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取一铢精华,不获一旦糟粕。大家好,我是Moving。

今天不谈健身技巧和方式,而是做一期健身经验分享,可能读起来有些枯燥无味,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看完。其实并不是什么经验,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教训。

一、前言

本人93年,马上就到了28岁生日。我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接触的健身,到现在已有8个年头。熟悉我的都知道,我一开始是160斤的大胖子,加上个子不是很高,所以显得很胖。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个叫“小胖”的伙伴吧,而我就是其中一个。现在的我同样160斤,但是体型大不相同。悄悄告诉你,今年新冠来袭,再加上有氧运动做得少,我增加了20斤。别问那么多,要问就是增加的都是肌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中比较遗憾的事情是:我基本没有对我在健身过程进行任何记录,包括“取证留念”,所以导致我没有比较好的图片可以附在文章里。

铺垫了这么多,那我就开始在此基础上分享出个人的3个关键时期带来的感悟,同样值得大家借鉴与思考。

二、阶段一:不要一上来就进行老派健美方式——孤立增肌训练

其实大家对于“健身”一词了解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人会觉得健身就是练肌肉,练成大块头。这一现象并不少见,当初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这就出现了我开始健身的第一阶段。没错,就是认知上的传统健身,即欧美老派健身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是减肥的决心推动着我去健身,但个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从操场跑圈开始的,而是从“撸铁”开始。像健身房大神那样,直接去做一些传统的力量训练,他练腿,我也跟着练腿。他练胸,我也跟着练胸。就这样我坚持了6个月。

最后的结果:体重有所下降,但并不是很多,但我的身体出现了以前并未有过的“毛病”。比如腰会酸,膝关节会不舒服,也不是疼的那种,另外就是肌肉恢复得越来越缓慢,有时候练一天需要休息好几天。

有一次身体不适,全是肌肉酸软的厉害,最后看了医生,而医生对我说:找个人给你按摩一下,我给你开点舒筋活血的药。话说,第二天我就没事了。

三、阶段二:健身改革——注重身体功能性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阶段是我体型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也是所谓减脂最多,增肌最多的阶段。

我的问题在于过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肌肉的围度上,就好像没有学会走路就想百米冲刺了。而这次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基础训练上,包括那些我曾经看不起的操场“跑圈”的小女生。

现在看来,正是我之前力量训练的基础,所以我在减脂效率这方面比一般人要快很多,2个月的时间我虽然只瘦了20斤,但是体型上不止小了一圈,从此摆脱“小胖”的称号。

另外我把基础训练放在了徒手自重训练上,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波比跳、俯身登山等常规动作。基本就是基础训练进行30分钟,然后跑圈20-30分钟。有点像HIIT高强度训练+传统有氧运动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阶段三:注重技巧和训练计划、模式的安排

25岁到现在的28岁是我个人健身的第三阶段。说实话,个人也不像上学那会儿,把注意力总放在健身上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时健身的原则就是效率和安全共同第一。

总的来说就是技巧性更重要。这里包含了两个概念:

①健身初期的学习很重要。这点我认为我还是做得不错的,因为健身,我买了很多书籍和图集,找了专业的健身教练作为指导。这一点很关键,不要不以为然的自己去训练,像锻炼过程中的腰酸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也不是我打打字就能解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健身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总结,整理出符合自己的健身技巧。比如如何让自己更有感觉地去训练,如何利用动作组合去让自己的肌肉刺激感更加明显和强烈。

五、个人总结

对于健身来说,它包含了增肌、减脂等塑形过程,也包含了提高身体基本功能,打造健康身体的各个阶段。但无论哪种方式,它都离不开这3个历程:

1、坚持。坚持本身就是最好的方式。

2、打好基础。学习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基础牢固才能拥有想要的高度。

3、寻求指导和改进。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去改变训练模式和方法,从而在正确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