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吕后薨逝,诸吕被灭之后,代王刘恒被选为皇帝,继承大统,是为汉文帝。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庶子,加上汉初所立的各刘姓诸侯王经过两三代的传承与更迭,其与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逐渐疏离。所以,各诸侯王从心理上都不怎么顺服文帝,文帝的地位也就不是很巩固。比如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就分别在文帝三年和六年的时候起兵谋反。虽然,当时这些叛乱都被镇压了,但是,中央与地方诸侯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到了景帝时期,晁错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这样一来,就损害了各诸侯的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景帝以为这样就可以平息各诸侯的怒火,然而,事态并没有按照他预想的那样发展。虽然,晁错被诛,但是各诸侯依旧举兵西进,景帝没办法,只能派周亚夫平乱。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叛乱就被平息了。在这个过程中,景帝与晁错有哪些地方做得有些欠妥呢?

首先,汉景帝在思想上准备不足。当时,中央与地方诸侯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势必要损害到各诸侯的利益。所以,他们举兵反叛的可能性一直都存在。假如杀了晁错,真的能平息诸侯们的叛乱,这样一来,那不还是回到原点了吗?其结果就是,不仅损失了晁错这个自家臣,而且,在各诸侯们的眼里,景帝是软弱可欺的,因此,反叛早晚还得发生。所谓:故能使人弹疽者,必其忍痛者也。想要有所建设,必定要先打破点儿什么。为了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总是难免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景帝看得不够长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晁错的削藩策有点儿激进了。削弱各诸侯的势力,虽然是事所必然,但是,可以通过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进行。就像后来武帝时期的主父偃上书实行“推恩令”一样,不知不觉间,就把各诸侯的势力削弱了。其实,推恩令的思想早在文帝时期,贾谊就提出来了,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只不过,到了武帝时期,才将这个思想大力施行了而已。

话又说回来,难道在景帝时期实行“润物细无声”的策略就一定能够平安过渡而无叛乱发生吗?鄙人以为,不一定。政治局势的变化,势必要打破一个旧平衡点,然后过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痛楚是很正常的。虽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鄙人认为,当时的叛乱很难避免。后来的推恩令之所以很成功,那是在这次大叛乱被平定的基础上,形成了其推行的政治环境。故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