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前去宁夏旅行过。

当时这个被称为塞上小江南的地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葡萄酒枸杞,还有红壤的小西瓜,都让我印象深刻。

黄河流域郁郁葱葱,环境优美。

但最近看了山海情,才知道如今的塞上江南,曾经是一片荒漠戈壁。是一代又一代人,辛苦付出,坚持扶贫。

引导大家创新,将科技和生产力引领到了宁夏,才使宁夏脱胎换骨,成为如今这样一个优美的地方风景区。

故事从1991年开始,为了涌泉村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施了吊庄移民政策,但是这个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村民争着去移民,可经历了迁移的农民,第二天就逃回来了,不愿意再次迁移。

因为迁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困难,戈壁滩,漫天黄沙,涌泉村的村民认为搬迁不过是从山窝窝,移到了荒凉贫瘠的大戈壁。

还有很多的苦难,这些昨日的记忆落在他们的头脑中,所以他们对迁移是很抗拒的。

来扶贫的干部感叹道:知道有些地方贫穷,但是他没想到会贫穷到这样的一个地步。

为了一头驴,用女儿嫁人去交换;家里穷得只有一条裤子轮流穿,窑洞上挂着吊着一捆菜就已经是很珍贵的东西了,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也很心痛。

若要脱贫迁移是必要的,马德福原型谢兴昌在采访时曾说:经常有村民要回,我赶紧拦住,苦口婆心地劝他要向前看。

真实生活比剧中更苦,剧中三个兄弟穿一条裤子也都真实发生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一户挨家挨户的去劝导人们,给人们做正确的思想的引导。

《山海情》中的大学凌教授实验培育蘑菇,德宝和水花姐种蘑菇,蘑菇滞销,教授到头销售蘑菇。

每一件事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每天还要为村民的水、电、树、蘑菇操碎了心。

凌教授的原型是福建农业大学教授林占熺。他被称为中国“菌草之父”。

他在大西北遇过土匪,摔断过肋骨,但他一直坚守在扶贫第一线,在宁夏试验菌草栽培“本土蘑菇”。

这种菌草可以代替树木种植各种菌类,还能防止沙尘暴,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剧中白老师的原型是一批又一批去宁夏支教的老师们,打工潮兴起,为了节省开支,家里多一份收入,很多家庭开始让孩子辍学去打工。

这些支教的老师感受到想扶贫得先让思想跟得上,于是他们敲开一户户家门,不厌其烦地找家长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正如剧中的白崇礼,为了学生的教育问题,费尽心思,从找家长做工作到校服,再到学校建设,教育设施,助学金的募集。

他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因为他知道,物质上的贫穷源于思想上的落后,而思想上的不进步却是固步自封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他的无私奉献打动了家长和领导,他也许是别人眼里是“傻子”,但他是每一个学生心中让人敬仰的老师。

看《山海情》,从刚开始看到黄土高原上这些人蹲在墙边, 蹲成一排 ,贫穷茫然时,观众也很焦虑。

再到坚持不懈下,好事接踵而来时的兴奋。观众的心情跟随着剧情起起伏伏。

原来扶贫的故事这么动人,对于剧中涌泉村的讲述和拍摄并不是一种苦难美学片。

它更多的是真实和生动,扎根生活的沃土,让艺术重新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

将一代又一代人为扶贫所付出的努力精神传递出来,他们义无反顾,永不回头地往前走。摔倒了,就再爬起来。

在这个淳朴的土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此付出努力,奉献自己。让这里朴实的农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山海情》已播完,但故事还在继续……