高,海拔从百米,到沩山已达1000余米。

唐朝名相裴休墓、宋朝状元易祓墓,一在沩山之北,一在沩山之南。

上宁乡有沩山千年古刹密印寺,文人墨客,来往不绝,诗词歌赋,吟诵不尽。

近代以来,更发掘出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数件商周青铜国宝,大禾方国,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四羊方尊 图源网络)

县城所在的玉潭,处于沩山发源的沩水下游,一大片地区,低平得多。

因县治千年来一直在玉潭,因此,下宁乡交通更为便利,经济更为发达。

古往今来,上下宁乡,可谓平分秋色。

二是语言。

上下宁乡的百姓,说话的时候,词汇有所区别,语音轻重不同,但沟通交流并没有什么障碍。

在专家们看来,宁乡话都属于长益片。

也有人认为上宁乡话属于娄邵片,下宁乡的则是长益片。

只是对于普通人,这种分法毫无意义。

我们只晓得,宁乡人一般听不懂正宗的湘乡话。

不过,为了搞清上下宁乡的区别,我看了湖南师大一篇硕士论文,显示,在语音方面,韶山与上宁乡,更为相近。

习俗也因此更为相近,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